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人生如姬--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人生如姬--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3年前 (2023-01-06)读书有感

读完陈彦先生的《主角》一书,掩卷,头脑中就蹦出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这几个人们常常感慨人生的字眼。看一本小说,如果说只是热闹一番也就罢了,可是就有那么几个人几件事让你念念不忘,入了眼,走了心。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主角》一书于2019年8月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主角》描述了秦腔演员忆秦娥从拜师学艺到功成名就的舞台生涯,从一个放羊娃,到县秦腔剧团的烧火丫头,直至省台主角的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奋斗历程。她的兴衰际遇是与社会这个大舞台大熔炉分不开的,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主角》当时的写作,就是力图想把演戏与围绕着演戏而生长出来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牵动的社会神经,来一个混沌的裹挟与牵引。……这里是一种戏剧人生的进程,因为戏剧天赋的镜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点敲击时代地心的声音了。”

因此,读此书,可以窥见芸芸众生、人间的生命气象,了解社会众生相,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感慨故事主人公的命运遭际,并由此生发出对主人公忆秦娥以及其他人物的或爱或怨或嗔或憎等的情愫。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这与作者专业编剧的身份,尤其是担任过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十几年的团长、院长有很大的关系。作者太熟悉这些演员的生活了,所以行文如流云、如流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接地气,贴近生活。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主角忆秦娥的形象。成名后的忆秦娥长得特别漂亮。最要命的是,那时候,她,十八岁!

红颜是“祸水”。红火得发紫也是祸。就像她舅胡三元告诫她的,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也常说树大招风呢。尤其是她获得了“秦腔小皇后”的美誉之后,麻烦便接踵而至,铺天盖地的风言风语像长了翅膀。

红颜必定会招致男子的爱慕、倾慕,以至于“关关雎鸠……君子好逑”。求是示爱,但是死缠烂打的追求,不免纠缠得忆秦娥窒息。与忆秦娥有关联的男人很多,但是与她有染的却只有她的两任丈夫。另一个在她心里藏了多年的,是她排戏对戏的搭档。

忆秦娥经历的爱情是死缠烂打。在爱情面前,忆秦娥是被动的、无奈的。她的两段婚姻都以破裂告终。这与她的性格、情商都不无关系。但在这婚姻的尽头,她的心也被伤得千疮百孔。

我最感动的是她的各种“瓜”(傻)的表现,现今世界很难找寻到这样的人。所以,她出现在剧本里,成为了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刻画的人物。也从中看出作者对这个所刻画的人物的喜爱。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忆秦娥,她不解风情,不会两面三刀,不爱出席各种活动,除了演出,就是窝在房里睡觉。就连红火起来不断有领导请客吃饭她都懒得去,若去了,被请上嘉宾主位的她更是如坐针毡,这让领导颇多不快,认为她彩云遮月,不知道把顶头上司往前推一推、让一让。连朱继儒团长见谁都说,她是“一个瓜得不能再瓜的瓜娃了。就跟一条虫一样,瓜得除了唱戏,啥都不懂……”

当然,这个朱团长是像爷爷爱护孙女一样地疼惜她。

她不高兴人家说她傻,说她瓜。

她的避世没有带来风平浪静的生活,她的“瓜”以及她的红火、拔尖却招来了嫉妒、被设计、被算计。她的厄运是由一个善妒的两面三刀的漂亮女人促成的,此人叫作楚嘉禾。

楚嘉禾,忆秦娥的同学,城里人,干部子弟,非常漂亮,爸爸有钱,妈妈能量大。楚嘉禾见不得忆秦娥出名、红火。忆秦娥越红火,楚嘉禾暗中使的手段就越高明,越离谱。甚至不惜用自己漂亮的脸蛋、苗条的身段去使唤那些泼皮男人。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任我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卧虎藏龙》里,李慕白说,江湖就是人心啊。是啊,楚嘉禾就用花边新闻恶搞、算计,把这根江湖棍棒耍得无中生有,鸡零狗碎,把忆秦娥毁得体无完肤、百口莫辩。

此书故事丰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情感、矛盾设计等都有血有肉,令人生出种种无以名状的情绪,怜爱的,气愤的,感动的,唾骂的,着急的……随着故事情节蹂躏那颗俗人的脆弱而敏感的心。

作家陈崇正说,小说最终离不开伦常,在伦常中被浸润、被摩挲而有了包浆,最后有价值的,也就是包浆上面的那一层柔光。这是我们读小说要追求悟到的最关键的东西。

其次,文字语言都很老道、有风骨、烟火气。老舍曾说过,简单、经济、亲切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作者在语言方面运用了方言俚语来叙述故事情节,像拉家常一样让人有一种亲近感。作者还特别擅长心理描写,并且始终贴着人物来写,写谁像谁,人物形象立得起来,并且非常鲜明,例如忆秦娥的舅舅胡三元的形象也是很饱满的,就是个痴迷打鼓、鼓艺又特别棒的演员,但是就一个秉性——嫉恶如仇,不讨好谁,不巴结谁,很多时候冲动、惹事。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忆秦娥这个人物形象,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二十一世纪初,面对“几乎是被‘全民言商’的生态混沌裹挟着的喧嚣的世界,” 一个像忆秦娥这样的戏剧演员、戏虫,能够不为外界的花花世界以及金钱所诱惑,只是一门心思勤于练功,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业务上心无旁骛的人,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是这样的人,以她们对艺术的追求、担当,“呼唤起生命伦理、世道人心、恒常价值来”。这是作者创作这部鸿篇巨著的真正意图所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为正因为不与他人争,所以天下的人没有谁能与他争。因此忆秦娥能够将她所饰演的人物都刻画、表演到轰动当地人以及所到之处,红火起来是必然的。

老子还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的确如此!只因她从不害人,不会算计人,从不爱慕虚荣,不图谋享受,就连那个煤矿老板刘四团出钱一千万买一宿欢娱,她都气愤地回绝。所以,她忆秦娥才当得起秦腔的魂,被她的第二任丈夫石怀玉画出自认为是平生最满意的一幅画作——一个裸体的女人,侧卧在金黄色的阳光里,半掩半藏在烂漫的山花丛中。此画被命名为《秦魂》。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再者,作者在行文推进故事情节的时候,为了剧情的需要,不断地转换视角,大多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交代故事情节,有时候用剧中人的眼光、视角、心理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比如用楚嘉禾的视角、心理来看待忆秦娥,那就是嫉妒、诋毁、想方设法地算计,咬牙切齿地愤恨。在用剧中某个人的视角和心理来描写的时候,就好像作者是那个人肚里的蛔虫,那些话、那些心理的波澜起伏、那些弯弯绕无不出自那个人的嘴里、心里。可见作者对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多么地了然于胸,多么熟悉那个人的所思所想,似乎作者就在给他或她塑像呢。就像作家陈崇正分析《我的名字叫红》的写法,作者帕慕克让每一个人物都开腔说话,参与整个故事的叙述。

编剧秦八位老师是一个清醒的智者,他说,什么都是有代价的,优秀的代价更大。这是人性之恶。

唱戏使得忆秦娥“苦水浸泡、泪水洗淘、血肉自残、备受煎熬、成也撕咬、败也掷矛、功也刮削、过也吐槽、身心疲惫似枯蒿”,但是她始终记得佛经上的一句话,众生都很可怜。

人生如戏-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诚然,众生都很可怜!

永无休止的社会舞台啊!

世人都在这舞台上,演绎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生活。

无论是一介布衣,还是达官显贵,无一例外!

[心][心][心]我是岁月静好看云卷云舒,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请留言,点赞,转发。谢谢朋友们支持,感恩遇见!隔屏问候,祝福您每天开心快乐!不负时光![握手][玫瑰][玫瑰][玫瑰]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433.html

“人生如姬--陈彦先生的“主角”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蒋英明诗歌“独白”读后感

蒋英明诗歌“独白”读后感

翟永明是中国当代优秀女诗人,1984年其组诗《女人》以独特奇诡的语言与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文坛。《独白》是其组诗《女人》中的一首,具有类似“自白”风格,以“独白”之我的独特视角出发,用清秀俊雅的语言展示了特殊女性生存经验,目光直逼女性内心的真实的隐蔽角落。读罢此诗,不太理解,查阅资料后有了简要的理...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泛文)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泛文)

读后感怎么写?今天,丽丽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会给大家分享范文;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读后感不等于摘抄句子,读后感的写作重点是:感,比如:感受、感叹、感触、感想等。知道了读后感的写作重点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谋篇布局,组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感叹、感触、感想,下面,来看一...

读后感和读书心有什么区别?

读后感和读书心有什么区别?

最近有网友问我,读后感和读书心得有什么区别?今天我来详细为大家解说这个问题,在解说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读后感和心得体会的使用场所。读后感普遍用于学生年代,或者用于基层单位,而心得体会,普遍用于企业和机关单位,但是两者的意思区别不大,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我们多年写作经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2021红色文化教育作文“红岩”读后感范文9篇

2021红色文化教育作文“红岩”读后感范文9篇

读后感如何写,看完以下几篇你一定是收获满满的。注意呦,这几篇文章中有相同的内容,注意分析每篇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红岩》读后感1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再度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历史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芳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激荡。...

关于《摆渡人》的读后感6篇范文

关于《摆渡人》的读后感6篇范文

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荒原。在特里斯坦和迪伦穿越荒原的路上,勇敢的迪伦因为爱,心里没有希望崔斯坦很快出现。感激的最后,终于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有一天,她决定坐火车,寻找心中可依的存在。能让她的精神世界从孤独走向温情。“最好能和父亲见面......但是出乎意料地长途跋涉,迪伦是唯一没能从事故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