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喜欢读书、读书好、读书好的氛围越来越浓,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喜欢读书、读书好、读书好的氛围越来越浓,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3年前 (2023-01-06)为何读书

炎炎夏日,图书馆、书屋、书店成为很多人的避暑胜地,更成为他们的精神充电圣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公园,从商场到街道,阅读越来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发布,“书香京城”建设入选其中。据介绍,2021年,北京市大力加强“书香京城”建设,全市实体书店超过2000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0.93家,居全国首位。居民综合阅读率领跑全国,举办各类阅读活动3万余场,覆盖人群2000万人次。

“书香京城”建设是北京市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从近期的系列活动即可感受到北京市的书香四溢。从4月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启动后,“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点亮读书灯”等活动引领阅读风尚,培育阅读新风,通过“与北京”“读中国”“向未来”等篇章,为广大读者推荐新书、好书,提供全新的文化阅读体验和交流平台,更好地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而从7月开始,线上直播的“献礼二十大特别活动”“书香诗歌节”“暑期国学季”,线下开展的“暑期畅读世界名著”图书展和“茅盾文学奖”作品图书展、“童话季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读书会”等陆续展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这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对阅读益处的凝练。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可以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将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频繁发问“为什么读书的人变少了”。有人将原因归于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类娱乐节目的泛滥;有人则直指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情绪的增长、闲余时间的匮乏;有人认为自己的时间被眼花缭乱的事物偷走了。的确,互联网时代,直播、短视频等各类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各种沉迷问题也越发常见,传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受到了重重挑战。尽管如此,“开卷有益”永不过时,阅读仍是互联网时代的社会风尚,而且这种风尚在经历了直播、短视频等冲击之后更显珍贵。如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这得益于诸多因素。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国家由上而下的重视和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规划纲要中,中宣部出台《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对全民阅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与目标,为“书香中国”建设保驾护航。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仅“书香中国”建设这一项品牌活动,每年推出阅读活动就达到3000多场,活动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受到广泛欢迎和喜爱。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文学艺术等领域精品图书的涌现。以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艺术类图书为例,近年来,《人世间》《装台》等一大批精品力作不仅充实了广大读者的书架,更是成为图书馆、书店、书屋的热门图书。而“中国好书”榜单的年度评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大奖项,集专家、学者、评委的智慧,为广大读者精心荟萃豪华书单,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走深走实走心。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得益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加强。从图书馆的升级、实体书店的普及、农家书屋的建设,到电子阅览等多元方式、多彩活动的开展,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有好书读,更有读书好去处,全民阅读氛围也因此更加浓厚。

很多人注意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对各级部门及相关机构、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不仅要让阅读成为社会风尚,还要让阅读成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需要我们持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相关部门、机构等应当充分利用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但又不能局限于节日、节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讲读人、领读人的引导,通过全民阅读倡议等让“阅读”“读书”成为更多人生活中的热词,引领他们从“要我读”走向“我要读”。

这需要我们持续推出和推荐精品力作、宝藏书单,既要让人懂得“读书好”,又要引导人们“读好书”。在卷帙浩繁的书卷中,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那些灿若星辰的名篇佳作,温润着心灵、陶冶着情操、启迪着智慧。读书要多,更要精,有时候,一份优质的书单要好过一座庞大的图书馆。

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阅读升级。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推动图书馆、书店、书屋等基础设施的普及、升级和完善,还要通过多媒体出版工程等助力电子阅览更加便捷,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新需求,丰富读者的读书新体验。

一个不读书的人没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没有未来。当读书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刚需、日常习惯时,全民阅读的“书香中国”将成为现实,中华崛起也必然梦圆。

(作者:薛钧君,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495.html

“喜欢读书、读书好、读书好的氛围越来越浓,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的相关文章

阅读有境界,境界越高,阅读的效果越好。

阅读有境界,境界越高,阅读的效果越好。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性,只是不少人心情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远离了读书,说到读书,读书有这样四个层次,这是客观存在的,人生读书的境界越高,读书的作用和社会效果也就越好。读书的第一个层次,为人类的进步而读书人上一百,形...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今天是我用文章记录读书心得的第7天,之前一直用微头条来记录读书打卡。个人觉得用文章来记录读书心得,比采用微头条的方式来记录更好。一、写文章更能锻鍊自己的能力采用发布文章的方式更为正式。写之前需要做到心中有沟壑,思考怎样谋篇布局;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揣摩怎样更好地遣词造句;同时还要注意排版。一整套操作流程...

阅读后的总结分享给我带来了6个好处20/156

阅读后的总结分享给我带来了6个好处20/156

读《兵以诈立》一、倒逼阅读输入要分享就必须先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就吸收了不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深化思维,提升认知的。分享是输出,就倒逼了输入,这样就逼着自己不断地输入知识。读《兵以诈立》二、提升表达能力想要分享的精彩,就需要提高分享的能力。一是口头表达的能力,二是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高度...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周国平400年后的我们,为何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蒙田(1533-1592)蒙田说,人生有三种美好的交往。一是知己的朋友,二是恩爱的女子,这两种都不是想要就能够有的。第三种是与书籍交往,它缺少前两种的优点,但有前两种不具备的长处,就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只要愿意,就可以伴随一生,在...

书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用两千多字的长文来揭示阅读的真谛

书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用两千多字的长文来揭示阅读的真谛

如果有人问我:“你读过多少书?”我会告诉他:“很多!很多!”如果再问我:“你还有多少书未读?”我会告诉他:“更多!更多!”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的感想是否也与我一样?如果要问:“书是什么?为什么要读书?”回答之前请允许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天才少年,从小聪明过人、博览群...

早起坚持读书的宝妈6(小结:写作的好处)

早起坚持读书的宝妈6(小结:写作的好处)

写了五篇早起读书文章了,展现量和阅读量都不高,也许是我有些自嗨,把自己感觉有用的分享了出去,可并不是大家需要或感兴趣的,就当做是自己写的读书笔记吧。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因为每天写一篇文章的好处挺多的。(一)可以督促我每天早上坚持读书。读书的好处我就不啰嗦了,可现实是我们是否有时间、能否沉下心来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