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谈读书。

谈读书。

3年前 (2023-01-05)为何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我认为读书可以获得知识,摆脱平庸,使人不惑。毛主席说:“读书有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如果你不读书学习,如在暗沟里走路,那是苦煞人的”。

人的阅历从哪里来?一是来自实践,二是来自书本。书籍就是别人的实践和物化的思想,人类数千年的知识智慧都积累其中,读书是获取的捷径。

读书爱好

阅读的习惯。参加工作三十多年,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看书,即使是年轻时在海南北京打工也没有中断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夜深人静,万籁沉寂,徜徉书海,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可以穿越时空神交古人。“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书是诗和远方,乐趣尽在其中。四十岁以后,记忆力越来越差,看了记不住,效果不太好,“劝君吸取少年时”,青春宝贵,读书要趁早啊。

喜欢买书藏书。每出差都尽量抽空到当地的新华书店逛一逛买上几本,这一习惯保留至今。北京王府井书店,还有附近胡同的几个小书店都去看过买过,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海淀图书城,品种齐全丰富,国内少有,只要你能想到的,那里就能找到,哪怕是比较偏冷的,如中国边疆,丝绸之路,西域等地理书籍及匈奴、突厥、鲜卑、契丹、粟特、贵霜,月氏等政权历史书籍。前前后后去过十几次,买回不少精品收藏。

如何读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开卷有益,随便翻翻,既是消遣也是欣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囫囵吞枣,而是从感兴趣的、通俗易懂的入手,由浅至深,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细嚼慢咽。马恩列斯那些浩繁的经典理论,逻辑太深奥、语言太晦涩,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看不懂的,如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对西方哲学体系的基本了解就难看下去;《资本论》通过工厂资本生产过程,解剖商品和货币,研究了剩余价值如何产生和分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全书有200多万字,大量的企业财务统计数据分析,专业性极强,枯燥无味,跨越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一边都难看完,也看不懂。

下面再谈一点读书的认识:

一要专心。既静心,还应净心。“专”有三个意思,一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戒急用忍;二是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三是专业性,就是结合工作岗位,如城建、工业、农业等科室专业性较强,除材料写作,还应专攻相关专业,积养深厚,自然就能开花结果。要妥善处理专与博的关系,既专也博,博要广泛,可涵盖文史哲政治等人文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与工作不一定紧密关联,可以丰富思想,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二要恒心。持之以恒,恒就是恒定、不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乐此不疲。

阅读《读者》逾三十年,它有人物、文苑、心理人生等栏目,内容十分丰富,贴近生活,弥漫烟火味,小事琐事讲述人生大道理,蕴涵人性的真善美,其质朴的情感滋养心田,如光芒照亮良知,对我影响很大。心情烦躁的时候时常看《唐诗》《宋词》;低谷时看《增广贤文》,并用钢笔抄写过十几遍;《余秋雨文集》,易中天《中华史》等都值得阅览。

三要思考。 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不能启迪智慧。智慧是什么?是悟性,是天赋,也是思维潜力,它是学不到的,只能启迪,思考的过程就是启迪智慧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罔”是什么?“罔”就是蒙蔽、迷茫的意思。思考也是深化学习的过程,即将所学消化升华,融会贯通,就能拨云见日,穿透迷雾,象“坐禅”到“觉悟”的境界,觉悟了就不惑,不焦虑,不妄念,不执迷,明白了道理,认识了规律,就会顺其自然,就会轻松幸福。

“思而不学则殆”,“殆”是危险、困惑的意思。读书就是学习,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思考不学习,思考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无米之炊,思路就会壅塞陷入困境。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明了事理,明辨是非,摆脱幼稚和懵懂,走出险境。

处理好“思”与“学”的关系,基思且学,边学边思,养成思考的习惯,客观理性分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这就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四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不能看表面,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了解背景,深挖背后的真相,找出前因后果,找到最终答案。

五要理论联系实际。不可闭门造车,不做笔有千言胸无一策的腐儒,也不做纸上谈兵的赵括,知行合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断增强认知能力和解决难题的能力,练就“文能下马安邦,武能上马杀敌”的本领!

作为市政府办公室的干部,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性地看客观世界,善于从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还要学会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社会现象,从税收和财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预判前景,从历史大势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经济的背后是政治,政治的背后是历史,历史的背后是哲学,哲学的背后是人性,人性的背后是自然,要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读书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书是钥匙,帮助开启智慧之门,书是一扇窗,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还是通往成功的阶梯。珍惜光阴,莫负韶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趁年轻多读些书吧,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做最好的自己,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杨绛女士说过:“你的生活不如意,只是因为想的太多,读书太少”。读书学习是终生大事,也是难事,更是苦事。读书怎能不苦?自古以来就是“寒窗苦读”,“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虽苦,只要我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目标不动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劲头不松懈,就一定能进入“灯火阑珊”的境界。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314.html

“谈读书。” 的相关文章

阅读和独处的好处

阅读和独处的好处

在上篇文章里,小王说,他学会了放下手机,不刷抖音,快手。早睡早起,拿起了圣贤书。在这里,小王首先说明,小王没有抖音,快手,没追过星,不看综艺,不追剧,并不是说抖音快手有多低贱,读书有多高贵。抖音没有问题,快手也没有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出了问题。在小王没有构建好自己价值观体系的时候,根本不清楚自己想...

“每日社科”人们为什么要多读书?一开口就知道了。

“每日社科”人们为什么要多读书?一开口就知道了。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因为——01当你想说:吓死宝宝了!你还可以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唐·李白02当你想说:这人眼睛会放电!你还可以说——眼烂烂如岩下电。《世说新语》·刘义庆注:烂烂,是指明亮的样子。这句话是形容人眼睛炯炯有神,好似那山岩下的闪电。03当你想说:某人是宝藏男孩/女孩。你还可以...

人为什么要读书?30句精彩的回答还不够吗?

人为什么要读书?30句精彩的回答还不够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师友感觉到了吗❓傲雪小时候,虽然,奶奶说我又笨又丑,奶奶总是说,读书没有用,女孩子不要读书……但是,傲雪就觉得读书很有用,读了书就会变得聪慧漂亮一些……所以,我每天哭着喊着要读书,如果不读书,那不是更笨更丑吗❓从小我就有个信念,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不要...

生活困难过后,才明白读书的好处。

生活困难过后,才明白读书的好处。

有这样一个问题:“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其中有个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唯有被生活殴打到遍体鳞伤时才会懂。”很多时候,不管父母、老师怎么苦口婆心,讲述努力读书的重要性,但他们就是不听。唯有自己撞过南墙、挨过生活的耳光后,才恍然明白:拼命读书到底有多重要?还记得零分考生徐孟南吗?08...

对普通姑娘们:读书的3个好处一定要知道

对普通姑娘们:读书的3个好处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呀,我是小满。前段时间,有姑娘找我咨询,说了家庭关系上的一些烦恼。听过之后,我发现,她的这些困顿,都不是通过梳理可以解决的。我建议她把家庭关系的问题放一放,而是把重点放在改变自己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常采取的方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如何改变呢?首先从读书开始。我...

不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

不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

最近有很多人说为什么要读书,我也在想可不可以不读书 ,大概也可以不读书,但是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呢?二毛查阅了资料翻遍了百度,整理了关于读书的的一些结论!NO.1-看见人生我们的人生很短暂,,我们医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人,所能到达的远方其实都很少,但你通过阅读你可以知道,哇!原来世界那么的辽阔,你的一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