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于丹字解人生摘录(于丹的书哪些值得一读)

于丹字解人生摘录(于丹的书哪些值得一读)

2天前好书推荐

于丹字解人生摘录(于丹的书哪些值得一读)

著名学者于丹带您领略汉字里流淌的血脉,体悟汉字里蕴藏的人生。

好书推荐网书讯:近日,于丹新书《于丹字解人生》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编辑推荐

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

写中国字,懂中国心。

汉字,一笔一画,都流淌着我们的血脉,蕴藏着我们的乡土情怀。于丹教授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带领我们感受汉字的典雅,唤醒心中的诗意,并领悟其中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

内容提要

字里乾坤大、点画岁月长。中国汉字源远流长,融含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它充满了灵性,是很优美很有意味的一种文字。该书稿从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农耕法则、家和万事兴、认识自己、大道直行、找回这颗心七大方面入手,通过文字的起源、字体变化、字义及有关民俗等来探寻深藏在汉字里的哲学思想、人生道理。

章节试读

人在天地间,什么是我们的生命坐标?中国人爱讲阴阳,如何才是阴阳平衡?《周易》①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怎么样去学天的自强不息?怎么样去学习大地包容的这点品德?其实秘密就在汉字里,在汉字所表达的中国哲学里。当我们在汉字里找到一组一组的辩证法,找到了那些貌似对立其实平衡的关系,把它融汇到我们的生活里,也许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坐标。《周易》上说,一个真正的圣人君子,他跟社会的关系不是处处都有冲突、纠结、摩擦,而是尽可能地让自己与社会有更多的相合。合什么呢?“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我在此重点讲讲“与日月合其明”这句。这个“明”字,由“日”和“月”字组成,《说文解字》上说:“明,照也。”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字的本义。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明”字字形,连小孩也知道“日月为明”,可是在古文字中,左半边原来还真不是这个日头的“日”字,而是有点像我们现在网络用语中的“囧”字。这个“囧”字是一种象形用法,象的是雕花的窗户,月光从窗子照进来,是谓“明”。曹丕在《燕歌行》里写道:“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表达一个妻子对远方夫君的思念之情。宋代词人晏殊在《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写道:“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光透过雕花窗照到床上,独守空房的人,在这月色中难以安眠,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觉得这明月恼人,不添欢喜,徒增忧烦。月色下,所有的情绪都被加倍放大。这个时候,人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心之间的关联。唐代诗人张若虚在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中,写离愁别绪中的女子想起远方的良人: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照着女子的梳妆台,她望着镜中的自己,这容貌没人欣赏,她也无心梳妆,只觉得明月恼人。她恼恨地把窗帘放下,可月光还是从窗缝里照进来,她去洗衣服,但用手拂掉月光的影子,它立刻又回来了。稍微对古典诗词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有很多很多的明月诗。这些以月写心的诗词,其实讲的都是“明”的本义明月千古,流照人心。看到这里,也许你心中会有一个疑问:光明的“明”,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亮更明亮、更有光芒吗?我想,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白天时,人们会在太阳下辛勤地忙碌着,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在月色下歇息,悠闲的心绪会升腾起来。而且,月亮的大背景是浓浓的黑夜,月光自然显得特别明亮皎洁。当我们在太阳下忙碌劳作时,昨夜月色下的离恨别愁,恐怕也只能暂时搁下了。月亮落下了,太阳升起了,早起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耕地施肥,织布洗衣。古代人没有时钟、手表,他们的作息时间都是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而来,叫“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日”字在古文字中的写法,就是一个圆圈的中间有个点,其实这讲的也就是太阳的本义。我们来看两个有意思的字,一个是杲杲出日的“杲”,还有一个是杳杳的“杳”。你看,这两个字多形象啊!“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这是《诗经卫风》①里的话,林木的顶上是明晃晃的大太阳,这个状态就叫“杲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说要下雨了,要下雨了,但抬头看看天,却还是艳阳高照。远方传来消息,说丈夫要回来了,盼呀盼呀,可总是以失望告终。而“杳杳”是什么概念呢?从字形来看,太阳已经落到树木底下了,也就是黄昏薄暮、夕阳西下,那是一个“且向花间留晚照”(宋宋祁《玉楼春春景》②)的时分,那是一个“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唐韩偓《夕阳》③)的时分。在这样的时刻,太阳在林木里的光线就变得杳杳的。我们只要静下心来,看一看这些汉字的本义,就知道日头对中国人的生活有多重要!曾经有南方的朋友跟我说,人吃中午饭,在他们当地的方言里叫“吃日头”。也就是说,太阳到了中天,就是吃晌饭的时候。人这一天的作息安排,都是跟着日影推移的。太阳起床了,人叫“日出而作”;太阳下山了,人叫“日暮而息”。懂得这个道理,其实特别利于人的养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天时,晚上会睡得比较晚,早晨起得比较早,不容易赖床睡懒觉。这是因为夏天是生发之际,日照时间长,而人的生物钟也会自觉地跟着调整。冬天刚好相反,晚上就要早睡,早晨适当地晚起,因为这就是太阳的节奏。

专业点评

汉字是握在中华民族掌心里的纹路,循着它的指事象形,可以触摸到所有观念由来的秘密;汉字也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写中国字,懂中国心。汉字,一笔一画,都流淌着我们的血脉,蕴藏着我们的乡土情怀。于丹教授通过对汉字的解读,带领我们感受汉字的典雅,唤醒心中的诗意,并领悟其中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tuijian/202507/11613.html

“于丹字解人生摘录(于丹的书哪些值得一读)” 的相关文章

19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书(必修书目录)

19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书(必修书目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文化,于世界为先进。——钱穆一个人必确定了他的人生...

高考作文的文道与阅读之乐

高考作文的文道与阅读之乐

高考作文的门道与阅读的乐趣——读韩浩月《文章之韵》老友韩浩月寄来新作《文章之韵》,扉页题签:“一起逛书店,一起写文章,一起去远方”,不过,最近逛书店和去远方短期内很难实现了,只能“一起写文章”,我们持续进行的“村郊通信”专栏,就是疫情时代的一种文本尝试。书中很多文章都曾拜读过,结集在一起读,又是另一...

红楼梦为何是四大名著之首沪中外名人又如何评价这本书?

红楼梦为何是四大名著之首沪中外名人又如何评价这本书?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改变什么。也不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未来而是为了解过去。因为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各位读者大大,想必大家应该从小就看过四大名著吧,小四认为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人类第一个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海外抒情

人类第一个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海外抒情

好书推荐: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有着复杂的一生:他是一个会拉丁文和梵语的物理学家;他左倾,但他也是一个爱国者,却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蒙冤;他研制出原子弹,但是他感到无比内疚,在其后他终其一生为和平利用原子能而呼吁;他与他同事的妻子还有一段绯闻。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

你看过文笔小罗科诺的五本名牌网络小说一共几本?

你看过文笔小罗科诺的五本名牌网络小说一共几本?

网络小说排行榜,关注转发不书荒,Hello大宝贝们,我是好书推荐编辑小书匠。今天跟大家带来五本,从题材、故事、文笔、更新几个方面好评度综合评分都很高的五本网络小说。第五本、《这里有妖气》 ,作者咬火,题材:4星,故事:4星,文笔:3星,更新:3星,好评:3星半。这本小说之前榜哥,在排玄幻榜单的时候就...

阅读“情感”,用书中的理论解决自己遇到的情感问题

阅读“情感”,用书中的理论解决自己遇到的情感问题

我们总喜欢说: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可是,成年人的世界,很多事情都是很容易的:容易失恋,容易事业,容易胖,容易穷,容易秃顶……所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谈何容易。在读《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下文简称《情绪》)这本书之前,我刚好遭遇了一些变故,心情失落到了谷底,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