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写给心里迷茫的朋友的信。

写给心里迷茫的朋友的信。

3年前 (2023-01-07)美文摘抄

之前说要给你写封长信,现在来了。但你别有压力,这不仅仅是给你建议的过程,也是我梳理自己感受的过程,对我们双方都有益。

大概在我的创业公司垮掉前后,我曾深入思考过一个问题:何为正常?问题的缘由倒也不复杂,因为我在逐步偏离社会主流价值和当初预想的人生轨道,我不知道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的,也不知道偏离“正常”意味着什么,我感觉,你当前的困惑应该和我当初类似。

我曾无数次复盘,2018年的夏天,为什么我会选择离开创业。我当时非常犹豫,和很多朋友聊天,听取无数意见,其实在我和盘托出我对未来的判断之后,所有人都不建议我出去,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出去了。

为什么?难道真有命运这种东西?

当下的我认为,确实有命运存在,但并非一般人意义上的命运,而是人无法脱离现实去决策。这个现实不仅包含外在的物质世界,也包括先天和后天形成的内在人格。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路。我当然也会后悔,如果我不出来创业,说不定现在早就是大领导,衣食无忧光鲜亮丽,但这种后悔是流于表面的,是在某种语境之下的,在内心最深处,我不会后悔,也不可能后悔,大脑不可能自己反对自己。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你当下的生活,无论是物质上的成功,还是内心的困惑,都是你这个人注定应得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拥抱和接受,这就是你的“正常”。这个世界不存在“正常”的标准模板,有车有房高收入的中产阶级不代表正常,正常是个体意义上的,你的正常就是当下的所有总和。

因此,不要先预设一个正常的模板,然后努力往上靠。这个模板不仅包含,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内心平静,也包含,获得顿悟冲破一切实现自由,我感觉,你被夹在这两个模板中间,痛苦不堪。前者不一定就庸俗,后者也并并非表面上的那么高境界。

我当初也是夹在多个“正常”模板中间,感觉自己往任何方向努力,都可以获得某个模板带来的满足和平静,但自己就是做不到。因为,人首先就要抛弃掉“正常”这个概念,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谁比谁更正常?更别说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伪装过的。

我再讲第二个故事,在我创业的第一年,我买了新房子,老婆就建议我买台式机放家里,专门给我玩游戏用。出乎意料的,我竟然纠结的8个月,到最后,我不得不思考纠结背后的原因。首先排除钱的问题,台式机本身不贵,并且我并不是吝啬之人,早年间我的朋友都喊我抢单王;其次排除玩游戏浪费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一直不认为游戏是个坏东西,那么最后剩下的是什么?

我耻于单独实现自己的欲望。

不去回忆这种机制是如何形成的,我通常会这么安排自己的欲望,比如我想出去旅游散心,但又觉得这个念头羞耻或不正当,我就带着儿子一起出去,这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欲望,也在为家庭做贡献。而买台式机这件事,我实在找不到其他理由来欺骗自己。

我是我觉察的第二步,也是我希望给你的建议,人要先爱自己,并且是所有人里最爱的那个,他才能踏实。大概在爱自己这件事上,你要比我做得更好,但据我观察,在中国社会,不爱自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北方男人出去喝酒,一定要找一个“增加社交人脉”的借口,其实我们都知道,就是去喝酒了,但耻于承认。

爱自己是很难的事情,它需要行动。我们的心理机制很微妙,比如今天中午想吃火锅,但心里机制会给我们种种借口去否决掉。我就是从不嫌麻烦跋山涉水去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开始的,以及后来小心翼翼地拒绝身边人的要求,再到之后大声说出自己的诉求,从小火苗变成燎原大火。

在这里我要说点题外话。这大半年以来,有许多人向我反馈,我的脾气变差了。一开始我非常惊讶,因为我从小脾气就很好,甚至好到怂的地步,后来在职场也有老好人的名声,人到中年怎么会性情大变?

是写作改变了我。

我总是回看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时间过去得越久,我越感觉陌生,这是我写的么?我为什么这么想?当初我是这样一个人么?写作某种意义上是很残忍的,它强迫人要面对真实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重建和觉察,原来之前的“老好人”是因为没有自己,只能拼命迎合外界,进而换取一点可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但现在的脾气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脾气差,而是“拒绝套路”,当他人试图哄骗、欺凌、讹诈之时,可以迅速地怼回去,不需要在烂人身上浪费时间。

人只有开始真正爱自己,才能开始考虑之后的种种话题,比如人生选择、自由和爱,要不然微妙的心理机制会把“对他人的妥协”、“对外界评价的渴求”、“对稳定的依赖”、“对卓越的模仿”,统统伪装成一个人的“自我觉醒”,这种觉醒是假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这就要说到今天的第三个建议。

还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也是我文章老读者,我对他说:热爱的事情,不需要坚持。他回复我:哈哈,这不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吗?你才看到吗?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因为我是从自己的体验得出来的,他是看到过的,虽然是同样一句话,两个人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

哈耶克曾经经过:真理被反复诉说之后,语言渐渐变成陈词滥调,虽然我们都在嘴上这么说,但真理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是我们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各种心灵鸡汤和名人名言已经泛滥成灾,所以人都以为自己懂得他们说的是什么,但实质上不懂。而这一现象又和心理机制相结合,造成一种彷佛在觉醒状态中的假象。真正的问题反而被掩盖了。

我也一样被这种现象所裹挟,我目前也仅仅只对几句话和之前的理解不同,而更多的道理我还是懵懂之中,就像我对心学的文章中提到的:理解和认同已经很艰难,想要做到更是难于登天。

因此,我觉得,人要有敬畏之心,这么说并不是表达你没有敬畏之心,而是这种敬畏是信仰层面的。在做到爱自己的前提之下,又不能太把自我当回事。其实你看我文章的写作历程就应该能感觉到,最近的几篇都触及到信仰层面。并不是说人要信仰某种宗教,而是人要保持有信仰的状态。比如说,不能把自我觉醒、找到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当成目标,而要当成手段。禅宗讲:担水劈柴,无非妙道。大概也是这意思,生命的意义不在别处,就在当下。

最后,我在讲一个现实层面的故事,我从小就惧怕三样东西:写作、跑步、英语。我在26岁开始跑步,第一次是在跑步机上,连5分钟都坚持不下来,28岁的时候,我跑了深圳马拉松;高考作文只得了10几分,后来成为公文写作高手,也开始自己写文章。英文还在努力中。

我说这些并非自我夸耀,或者建议你做什么,而是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写作是因为外部压力,不得不写,逼到极致之后的爆发;跑步是因为看到一个故事,它说人要在梦中主动拥抱追赶你的恶魔,因为那是你的执念。

去年的时候在家焦虑不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也尝试过写作,结果一塌糊涂,但今年被逼到极限,我不得不强制自己去写,结果反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觉得我的写作上瘾,在于它对我而言很难,所以当我完成之后有极大的快感,正如我马拉松冲过终点线的感受一样。而之后,写作难度降低了,挑战的快感让位于坚持,而坚持的快感弱化后,又让位于创造,创造又开始倒逼我写作更难的体裁,挑战的快感又回来了,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循环,整件事情就这么run起来了。

所以,一件事情到底是命中注定要做的,还是机缘巧合地自我训练,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但我觉得尝试是第一步,说不定运气好,就形成了两性循环,谁知道呢?

我希望你能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乐趣。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meiwen/202301/863.html

“写给心里迷茫的朋友的信。” 的相关文章

智商和成就之间没有多大关联。

智商和成就之间没有多大关联。

智商与成就之间有大的关联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开始观察一个特别聪明的男孩亨利·考埃尔。1考埃尔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下层社会家庭,因为和同龄的孩子合不来,他从7岁开始就不再上学。后来,考埃尔待在离斯坦福校园不远的一个小校舍当看门人,白天的时候他常常开小差溜出去玩儿,或者...

读人 、品人 、悟人、 做人

读人 、品人 、悟人、 做人

       人与人最短的距离叫拥抱,人与人最长的距离叫等待,  人与人最看不见的距离叫包容,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  人,都喜欢和不计较的人在一起相处,不计较的人刚开始时,看似失去,但长久下来却是获得;爱占他人便宜的人,刚开始看似获得,但相处久后...

2022冬至:隐藏的冬天

2022冬至:隐藏的冬天

不得不说,有好身体,才有好心情啊!前几日的病痛,折磨的我难以忍受,浑身酥软,更别说去提神写字了。适时冬至,减轻的病痛,让我的精神也抖擞了几分,终于可以安静的写一点小字,慰籍几分寥落。说真的,冬天,我的文字本就比山还枯,比水还瘦,再遇上生病,遇这寒冷的冬夜,冻了我的手脚,也冰冻了我的文字,文字就变得愈...

2023,新年快乐,如意吉祥,三岁安康!

2023,新年快乐,如意吉祥,三岁安康!

元旦钟声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驮去了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轮火红的年华。2023已经来临,祝大家新!年!快!乐!春去冬来又一年,岁首岁末再一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元旦的到来,盛大的不仅仅是元旦本身,更有迎接新的一年的盛世风情。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

2023新年,祝大家好运!

2023新年,祝大家好运!

时光流转,四季轮回。走过的旧年,如一阵风般从眼前轻轻地划过。仿若一转眼,那些哭过,笑过,累过,闲过的时光,忽然就成了墙上挂着的那一幅山水画,清晰而遥远,只留下一抹浅浅的痕。须臾间,旧年已去,新年已来。从春暖到冬雪,从一个又一个的月缺到一个又一个的月圆,不过是一场对生命的感悟与修行。漫漫旅途,平坦与崎...

善待自己因为我们不再年轻!

善待自己因为我们不再年轻!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沈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认为不必对全世界喊话。却也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选择沈默。全世界都可以不懂你,但他应该懂,若他竟然不能懂,还有什么话可说?生命中往往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条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