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3年前 (2023-01-06)为何读书

蓑依,90后女性成长作家,坚持阅读写作14年,已出版多本畅销书。这几年,她创办了致力于女性读书成长的阅读社群,带领越来越多人爱上阅读。恰逢今年世界读书日,半月谈记者和蓑依进行了一场对话,一起畅聊如何通过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记不住,就等于白读?

4月2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城市书房多岛海馆,市民们在读书 郭绪雷 摄

“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文明”

半月谈:读书写作一直是您的兴趣爱好,现在更是成了一份事业。您觉得读书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蓑依:我觉得,读书的根本意义是触发对世界的思考。我们有时候过于习惯日常,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和探究,读书是一个开关,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开关,对生活的思考就会多一点。

比如最近读了一篇《技术与文明》,作者从中西方技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图景的角度进行论述,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人类文明的脆弱性和对技术的依赖性。比如,其中一个章节讲述弩和“大一统”的关系,让人看后不由得感叹“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文明”。

读书记不住,就等于白读?

4月21日,居住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街道的年轻人在宛平记忆悦读馆借书 李欣 摄

半月谈:当前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很多人不知不觉中成了信息的“被动输入者”,觉得每天已经头脑满满。和碎片化阅读相比,您觉得深阅读的价值在哪里?

蓑依:很多碎片化阅读都是无效阅读,看似学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但其实只是“看似”而已。深度阅读,其实就是系统性思考,知道来龙去脉,知道逻辑关系,知道结构线索,能读到作者的思考方式,进而能完成自己的突破和进步。

半月谈:根据您的自身经历,在不同阶段读书偏好和心态有着怎样的变化?

蓑依:我上学时比较喜欢看散文和小说这种文学性的东西,是因为当时是个文艺青年,追求文学修养;工作之后,开始看经管、商业类书籍,是因为刚刚与社会交手,有点不理解整个社会的框架;30岁以后,偏重历史社科类书籍,是因为想弄懂一点底层逻辑的东西,让自己的心更安静,对规律更敬畏。

半月谈:很多人说,读了那么多书,又记不住,等于白读,您怎么看待这一困扰?

蓑依:读书从来不是为了记住。如果你真的读了很多书,你就不会担心记不住,你也不会从“记不记得住”这个角度来理解读书。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这个问题是不读书的人想象出来的“伪命题”。

遇见经典,要靠机缘

半月谈:当下很多年轻人总是声称自己很忙,挤不出读书的时间。果真如此吗?

蓑依:优先级不同吧。如果把读书放在优先级的最后一列,肯定没时间,如果往前提一下,会发现很容易找到阅读的时间。

优先级的不同,很可能是“立即满足”和“延迟满足”的心理诉求在起作用。读书是“延迟满足”,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立即满足”,肯定读书的优先级会靠后。

半月谈:有没有一本书,值得您反复阅读?

蓑依:我反复阅读过很多书,最近这些天一直在阅读郝广才先生的《写作教练在你家》。虽然我写作了14年,但是对一些写作技巧还是没有弄透,而这本写给小孩子的写作书,让我感受到一些写作的“道”,每次读都有惊喜。

半月谈:您如何看待经典阅读?

蓑依:我觉得能否开始经典阅读和喜欢经典阅读,是要靠机缘的。

经典的作品,固然好,但是这个“好”可能要经过千山万水,要“踏”过很多书才能感受到。有些人不喜欢经典,不是经典不好,是真的读不懂,感受不到好,这的确需要机缘。

读书记不住,就等于白读?

4月20日,读者在四川成都中信书店读书 胥冰洁 摄

半月谈:这几年,您一直在做读书社群,致力于阅读推广,做这件事的初衷是什么?

蓑依:最初是因为我自己读完一本书想要分享,就团结了一部分小伙伴一起听我讲书,大家都很喜欢。后来,“知识付费”兴起,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开始做社群。

现在的心愿是希望更多人爱上阅读,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不喜欢阅读,是因为对阅读有很多偏见,比如读书就是要一个字一个字读完,这种偏见会让他们不喜欢阅读,觉得阅读有压力。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方法,让大家觉得阅读没那么难,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

现在社群的状态,从外在指标来看,其实超出了我的预期,没想到那么多人愿意参与。但从我自己的追求来看,差距还很大,真正激发一些人爱上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太多人都是“间歇性”努力,她们并未真正将阅读这件事化作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惯性需求。

做点暂时“无用”的事儿

半月谈:您的阅读社群主要覆盖哪类人群?这些人表现出来的阅读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

蓑依:社群主体是25~45岁的女性,职场女性和全职妈妈比较多。

阅读问题确有很多共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急切希望阅读变现,因为她们想把读书当作副业来做,但这件事快不了。二是之前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或者说读书不多,导致坚持阅读就比较难。三是因为读书少,所以就不太有阅读的方法,阅读效率就会低,导致收获小,从而导致更不喜欢读书的“恶性循环”,等等。

当然,她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与根本不想阅读的人相比,已经是非常少见的有自我追求、自我进化诉求的女性了。

半月谈:您如何看待阅读的方法论,或者说阅读的方法真的重要吗?

蓑依:我认为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如何读,读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不认为有一套适合所有人的阅读方法,这个要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结合别人的,进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而不是照搬别人的。

比如读散文,我会建议大家重在拆解一篇文章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读工具类的书,要更在意干货内容;读小说,可以注重研究下写作视角……

半月谈:当前国民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您认为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提升综合阅读率?

蓑依:这真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问题。不要说国民阅读问题,就是让我说如何提升周围朋友的阅读率,都很难。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为了生活、为了买房子、为了养孩子而全力以赴,很难说服他们做点暂时“无用”的事儿,即便答应了,也是过几天就放弃。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举措,那可能还是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很多人有可能会被带动。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原标题:《读书,触发对世界的思考》

半月谈记者:赵倩| 编辑:李建发

责编:郭艳慧

校对:黄琛茜(实习生)

来源: 半月谈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493.html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的相关文章

“随笔”为什么要读书

“随笔”为什么要读书

在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这段时间,我如饥似渴地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之中,专注和匆忙地寻求知识的营养。我不知道自己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取得怎样的成果,只感到时间的仓促、精力的不济,以及阅读和思考的迟钝和缓慢。为什么在自己职业生涯即将结束、人生即将进入下半场之际,又开始了拼命地读书?想起来,不禁五味杂陈而生发出...

读书真的没用吗?千万不要低估阅读的重要性。

读书真的没用吗?千万不要低估阅读的重要性。

进入盛夏,又是一年的毕业季。相信大部分应届生除了对学校和同学的万般不舍外,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就业难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得出的数据,今年的毕业应届生达到了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人。再加上如今整个社会经济的低迷,有大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满意工作。因此,早些年就被人们议论纷纷的“读书无用论”,再次被推倒...

E03.阅读阅读杂述的好处(阅读类别书籍目的意义)

E03.阅读阅读杂述的好处(阅读类别书籍目的意义)

以前上学时候,总是盯着自己的专业科目的书去读,而且是只读专业课书目。原因有两点:一是本身就喜欢,自然看起来也相对不费力;二是想要在专业内能够深耕发展,故以为只要读好业内书就可以,其他书没意义也浪费时间,尤其认为小说最没意义。以前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没有经历和体会,也就是认识不够,人与人间最大的差距是认...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读书?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读书?

我常常感觉到内心困惑,心里空虚寂寞冷,想了想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大脑没东西才会空虚,大脑如果不想一点点东西那和猪有什么区别,吃了睡,睡了吃,创造的价值是什么?除了创造大便没任何创造了。猪吃了睡,睡了吃还有价值毕竟人们还可以把猪杀了吃肉,那人呢?什么价值,什么观点,什么立场,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我是雨文同学,一个专注个人成长和文字写作的90后。点击上方的“关注”,和你一起分享。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想起了之前知乎上关于读书作用的讨论,有一个特别高赞的评论引用了松浦弥太郞的一句话:“为了获得知识而翻开书本,不是阅读,而是念书,读书的乐趣在于当下阅读的时间。”读书对生活有用吗?应该是有...

人老也要读书,你知道老年人读书学习有好处吗?

人老也要读书,你知道老年人读书学习有好处吗?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老人们读书和学习是有好处的。因为在晚年读书,可以让人思想更加宽广,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是一种难得的优雅享受。更重要的是,晚年读书不但有用,还能带来乐趣。(一)提高生活情趣比如,一对退休的夫妻,在退休后,就进入了一所老年大学,他们不断地钻研厨艺,最终悟出了三乐。一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