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3年前 (2023-01-06)为何读书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周国平

400年后的我们,为何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我们仍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

蒙田(1533-1592)

蒙田说,人生有三种美好的交往。一是知己的朋友,二是恩爱的女子,这两种都不是想要就能够有的。第三种是与书籍交往,它缺少前两种的优点,但有前两种不具备的长处,就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只要愿意,就可以伴随一生,在孤独时给人莫大的安慰。

1、情人,知己,还是满柜书香?

蒙田所讲的处世智慧,貌似消极,其实很实在。人生的烦恼,大半来自有求于人和多管闲事。这样的处世智慧与社会担当并非不相容,他自己做过两任波尔多市的市长,深受市民爱戴。

蒙田说,人生有三种美好的交往。一是知己的朋友,二是恩爱的女子,这两种都不是想要就能够有的。第三种是与书籍交往,它缺少前两种的优点,但有前两种不具备的长处,就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只要愿意,就可以伴随一生,在孤独时给人莫大的安慰。他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关于阅读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我在这里也略加阐述。

为什么要读书?蒙田说:“我只是在书中寻找愉悦,以便有一种高雅的消遣。”他表示,他只想安闲地度过人生,没有一样东西是他愿意为它呕心沥血的,包括做学问,不管这是一桩多么光荣的事。因此,在阅读时,他注重的是愉快。对于食品,我们有时注重营养,有时只图好吃,精神食品也是如此,有时不一定有营养,有乐趣就行。他说他每天读书消遣,不分学科,博览群书。阅读时遇到困难,他不为之绞尽脑汁,经过一两次思考,得不到解答也就不了了之。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我们仍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

蒙田雕像

当然,读书注重愉快,并不是无所用心。蒙田反对的是死抠书本内容,他说,内容本身不重要,能够起到推动自己思考的作用就可以了。在谈论教育问题时,蒙田把他主张的读书方法讲得更清楚。他说,教师要把伟大的著作家和不同的学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或者就存疑。他必须吸收他们的思想精华,不是死背他们的警句,不要仅仅因为是权威之言就记在脑子里。如果他通过自己的理解真正接受了某种见解,这种见解就是他自己的了,他可以大胆忘记是从哪里学来的。真理属于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不在于谁先说谁后说,也不在于是柏拉图说的还是我说的。蜜蜂飞来飞去采花粉,最后酿成的蜜属于蜜蜂自己,不管花粉是采自百里香还是牛至。可是,事实上,教育往往是灌输知识,而不是培养心灵。蒙田谈到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时说:“他本该让思想满载而归,却只带回来浮肿的心灵,不是变得充实,而是变得虚肿。”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我们仍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

蒙田城堡 | 藏书票

蒙田特别强调,要警惕不被知识伤害。知识这个东西本身无所谓好坏,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看你天赋如何,还看你怎么用它。人不需要太多知识就能够活得自在,太多的知识会成为负担并造成混乱。植物吸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道理,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有一首词形容这样的人,叫作文殛,就是被文字之斧劈成了残疾。

总之,真正重要的是心灵的培养,自我的成长,阅读的意义即在于此。

本文摘编自《蒙田随笔全集》序言

原文作者:周国平

《蒙田随笔全集》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我们仍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

2、一代大师,开随笔写作先河

开创随笔体裁,深刻影响培根、莎士比亚写作

备受伏尔泰、福楼拜、拜伦、爱默生、伍尔夫、T.S.艾略特、纪德等作家喜爱

翻译家许渊冲推荐译本

资深法语翻译家强强联合,译文准确流畅,注释丰富详尽

首版出版于1996年12月,多年间反复修订打磨,绝版多年重新问世

资料丰富,极具学术和阅读价值

特别收录珍贵历史图片,季羡林、周国平解读长文,蒙田研究专家皮埃尔·米歇尔详细导读,译者潘丽珍编译蒙田生平年表等丰富资料

作家季羡林、周国平长文导读

作家季羡林讲述历史渊源,解读蒙田历史地位和文学影响

新版特约周国平作序,多方面剖析蒙田思想,突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设计大师刘晓翔工作室出品

设计师全文排版,倾心设计;封面提取折射时代印记的元素,烫印图案

精美函套增加收藏价值;随书附赠手绘蒙田城堡藏书票

图书摄影:桃知君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499.html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的相关文章

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有什么用?

本周复学三天,因学校要做等级考考场,校园要全面消杀,于是又在家里上网课!周五,雷打不动班会课,本周因线上准备时间短,于是想把班会改自修!班长说可组织一期荐书会,大家互相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班会还是要专用,不要改自修!听学生推荐书籍,发现他们的认知水平差异很大:有的推荐的动物类的书,比如沈石溪的《狼王...

建议读书也是好事。

建议读书也是好事。

孙维国我有一个改不掉的习惯,喜好劝人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与我经常买书有关。书买得多了,家里的旧书自然越来越多,而我处理旧书的方式,就是把书送人。送人旧书自然免不了说两句读书的益处,时间久了就养成了劝人读书的习惯。几年前,一位前同事辞职后创业,在我工作的镇上开了一家咖啡馆。装修时打电话问我有没有旧书...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蓑依,90后女性成长作家,坚持阅读写作14年,已出版多本畅销书。这几年,她创办了致力于女性读书成长的阅读社群,带领越来越多人爱上阅读。恰逢今年世界读书日,半月谈记者和蓑依进行了一场对话,一起畅聊如何通过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4月2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城市书房多岛海馆,市民们在读书 郭绪雷 摄“...

2022我的阅读生活--及时读书,因工作而读书

2022我的阅读生活--及时读书,因工作而读书

刘军/文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曾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应时而读,因事而读”?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国际“世变甚急”、国家“事变亦亟”的一年:2月,普京的俄军进入乌克兰,引发了俄乌热战及欧美与俄罗斯的加剧“冷战”;12月,国家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控”,封控政策...

读书的艺术。

读书的艺术。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黄庭坚)所说的话最妙。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作)艺术。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

阅读的十大好处

阅读的十大好处

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收获知识、结识朋友、开阔视野,还能提高自我的层次,那么,具体说来,读书的好处有哪些?阅读的好处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一下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读书就是将人类浓缩几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习得的最佳方式,读书能够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