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知2018年度书单新出炉新青年必读盘点

知2018年度书单新出炉新青年必读盘点

3年前 (2023-01-05)好书推荐

2018 年你看了多少书?年初的计划都实现了吗?你是否也在愁没有好书看?你需要的可能是一份靠谱书单。临近年末,知乎从今年站内新知青年讨论、阅读和收听的书籍中,选出了五大榜单、共计 50 本优秀书籍,推出了「知乎 2018 年度书单」。

和其他纯粹由销售量决定的畅销榜不同,这份由知乎的新知青年精选而出的「知乎 2018 年度书单」是通过知乎用户一年来针对热门书籍的讨论量、阅读量等数据和编辑专业推荐进行综合判定,形成了推荐书单,知乎希望读者可以透过每一次深度的阅读,进入作者的大脑,窥探他们关于人生领悟的透彻灵魂,浸染他们在创意世界的奇思异想,吸收他们投身钻研的专业之术;也希望里面关于人生的领悟能在未来照亮读者的精神世界、有关专业的技巧能让读者的工作与生活多一份从容。

知乎2018年度书单新鲜出炉 新知青年必读盘点

一份来自新知青年的书单:始于看书终于聊书

每一次深度的阅读,都能让读者走进作者大脑,感受他们人生领悟,体会他们的奇思异想。在「知乎 2018 年度书单」中,包括从知乎用户的书籍讨论量和阅读量综合判定选出「新知青年热议书单」;从 2018 年知乎上架电子书的阅读量评选出「新知青年热读书单」;从 2018 年知乎大学编辑力荐好书整理得出「编辑推荐书单」;从 2018 年「知乎出品」电子书的阅读量排名评选出「「知乎出品」电子书单」;从 2018 年名人解读书收听次数统计出「名人解读书单」,五大维度总结归纳了五份优质定制书单。

在「知乎 2018 年度新知青年热议书单」中,精选过去一年中,知乎用户讨论、阅读最多的书籍,《人间失格》当选 TOP 1 ,知乎用户李洋白在知乎站内问题「如何评价《人间失格》?」下曾如此说道:「《人间失格》也许像部分人说的,没有「正面形象」的主角,但这并不妨碍它把主角的一生描摹的活灵活现,剖析人性中的某些现实,乃至诱发读者进行比对和思考。」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书籍领略作品的魅力,更可以到知乎上与新知青年一同交流讨论共同阅读过的作品,挖掘更多此前没能察觉的内容细节,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知乎2018年度书单新鲜出炉 新知青年必读盘点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闹「书荒」的人而言,「知乎 2018 年度新知青年热读书单」、「知乎 2018 年度编辑推荐书单」、「知乎 2018 年度「知乎出品」电子书单」都是值得收藏的品质书单。例如「知乎 2018 年度新知青年热读书单」的TOP 1 《高情商沟通术》,这是一本教会读者随时随地、从容聊天的实用指南;「知乎2018 年度「知乎出品」电子书单」则以装修设计、英语学习、仪态指导等各类学习型读物为主,帮助读者为自己的大脑充电,习得新技能。

如果你还想对喜欢的作品有更多不一样角度的了解,或者希望重温作品感受更多其中的魅力,那么「知乎 2018 年度名人解读书单」无疑是最佳选择。由苏志斌解读的《习惯的力量》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管理随时间不断消耗的意志力,精彩的解读内容也使其成为过去一年收听次数最多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马家辉、苏志斌、雷颐等一众大家名人,带你重新进入《老人与海》、《昨日世界》里那引人深思的世界。

新知文化引领阅读风尚:阅读不止于读

新知青年在知乎彼此讨论交流、分享知识,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知乎正是这样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文化的引领者。

在读书这件事上,知乎上的新知青年有着极高的热情,更多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以崇尚知识为核心的讨论氛围,使得他们热爱讨论书中内容,除了发表感言挖掘细节内容以外,甚至还会有以画思维脑图的形式加以分析,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思考,也让书的内容被最大化进行解读。这便是新知文化在读书这件事上所带来的「化学效应」。

作为知乎每年一度的特色「书单」,「知乎 2018 年度书单」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推荐书籍自身优秀的可读性和内容价值,知乎平台独有的讨论氛围,让来自不同行业的专业读者能够在此围绕一本书各抒己见。这不仅将书籍自身的阅读价值延展到了更宽广的行业领域之中,也让「书迷」们有了一个良性的网络交流讨论空间,让传统阅读文化与网络有机结合形成良好衔接。

正如知乎创始人、CEO 周源所说:“互联网不仅是流量文化、粉丝文化和功利文化,还应该包括对知识的汲取。因此,年轻人通过在网上传播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彼此,同时也让网络中充满了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让社会变得更好。这是一种共同成长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知乎2018年度书单新鲜出炉 新知青年必读盘点

新知青年用认真、专业、理智的态度去反复钻研书中字里行间的故事,也让他们在 2018 年的创作和分享,成为了这个年底最具价值和值得关注的总结。

附:知乎 2018 年度书单

一、「知乎 2018 年度新知青年热议书单」

《人间失格》太宰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阿西莫夫科幻圣经:(1-15 大全集)》艾萨克·阿西莫夫《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原则》瑞·达利欧《人性的弱点(译林人文精选)》戴尔·卡耐基《笑场》李诞

二、「知乎 2018 年度新知青年热议书单」

《高情商沟通术》桦旦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春树《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扬《宇宙从何而来》傅渥成《无常店》温酒《人间失格》太宰治《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蒂莫西·泰勒《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尤瓦尔·赫拉利《侠隐》张北海

三、「知乎 2018 年度编辑推荐书单」

《圣殿春秋》肯·福莱特《激荡四十年:中国企业1978—2018(全三册)》吴晓波《中国近代史》蒋廷黻《韭菜的自我修养》李笑来《云边又个小卖部》张嘉佳《鱼翅和花椒》扶霞·邓洛普《回答不了》匡扶《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扬《荒诞医学史》莉迪亚·康/内特·彼得森《宋徽宗》伊饰霞

四、「知乎 2018 年度「知乎出品」电子书单」

《XXOO 那些事》《好仪态,日常生活练出来》《相见恨晚的英语学习方法》《遇见孤独》《摄影与艺术:什么才是好照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童话》《大学第一年:我多想 20 岁前就知道的事》《房地产投资岗入门指南》《设计一个家:你的第一本装修指南》《这该死的痛经!》

五、「知乎 2018 年度名人解读书单」

苏志彬 解读《习惯的力量》曾加 解读《麦肯锡工作法》马家辉 解读《老人与海》胖子邓 解读《聪明的投资者》This is not Tina 解读《终身成长》清流 解读《转变之书》徐斌 解读《优势谈判》杨照 解读《刺杀骑士团长》雷颐解读《昨日的世界》Andylee 解读《改变心理学的 40 项研究》

(王兴民)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tuijian/202301/245.html

“知2018年度书单新出炉新青年必读盘点” 的相关文章

2023年书|吐血推荐这8本好书,第一本让人目不转睛!

2023年书|吐血推荐这8本好书,第一本让人目不转睛!

不少朋友在新年都有阅读的计划,但99%的人却不知道要读什么样的书。你是否也感到焦虑、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纵使知道读书的千般好处,却不得其法?新的一年,小编为你精心挑选了8本书籍,每一本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通过它们可以提升认知,在阅读中积蓄力量,去抵抗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1.《把思考作为习惯》你的...

暑假向青年学生推荐5部外国文学作品:文学篇

暑假向青年学生推荐5部外国文学作品:文学篇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菲茨杰拉德 / 巫宁坤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9年11月文/李雾奉编辑指令,给青年学生推荐几部文学作品。当然,荐书只对爱读书却还没有读过某类书的人有用。如果你喜欢读中国小说,但又觉得法国小说太啰嗦,俄国小说里的人名长得记不住,德国小说经常讲哲学,英国小说那种明赞实...

推荐一本让女性彻底了解的书“女人书”

推荐一本让女性彻底了解的书“女人书”

一、编辑推荐有的男人会说,来世要做女人;女人则会说,做女人真好,来世还做女人。那身为女人,女性知识知多少?每个女性朋友是否对自己已经“了如指掌”了呢?爱着女 人的男人们,对自己的另一半又了解多少呢?本书可以让男人了解女人,让女人更了解自己。本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介绍了女性性生理,性心理、常见女性疾病防...

人类第一个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海外抒情

人类第一个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海外抒情

好书推荐: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有着复杂的一生:他是一个会拉丁文和梵语的物理学家;他左倾,但他也是一个爱国者,却在麦卡锡主义盛行时蒙冤;他研制出原子弹,但是他感到无比内疚,在其后他终其一生为和平利用原子能而呼吁;他与他同事的妻子还有一段绯闻。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ulius Rob...

又来推荐好书了,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好好看看书。

又来推荐好书了,希望大家能支持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好好看看书。

好书推荐又来了,你们可爱的小编也来了,希望你们可以支持我,和我一起好书推荐。一、《她的声音》 作者:傅云宸没有人知道象牙塔里面有什么。没有人看见黑暗中的少女在哭泣和挣扎。没有人想要记住心中的老刺。没人想撕开一个还在流血的伤口。你说你像风一样,在人群中奔跑却没有人能追上,但那并不是罪恶的理由。风是温柔...

“如何读一本书”--找回阅读的价值

“如何读一本书”--找回阅读的价值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各种资讯经过AI技术和大数据的炮制,变得精准且个性,源源不断的涌向我们,我们不惜牺牲我们的休闲时间,屡屡刷新着手机屏幕,沉浸其中、乐而忘返。然而当这种感官化的享受结束之后,不妨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究竟从中获得了多少知识?给精神境界又带来了怎样的提升?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