19种哲学新书推荐 (哲学丛书推荐)
陈来 主编
赵金刚 执行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10月
《清华国学》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力求跟踪清华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动态,刊发国学研究的最新文章,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持续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每辑以一个专题为主导,深入关注当下研究热点。
本辑以“朱子学”为核心,收录了朱汉民、张学智、向世陵、刘丰、郭晓东、高海波、圣凯、陈壁生、黄湛等的18篇文章,分为“纪念朱子诞辰890年会议”“佛学研究”“经学与子学研究”“清华国学”四个栏目,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进行深入阐释。
2、道德实在论及其认知向度
Moral Realism and its
Epistemic Dimensions
钟磊 著
魏犇群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2年10月
道德真理是否存在以及道德知识何以可能是亘古未绝的哲学问题。本书旨在提出一种精致的道德实在论以尝试解答这些问题。根据此种道德实在论,一方面,道德属性具备自成一格的规范特征,因而不能还原为经验科学所研究的各类属性(如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道德真理具有不可妥协的客观性,能够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从而使道德知识得以确立。
围绕这一主旨,本书具体探讨了道德哲学的若干重要论题,例如道德属性是何种属性;道德事实能否解释道德信念;道德知识是先验知识还是后验知识;情感及理性在道德领域中扮演何种角色等等。本书所采取的分析哲学进路不仅强调概念的明晰与论证的严谨,而且重视哲学各个分支(如道德哲学、心灵哲学、形上学、知识论、科学哲学)之间的深层联系。
3、宗教学(修订本)
段德智 著
商务印书馆
2022年11月
本书是段德智教授几十年来在宗教学领域的研究总结。段德智教授是中世纪哲学和宗教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在阿奎那、莱布尼茨的翻译和研究上成绩斐然。段德智教授在本书里,先概论宗教学的基本概念、问题和研究方法,再从历史、本质、功能三个维度,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宗教,最后讨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本书是对国内外宗教学研究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宗教学研究的高水平著作,既可作为宗教学的基础性读物,也可以作为研究资料。
4、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
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
忻剑飞 著
商务印书馆
2022年10月
《世界的中国观——近两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是一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经典作品,体例宏大,叙述扎实,从希罗多德时代的前中国观时期着笔,一直梳理到19世纪世界的中国观的种种面向。本书从源头上把握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原点和递嬗逻辑,熔铸成一个完整的世界的中国观的源流、演变的世界历史图景,最后的结论传颂一时,即“我们即世界”。本书不仅为当前世界主义和全球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供了确证,更为中国应以何种视角和姿态迈向世界、参与全球事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5、城邦与人
The City and Man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黄俊松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
2022年11月
《城邦与人》是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堪称其诠释学范本。全书以提纲挈领的“导论”开宗明义,接下来三章分别论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柏拉图《理想国》、修昔底德《伯罗奔半岛人与雅典人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施特劳斯将现代人的困境,作为自己专致于古典作品的动力。他认为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既是必要的,也是尝试性的或实验性的:虽然古典作品陈述并阐明的古典原则并不能直接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恰当理解古典作品所阐明的那些原则,对于恰当分析当今社会的独特性,并明智地将那些原则应用于我们的任务来说,或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
6、通过儒家现代性而思: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an Modernity: A Study of Mou Zongsan’s Moral Metaphysics
[法]毕游塞 著
白欲晓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思库
2022年8月
儒家现代性究竟如何?毕游塞的这部著作,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新儒学最具世界意义的牟宗三哲学思想的深入解析,重新思考儒家现代性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与哲学意蕴。
牟宗三建构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系统,可视为“儒家现代性”的一种哲学呈现。本书作者毕游塞,深入考察了这一哲学系统与康德批判哲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深层对话,并对牟宗三通过将诸多西方哲学概念加以转化和生成以揭示中国古典哲学洞见的“哲学事业”,做出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毕游塞还通过“一个准现象学的方法”,对牟宗三哲学中的“觉情”“感通”与西方特别是康德等的道德情感说加以比较和说明,将“工夫”“逆觉体征”“顿悟”等与西方传统的“精神修炼”和当代的“实践”“交互主体性”做出比较性说明并展开过程性描述,揭示了牟宗三新儒学所蕴涵的超越“现代性”的因素。
毕游塞面对西方学界“牟宗三真的重要吗”的疑问,给出了肯定性回答并做出了批判性说明。
7、我们自身的外人
&228;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德] 韩炳哲 著
程巍 关玉红 吴琼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1月
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状和人类心灵,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韩炳哲作品第1辑共9种,出版后,来自哲学界、艺术界、政治学界、传播学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其中《爱欲之死》《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在群中》等书备受欢迎。
韩炳哲作品第2辑共11种,预计2023年出齐,与第1辑图书共同囊括了作者主要的和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妥协社会:今日之痛》为大流行时代思考生命、直面痛苦,重建意义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勇气之作。《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一书是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文化和个体处境的诗意思辨,在回归古典的意义上重释友善的现代价值。《山寨:中国式解构》则是在全球化时代探析东方文化独特价值理念,激扬中国艺术传统、挺立中国文化精神的别开生面之作。
15、丘镇英先生哲学史讲稿
丘镇英 著
丘成桐 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1月
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入门读物,作者系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教授之父——丘镇英教授。丘镇英教授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翌年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专攻政治制度与政治思想史。执教于香江书院、崇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和联合书院,任香江书院文史哲系主任。讲授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代史、中国诸事研究、中国经济史、经济地理等课程。
本书由丘镇英教授存世哲学课程讲稿结集而成,全书综述了各种哲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产生了何种价值,进行了客观的评论;系统性地介绍了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将东西方哲学的起源和沿革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晰展现了代表性人物的思想轨迹。丘镇英的文学、哲学素养深刻影响着丘成桐,对哲学思想修养的修炼,也培养了他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及专注力。
16、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
St&229;steder
自在人生
G&8226;弥尔顿有何影响?历史与古希腊散文之间有何关系?撰写演讲词为什么在古希腊会成为一个热门行业?拱门设计是古罗马人的原创吗?古希腊雕塑为什么会在人物体形和构图方面成为现代欧洲的典范?古希腊雕塑全是用纯净的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吗?音乐会对倾听者的道德产生影响吗?逻辑训练到底在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小城邦并存的局面为什么会促进古希腊政治的发展?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关系吗?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理由是什么?本书将详细解答。
18、胡塞尔与《笛卡尔式的沉思》
Husserl and the
Cartesian Meditations
[英]A.D.史密斯 著
赵玉兰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问
2022年8月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一本关于著名哲学家胡塞尔晚期代表作《笛卡尔式的沉思》的经典导读。作者对原著进行逐章逐节的解读,总结了文本中的主要论点,对胡塞尔的关键学术术语也进行了细致阐释,带领读者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精要之处,以及其他晦涩之处。作者还试图解释胡塞尔的论点的更广泛的含义,并回应一些针对胡塞尔的论点的批评。本书简洁明快,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沉思》的艰涩烦杂,是一部研读原著、乃至研究胡塞尔现象学不可或缺的导读作品,非常适合哲学专业学习、研究者,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19、小孩童,大观念:
基于绘本的儿童哲学教育
Big Ideas for Little Kids:
Teaching Philosophy through Children's Literature
[美]托马斯·E.沃顿伯格 著
柯婷 韦彩云 译
高振宇 校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2022年10月
本书重点描述了什么是儿童哲学以及为什么要推广儿童哲学,并以具体的案例呈现了以绘本为载体进行哲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当前我国儿童阅读走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适用于重视儿童阅读而的教师、家长和阅读推广人。书稿囊括了经典绘本,如《恶龙与巨人》《田鼠阿佛》《重要书》《绿野仙踪》《爱心树》《驼鹿莫里斯》《公主的月亮》《古纳什小兔》《艾米丽的艺术》等,通过不同哲学角度的解读,比如“何为勇敢?”“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做出平等贡献吗?”“是什么决定你是你?”“大脑重要还是心重要?”“知识是主观的吗?”等。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