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郑延济:希望作家多做学校讲座,但不要在学校卖书。

郑延济:希望作家多做学校讲座,但不要在学校卖书。

3年前 (2023-01-07)读书有感
专访|郑渊洁:希望作家多去学校讲课,但别在学校卖书

4月19日,大星文化、作家榜经典文库发布了第13届作家榜,在今年新添加的“童书作家榜”中,排名前三名作家分别为杨红樱、北猫和曹文轩,郑渊洁未在榜。面对网友的质疑,郑渊洁发文章回应称,中国童书销售泡沫极大,且多有“校园卖书”的情况,因而自己主动退出榜单评选,此外,郑渊洁也在文章里指出童书作家曹文轩可能就有在校园里签售自己作品的情况。

4月21日,澎湃新闻就此事专访了郑渊洁。

澎湃新闻:你这次所披露的事情的重点是什么?

郑渊洁:重点就是童书作家打着讲课的幌子,涉嫌违反义务教育法第25条,进入学校兜售自己的童书,这个是重点。因为中国的童书销量很大,实际上这里面就是有虚假的,有泡沫现象。所谓虚假的泡沫现象,就是这个书不是由读者自己去地面书店或者网上书店选择的,而是通过出版社和当地的新华书店联系,说我们这里需要销售某书,但是我们能把某某给你弄来讲课。

那么学校一听这个作家的名气很大的话,他就会很愿意,但是当地的书店就会说,我们让他来讲课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学校必须得买我们多少多少书。当地的书店一般是新华书店,因为发教材(的关系),所以在学校有认识的熟人,建立了联系以后就会运作起来,比如把这个作家运作到某校开讲座,条件是保证销售出去3000本书。十几年前给我出书的出版社也这么拉着我去做过,一般一个特点是不去大城市,不去省会,省会以上的城市很少去,因为那个地方的教委管得严。

澎湃新闻:所以你认为进学校卖书问题存在比较严重的地区是中国的小城市?

郑渊洁:是的,我仔细看了一下我晒出来的曹文轩的照片,应该都是三根座城市,一般三根座城市也会有十几所小学,一般这一次出动应该是五天,上午一所,下午一所,一共是十所小学,周一到周五。这样下来,如果一个小学3000本书的话,那是很容易的事儿,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套书,一套好多本。一般学校的规模也都是七八百人到一千五的样子,所以一周一般可以卖出去三万本书。三万本书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国家出的大部分图书,不光是童书,是从第一次印到不再印了为止是卖不过2000本的。一周三万本,如果一个月去两次的话,就6万本。

澎湃新闻:你给教育部长的那封信呼吁改变这个情况,后来有所改变吗?

郑渊洁:通过我的呼吁以后,他们的手法改变了。改变了的方式就是老师拿一个打印的单子发给同学,说谁谁谁要来讲课了,你们让你们的爸爸妈妈今天晚上或者是周末,到当地指定的新华书店指定的柜台去买他的书,买完了以后不要把书拿回来,交完钱,让你们爸爸妈妈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你们和班级的名字。然后书店的人就把这个书专门放在一起,等那个作家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就送到他住的宾馆去,那么作家就在房子里给他签,但是就算这样,还有很多作家根本没自己签,都是出版社编辑模仿他的笔迹签的。

澎湃新闻:揭露出行业里几乎所有人都默认的一个事情是需要勇气的,你有没有想到之后可能要面对的境遇?

郑渊洁:不会有什么接下来可面对的事情吧。这个事情有几个很大的坏处,首先就是降低国民的阅读率,我们知道这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其实是和这个国民阅读率有关系的,比如以色列的阅读率很高,那的人持有的财富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很高。为什么江苏和浙江经济发达,那的人就喜欢阅读,所以江苏和浙江是作家去签售的重灾区。最先发明这个方法的就是在江苏,发明出这个方法来以后,其他的出版社和作者就仿效。

第一本书对孩子非常重要,如果他接触的第一本书特别有意思,他觉得看书跟玩电脑游戏一样有意思,他可能以后就会继续找书看,但是如果通过这么个方法去学校卖书,这本书又不是他喜欢的,那他以后没准儿就不喜欢读书了。

其次的坏处就是压制青年儿童文学作家,童书榜上作者大部分是七老八十的人,为什么青年作家不采用这种方式去销售呢,学校一听是陌生的名字,不让青年作家去学校。我觉得其实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现在就有断层的情况。第三个就是腐蚀教师队伍。因为我的那个微博里说了,出版社现在往外批书,童书一般是四五折左右,可是书店到学校去销售全是全价销售。那这个就不知道有没有那折扣的空间了。

郑渊洁:希望作家多去学校讲课 但别在学校卖书

郑渊洁的微博

澎湃新闻:但是对于图书进校园、名家进校园的情况也不能一刀切,进校园的名家也许就正是这个学校和学生所需要的呢?

郑渊洁:他的书要特别有意思的话,是不会那样去校园卖书的。因为我去过,非常辛苦。对于作家最重要的就是创作的时间,他这样一去出版社是要承担他的路费的,不会让你今天早上去了,晚上就回来,出版社会给你安排好多事情的,而且你这些天都是重复地讲、讲一样的话。

偶尔去和孩子接触,是很好的教研课,但是曹文轩应该是这样弄了20多年了,非常频繁,我认为他的书在相当的数量是这样销出去的。

澎湃新闻:网上说的你与曹文轩的积怨由来已久等传言,你怎么看?

郑渊洁:明确告诉大家现在网上传的那个是非常非常不准确的,我不说没有恩怨,即使有恩怨,也不是这篇文章所写的那样。我第一次写文章没提第一名那个杨红樱,那我为什么晒税单的时候就要求她也晒出来,因为这个5600万的数字太离奇了,就是她天天去学校卖书也不可能的数字,就是匪夷所思。

澎湃新闻:为什么你认为晒税单是很必要的?

郑渊洁:《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个曹文轩对我的回应,就是一句话:“让大家去判断。”那我也发了一条微博,我说大家怎么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我认为就是你拿出你的税单来。

你要是拿不出这个税单来,那只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你偷税了,你没有交够挣2700万的税,所以拿不住这个税单。第二个是你没挣这么多,这个数是假的。没挣那么多钱你为什么说挣了呢?就是欺骗大众,以此来给你的作品下一步销售做广告。

澎湃新闻:你提到的“学校卖书”,学校、书商、作家大概是怎样的一种分成模式?

郑渊洁:分成模式那我就不知道了,我觉得作家应该是拿版税吧,出版社应该是以多少折扣把书批出去,书店拿到这个书卖到终端手里边的差价就是归书店吧。

澎湃新闻:之前的作家榜你一直榜上有名,你这些年的收入主要是靠什么,主要是书的版税吗?

郑渊洁:我是靠书的版税。

澎湃新闻:你是怎么样又关注到这个事情?

郑渊洁:这两年我不太提这个事了,因为这两年我把精力主要放在很多企业把我底下的文学形象恶意抢注了商标(这个事情),这样的有上千个,我主要在维这个权。所以这些作家去学校卖书的事我就不太关注了,所以他们就比较猖獗了,就像你看我晒出来的曹文轩的照片,现场都是人山人海的。

现在在全国范围除了一座城市、省会不去以外,你看它那个重灾区是江苏浙江,现在这个河南也开始了,山东、福建、广东、四川、内蒙古,这几个地方现在是比较厉害的,他们就比较猖狂。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现在是网络世界,你到哪去签售人家学校都要放到自己的网上,学校的网上都要说这个事儿。我希望教育部以后就专门针对这个事发文,然后建立那个举报电话,家长可以举报,就匿名举报。匿名举报以后,如果一经发现,校长就地免职。我希望作家多去学校讲课,但是不能卖书。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790.html

“郑延济:希望作家多做学校讲座,但不要在学校卖书。” 的相关文章

活着的读后感

活着的读后感

真正的“活着”初入眼,深刻的黑似乎覆满整个封面,其中的“活着”醒目地立于这深深的绝望中,似负隅抵抗……像往常一样,正准备去搜一下它的读后感,可当在搜索框输上“活着”二字时我选择了删掉。活着此时已在我心中有千斤重,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刚读完内心百感交集,活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在那个年代是多...

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读过一篇美文、一本好书或者观看一部电影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或者受到一些启迪和教育,而将它们写出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但能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不过,从一些读后感来看,存在颇多问题:一是读后感中的故事所占篇幅太长,感悟太少;二是“感点”不...

为自己写账吧,这世上只有一本你的书。

为自己写账吧,这世上只有一本你的书。

好看书:为自己写一对手掌吧,那是这世上,独一无二套书。四月已经过去,五月的第一天duang的一声来到眼前,不管你愿不愿意,时光是只巨大的手,推着你踉跄前行,反抗和耍赖,都没用……留一些散碎的时间,给自己做一本独属于自己的时光手掌吧,无论快乐还是忧伤,都会留下淡淡的痕迹……心底无端滋生的小情绪;无聊时...

为什么是“好书”?他不能给你答案。

为什么是“好书”?他不能给你答案。

早些时候的世界读书日时段,很多机构和媒体就积极地开列了各种推荐书单,诸如什么“好书”云云,现而今假期临近,图书罗列继续呈现……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在众多书目列队的前提下,个人如何选择。人们,尤其是家长们,面对数量庞大的名著,热切地希望“读书”的晚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好”的书。于是真正的...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草房子》读后感暑假,在母亲的推荐下,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书——《草房子》。《草房子》由9个故事组成,似乎独立成章的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事的一切都围绕桑桑和油麻地展开。桑桑在油麻地调皮捣蛋,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卖铁买鸽子、将柜子改成鸽子的“高级别墅”......但在药寮那一章,...

阿德勒“理解人性”读后感

阿德勒“理解人性”读后感

书籍版本是 书号:9787517056577《理解人性》这本书虽然现在距离他的年代很久远了,但基本上的人性机理是一样的,颇有启发,所以很有学习和借鉴意义。书的目录比较简洁明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讲人的精神,一部分是讲性格。书开篇提及人类灵魂根源在于童年早期,所以一个人的童年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