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互联网时代也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

互联网时代也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

3年前 (2023-01-07)为何读书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指应试教育,而是说在工作生活之余的阅读,更多偏向于看似“无用”的阅读。

我本人是一个误打误撞获得阅读习惯的人。父亲是语文教师,尽管他本人表现出对自己职业的蔑视,但是那股“酸腐气”还是波及到了我。

然后就是寒窗苦读,高中时候的压抑沉闷,大学时的孤独贫寒,莫名其妙地获得写作的自信,读书也就成为唯一能够标榜和装饰自己的行为,直到这种虚荣行为发展成为习惯。

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后天培养的能力和习惯。

读书自然是有用的,网上段子说,见到美景时,除了“哇靠”还可以来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喝醉了,当众朗诵“行走在悠长悠长的雨巷”。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里,穷酸文人的孤芳自赏。听到就很没有意思。这个时代,除了赚钱买房,或者考公进体制,谁还在乎文不文化?

网络时代还需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情?

在目前这个时代,我觉得读书真正的作用有三:借鉴智慧、享受故事、锤炼技能。

一、借鉴智慧。

即是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明彻人生道理,通透人情世故,前人用生命体验凝聚而成的智慧,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去洞察与感悟,读苏格拉底,懂得“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读苏轼,明白“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写意;读《被讨厌的勇气》,洞察到欣赏自我的重要价值。这些曾经用心生活过的先辈将他们的智慧藏在书页之中,等待着我们细细搜寻与体察。

网络时代还需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情?

其实大家为啥还是要听“十点读书”,还是要看六神磊磊聊唐诗,看窦文涛和马未都聊文物,就说明大家内心深处还是尊崇文化。一旦有了余暇,满足了身体享受之后,还是需要心灵和智慧上的滋养。

二、享受故事。

即是阅读那些我们不曾体验过,或是体验了却难以总结和把握的故事。人类永远需要故事,来突破个体人生设置的局限,书本便是我们互相分享和交流的媒介,区别于其他交流途径,写下故事,沉浸于细节并最终有所体会,这样的深度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深刻。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我们感受到爱情的绝美与残酷;在《哈姆雷特》里,我们理解“生存还是毁灭”的挣扎;在《围城》里,我们明白婚姻的进退两难;在《三体》中,我们学会如何在黑暗丛林中静默前行。故事起伏跌宕,丰沛的体验之上,则同样是如何面对人生,解决死亡命题,以及学会如何自治的生存智慧。

网络时代还需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情?

从故事的角度,其实传统文学已经基本被替代了。电影是故事,网文是故事,很多热帖和事件其实也是故事。在这个时代,因为很多原因,故事早已被解构,被快捷和碎片化,放在各种日常表达中。

三、锤炼技能。

更显而易见,读课本、科学书,直接习得专业知识;读小说、散文,也能学会遣词造句、准确表达,这可是现代社会知识付费变现的重要技能。要想写作输出,必然先要阅读输入,读书也是通向写作的基础。

这个很好理解,读书和行走都是开阔视野的两种方式,毕竟是关乎心灵的领域,读书更为便捷,提供的深度和视野也超过身体力行的行走。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身边很多人读不下去书?原因有两个层面:

从需求层面上,许多人的书本学习仅限于应试阶段,为了升学,为了对付老师和家长,不得不盯着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一旦该需求结束,自然马上抛开书本,朝着电脑、手机、ipad、游戏这些现代媒介扑过来,现代媒介已经如此发达,声色炫动、缤纷震撼,提供的体验感和信息量绝非书本可比,既然如此,何必费神费心地枯坐读书?

从技术层面上,不少人一旦离开学校,也便失去了阅读书籍的能力,确切说不少人从未有过该能力,人生苦短,奔波劳苦,谁也无权苛责他人必须按照某种方式生活,因而不少人自然放弃深度思考与系统阅读,选择以更迅捷的方式交流,以更绚烂的媒介娱乐消遣。

在《为什么读经典》文中,卡尔维诺详细阐述了我们读经典书的意义、价值和方式,其他也有不少如何读书的书籍,但最根本的,还是首先要让自己确信,我应该坐下来,耗费几个小时读一读面前这本书,它会带给我帮助,不仅是我,写作和阅读也一定会成为人类永恒的习惯,需要我们还具备深度思考的需求,只要我们还没有建立认知系统的可替代方案。

网络时代还需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情?

当然,读书是好的习惯之一,但绝不是唯一。

读书也是有可能进入误区,比如读死书,认死理,不把书本知识放在现实生活中检验。

读书很容易成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有时还可以当做逃避现实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借口。读来读去,除了自我满足之外,不输出任何价值。

这是我的态度:不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都是耍流氓。

将书中故事刻板地套进自身经历,甚至固步自封,拿读过几本书作为逃避现实、放弃人生的挡箭牌,那就成了穷酸可怜的书呆子了。

关于读书,你有没有什么感觉?有心情可以聊聊。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950.html

“互联网时代也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读书?

为何读书源于读书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读书观,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读书观。中国古代读书观有:为做官而读书,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为立言而读书,《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郑樵自称“十年访书三十年著书”。为启迪心智开阔视野而读书,如颜氏家训:读书求学,...

阅读总是忘记,那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总是忘记,那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我有做梦的习惯,时常:思佳人兮念银钱,想车马兮望宫殿。却很少现实地想一想现实。也不是我不想想,而是想起它,我头疼地厉害,浑身尽是无力感,如在沙丘、如入深潭、如坠玄渊。这算是我有病吧,也只能这样算。我想定还有一些与我有共同病症的人,怀揣着遥不可及的梦,却在地上盘桓。我这病,不时因现实中该做而未做的事侵...

阅读的意义(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

阅读的意义(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于读书,每一个阶段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体会。如果你一直坚持读书,你会在某一天发现它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你,并且感受到有那么一股力量在指引着你去改变,因为它会让你发现自己存在缺失的一部分。很幸运在几年前,我遇到了让我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变化的老师,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欣赏的导师,从第一次认识到现在。让我见识...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谈读书卡第74天写作的好处

今天是我用文章记录读书心得的第7天,之前一直用微头条来记录读书打卡。个人觉得用文章来记录读书心得,比采用微头条的方式来记录更好。一、写文章更能锻鍊自己的能力采用发布文章的方式更为正式。写之前需要做到心中有沟壑,思考怎样谋篇布局;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揣摩怎样更好地遣词造句;同时还要注意排版。一整套操作流程...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心][心]4月23日世界第27个读书日,纸质的书没买也没读,头条看了些文章,快速阅览了《人生心理学》,也算不辜负这个读书日,并记下些关于读书随想,勉励自己读好书。[心][心]读书是最体面的休闲,但凡有空有心,整起一本体面的书,管它有用无用,管它读多读少,管它读快读慢,对自己或是外人,都是种非常好的...

对普通姑娘们:读书的3个好处一定要知道

对普通姑娘们:读书的3个好处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呀,我是小满。前段时间,有姑娘找我咨询,说了家庭关系上的一些烦恼。听过之后,我发现,她的这些困顿,都不是通过梳理可以解决的。我建议她把家庭关系的问题放一放,而是把重点放在改变自己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常采取的方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如何改变呢?首先从读书开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