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成长路上的困惑,图书知道怎么办?
“525,我爱我”,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挫折,面临一些心理困惑。比如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亲密关系的建立方面感到困难,还有的人面对越来越快的节奏,越来越多的选择,看着这个多变的世界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份有关“自我、人际关系、独立思考、终身成长、死亡”等主题的书单,希望它能为你的成长之路解疑答惑!这些主题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当明白后,你会发现,所有艰难的经历将不再是苦涩,看到的都会是风景:)
1
自我
【美】乔纳森·布朗 / 玛格丽特·布朗 著
陈浩莺 译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教育弟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求索。
布朗夫妇的《自我》一书,详细阐述了与自我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如自尊、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中心的偏差、刻板印象、认知失调,甚至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塑造等内容。为你解答“我是谁;如何对他人和环境做出思考和反应;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期望的目标……为什么有人如此悲观和消沉,甚至抑郁自杀,也有人面对压力和失败却能如此乐观,坚韧不屈?什么是自尊?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与别人迥异?”等问题,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的不二选择。
2
自卑与超越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吴杰 / 郭本禹 译
我们都有一颗高傲又脆弱的心。在这个自恋的时代,每个人都带着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在追求优越,渴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卓越者,同时又隐匿了强烈的自卑。自卑,可以成为人前进的动力,也可以让人陷入自伤自悲的情绪中,成为生活的阻力。我们会因为自卑而错失心中爱慕的对象,会因为自卑与一份本可以胜任的工作失之交臂。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系统地论述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3
人的自我寻求
【美】罗洛·梅
郭本禹 / 方红 译
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建立联结的时代,又是一个内心无比孤独的时代,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本书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4
亲密关系
【美】罗兰&8226;戈特曼
琼&8226;海斯蒂和罗宾&8226;亚隆 著
张亚 译
亚隆说:“我与每个人分享这死亡恐惧,那是我们无法割断的阴暗面”。 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恐惧伴随周围人的离去变得愈发强烈。
虽然直面死亡就如同直视骄阳一样,是一件极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要活得明白透彻,就请跟随亚隆,看他怎样结合普通老者的身份和心理治疗大师的智慧,对人类心灵中如影随形的死亡恐惧进行自我表露和深刻剖析。“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10
精要主义
【英】格雷戈·麦吉沃恩 著
邵信芳 译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废寝忘食” “焚膏继晷”……这些词处处洋溢着对勤奋的赞美,总觉得勤奋才是王道,没有勤奋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有没有发现,读书时看起来最刻苦的同学,往往成绩平平;工作后,那些加班最凶的同事,也并不是赚钱最多,升职最快的人。或许,我们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就是一个肯定的No。只有摒弃琐碎而无足轻重的生活,才能过真正重要而有意义的人生。
精要主义主张只做该做的事情。它向“我可以拥有一切”和“我可以做好一切”的主流论断发起攻击,倡导“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追求合适的事情”。它旨在让人们重新掌控自己的选择权,自主决定如何支配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不再是许可他人替我们作出选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tuijian/202508/1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