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滑滑书院-孙会昌:浅论读书

滑滑书院-孙会昌:浅论读书

3年前 (2023-01-05)为何读书

■ 孙会昌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无止境也!

苏轼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书可以使人变得风雅。好书读得越多,人就越有气质。

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此两语又指出了一个完整的修养过程。“静”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乃一门真功夫。静可观变,静能制动;烦躁失态,进而生乱。

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会身生静气。宁静越多,浮躁越少,练就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爱读书,提升审美,开阔眼界,深刻思想,崇高精神,高尚品德,高雅举止,高提做人与处事的层次和魅力。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书读得多了,认知水平自会提升,看待事情就会高瞻远瞩,更加深刻。积累的知识多了,处处能举一反三,思维、角度就会更加全面、独特。

更能解决实际问题,落得实,不会脑袋空空无办法;读得越多,解决问题时,就越有思路和方法。

《大学》还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所以,要想跟得上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更好地安身立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自我革新,而这只能通过读书和实践来实现。正如明.冯梦龙言:“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末.倪元璐也说:“当以读书通世事。”

袁了凡“四训”中,有一句话读来让我难以释怀:“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因循”就是惰性大、懒散、得过且过混日子。人都有好逸恶劳、贪图安逸的惰性,但“玉不琢,不成器”,只有管住自己才能成就事业、造就人才!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早就告诫过我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大气乃眼界,一种境界,更为一种胸襟。若要养成大气,非要历练和读书不可。只有读书才可以拔高眼界,熏养境界,开阔心胸。

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刘彝的一句话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为荡气回肠的便是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最为朴实的便是蒲松龄说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怎么工?如何良?自然要读书、善悟、勤练也!

正气不扬,邪气必将;邪气嚣张,人必遭殃。中国传统文化最讲究礼义廉耻,要求读书人应为品行端正、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为君子者,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匡扶正义、弘扬正气。为君子者首先是自己必须站得直、走得正,正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无知者无畏”,那真是一种愚昧莽撞与盲目自负的行为。有识者才有胆,艺高者才胆大。对此,《论语》阐述的最为精当:“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有识,不无知,当然要读书。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见过大场面者,胆气自壮。

有句老言:人所有的恐惧,皆源于未知。因不清楚吉凶利害,若知晓自然就不容易被唬住或慌乱,这正是胆气之所在。

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便是“和”,儒释道都讲。《易经》提出:“太和”,孔子曰:“和为贵”,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人需修养自己的和之气,读书则是有效方法之一。

心静才能心平,心平才能气和,读书能静心,静心自然会生养和气。

人在读书的过程中,眼界高了,胸怀大了,就会更加包容,胸中的和气就会与日俱增。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人书读多了,有了积累,碰到机遇就更能抓住。陆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机会能抓住,等于是增大了运气。所谓“运气”不仅是指小的幸运,更是面对事情之前的准备。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读书多、有学问者,他的机会也会更多。因为他的眼界大,思想支配行为,外在的活动空间也跟着变大,所能碰到的机遇自然也会更多,此乃读书之好处!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营造书声琅琅的氛围吧!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作者介绍:孙会昌,男,52岁,中国共产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齐鲁书画协会会员(左笔),平阴县文化之星,十佳泉城学习之星,山东省百姓学习之星等。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编辑制作:滑溜,本名刘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憨派文学创始人。在其《滑溜》一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憨则精,精则憨。/ 憨者因为憨走向了死亡,/ 精者因为精走到了尽头。/ 人生不同,/ 人死相通。/ 活着,曾经为一根鸡毛面红耳赤,/ 可以为一个女生舍身忘死;/ 死了,不骄傲广厦千万美女满城,/ 不沮丧与狗为伍娶羊为妻。】

滑溜书院 - 孙会昌:浅论读书

《中国憨派文学》投稿邮箱:884714466@qq.com

壹点号:中国憨派文学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389.html

“滑滑书院-孙会昌:浅论读书” 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传”论读书|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落地者

习近平“传”论读书|知者不如好者,好者不如落地者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反复强调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改变“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

为什么要读书看世界?

为什么要读书看世界?

鹰不知道鸽的祥和,鸽不知道鹰的孤独;风吹不到沙的坚韧,沙不了解风的潇洒;山不及灯塔的高度,灯塔却照亮整个城堡。风烛残年的暮色,遮挡不住海阔天空辽际;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人的认知是不同的,情感也是不互通的,唯有医学以健体魄,教化疏通堵塞,身体力行以增信心。你若懂我,天涯就在咫尺,若无明,纵...

读书也有用吗?

读书也有用吗?

记得以前总是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打工挣钱呢。你读过的书对你有用么?有什么用?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读什么书,想要有什么作用,行动了,坚持了么,坚持了多久,总结了么,做出来的怎样的改变?最近在看《从零开始学写作》,我想要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也许写得不好,也许只是碎碎念,也许只是生活的点滴,依...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今天是我用文章记录读书心得的第7天,之前一直用微头条来记录读书打卡。个人觉得用文章来记录读书心得,比采用微头条的方式来记录更好。一、写文章更能锻鍊自己的能力采用发布文章的方式更为正式。写之前需要做到心中有沟壑,思考怎样谋篇布局;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揣摩怎样更好地遣词造句;同时还要注意排版。一整套操作流程...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记不住读书,就等于白读?

蓑依,90后女性成长作家,坚持阅读写作14年,已出版多本畅销书。这几年,她创办了致力于女性读书成长的阅读社群,带领越来越多人爱上阅读。恰逢今年世界读书日,半月谈记者和蓑依进行了一场对话,一起畅聊如何通过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4月22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城市书房多岛海馆,市民们在读书 郭绪雷 摄“...

每天我们强调要多读书,读那么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真出乎意料。

每天我们强调要多读书,读那么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真出乎意料。

董卿曾说过,读书的“用”不在眼前和当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悄悄对你的生活和环境发生作用,并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对此,我并不是很认同;董卿将读书的好处说得有点脱离了地气,那些所谓的诗歌文学类读书是潜移默化般地改造一个人;而其他方面的读书有些是立竿见影的,更多带来的改变还是清晰可见的。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