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

3年前 (2023-02-03)为何读书

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又是如何论证的?大家好,今天我们正式开始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名著《形而上学》。很多人分享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但是很少有人系统的解读过形而上学,但是我觉得很重要。所以,接下来,我就来一一解读这本书的内容。如果我觉得不错,我可以赞一下收藏。让我们现在开始。

在这本书的开头,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天性,人对感情的热爱就是一例”。第一句可能很多人听不懂。其实从第一句话开始,亚里士多德就和老师柏拉图分道扬镳了。因为柏拉图曾经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知识的来源”,而知识是先于经验和感觉而存在的。

柏拉图的《理念论》区分了现象世界和观念世界,观念先于现象。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起点是人的感觉、经验和现象。同时,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不仅仅满足于感情的表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也会追问感情背后的原因,这是人类智慧的开始。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哲学始于闲暇和惊奇,或者说,哲学始于闲暇和好奇。

为什么哲学是从休闲和惊奇开始的?首先,亚里士多德把人和动物的能力分为四个层次:感觉、记忆、经验和知识。在书中,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技能或技术,是不同于经验的抽象理论知识。我直接翻译成知识,我觉得更容易理解。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动物都有感情,有些动物除了感情还有记忆。有记忆的动物更擅长学习。但是人不仅有感情和记忆,还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形成经验的能力。经验是如何形成的?

经验是从许多类似事情的记忆中获得的。比如师傅教徒弟做一个木凳,徒弟记住了师傅的做法,看了几遍就学会了,于是徒弟就可以模仿师傅的做法做一个木凳。这是一种体验。但经验只是记忆的简单重复。徒弟只会做木凳,师傅也能用木工的知识和理论做桌子、门、窗、床等器具。

经验和知识有四个关键区别。首先,经验是实用的。学徒可以模仿师傅的做法做凳子,这个要看经验。但知识不是。知识是抽象的理论,比如木工后面的几何和数学,知识不是为了实用。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当我们基本的日常需求和休闲娱乐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有闲暇时间去研究知识,这也是数学知识在埃及产生的原因,因为在那里,允许僧侣有闲暇时间。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闲和惊。

经验和知识的第二个区别是,经验永远是个体的,是从记忆中总结出来的,而知识是普遍的。学徒知道如何制作木制长椅,但他不会制作门窗,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如果他掌握了木工背后的数学和几何原理,他可以广泛用于制作任何仪器。经验是个体的,而知识是普遍的,这是第二个区别。

经验和知识的第三个区别是,感情、直觉、本能,包括经验,是不可教的,或者说是不可广教的,而知识是可以广教的。师傅如果不把制作器物的方法总结提炼成理论,就只能一个一个地传授给徒弟,他的技艺是无法广泛传播的。这是经验和知识的第三个区别。

经验和知识的第四个区别是最关键的。亚里士多德说,经验只是对记忆的简单模仿,而知识包含了事物形成的原因,这是表象和本质的区别。徒弟可以模仿师傅做一个木凳,但是师傅有木工的理论知识,知道背后的原理。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有知识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因为有经验的人只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主要依靠感觉来获得对个别事物的体验,但是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原因。

比如我们不知道火为什么是火,只知道火是热的;比如孩子可以模仿父母搬凳子,却不知道搬凳子背后强大的原因。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四种能力的区分:感觉、记忆、经验和知识。而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是不以实用为目的,包含了事物形成原因的抽象理论知识。亚里士多德说,所谓“智慧”,就是关于一些起源和原因的知识。上面的推导过程很精彩,可以多看几遍。

凡事都有这个道理。云因风而动,风因气压的变化而存在,气压的形成还有其他原因。如果我们无限倒退,就会有一个“第一原因”,这是一切的原因。这个第一个原因是基于自身的,我们不需要通过其他的东西来认识自己,但是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通过或者因为第一个原因而被认识的。这第一个原因是个体事物的起源,一般来说是整个自然的最高起源。

亚里士多德说,第一个原因是普遍性程度最高的知识,这是我们最应该知道的。因为,如果我们知道了它,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一切的原因。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科学中最精确的科学,就是关于“第一因”的科学。这里的科学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的科学,也可以理解为更一般的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第一原因等知识的探求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为了人们为了逃避无知而去思考。在人类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感觉、回忆、经历,还会好奇背后的原因,然后不断思考,我们会有更多的疑惑,比如月亮、太阳、星星的变化,对万物生成的疑惑。一个迷惑不解又充满好奇心的人会觉得自己无知,为了逃离无知的处境,我们会继续进行哲学思考。

所以,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是为了避免我们的无知,而不是为了其他的实用目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不断思考和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因为这样的人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别人。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观其实和康德的自由观差不多。

康德说,自由不是我们想做什么,真正的自由是我们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一个不以屈从于外在和他人的目的而存在,而只以自己为目标的人。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其实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2/5601.html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 的相关文章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人为什么要读书?400年后的今天,你仍然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解毒剂。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周国平400年后的我们,为何能在他的书里找到解药蒙田(1533-1592)蒙田说,人生有三种美好的交往。一是知己的朋友,二是恩爱的女子,这两种都不是想要就能够有的。第三种是与书籍交往,它缺少前两种的优点,但有前两种不具备的长处,就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只要愿意,就可以伴随一生,在...

我们为什么读书?

我们为什么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老生常谈了,庄子其实说的很明白了 : 万物通于一气。气从何而来?天地中来,阴阳二气的生发而来。从日常生活来看 :我们通常形容人死了,叫【断气】,我们形容人有活力,叫【生气】,我们形容人很凶狠,叫【戾气】等等……从病理角度来看 :【虚弱】这词通常形容人病殃殃的样子病人都有气无力,因为(...

发挥国家图书馆资源优势,更好地支持委员的阅读活动。

发挥国家图书馆资源优势,更好地支持委员的阅读活动。

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熊远明:发挥国家图书馆资源优势作用更好支撑委员读书活动十三届全国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迅速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读书履职深度结合、委员群众互学共促的生动局面,并以书为媒,不断拓宽与各界别群众...

老年人阅读的六大好处

老年人阅读的六大好处

阅读是进行“神经运动”或心理体操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类活动可以保持大脑的年轻和活跃状态。阅读的一个作用是刺激神经系统发展,促进新神经元的“诞生”,这不仅发生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从65岁开始,此时大脑开始出现一些认知障碍的迹象),阅读是一项具有特殊重要性和...

当你读书时,你会找到另一个好处。

当你读书时,你会找到另一个好处。

很多人说,连续读了好多书都没有收获,是不是等自己有需求了再读,才不会浪费时间,效果才会更好?这种想法的初心是好的,我也有过这样的考虑。但是,书读得少,说明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认知水平比较低,并不容易找到明确的目标,从而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读书。这样,我们就容易把时间继续浪费在打游戏、刷手机、吃零食等等,没...

我的阅读故事|阅读,可以带来无尽的乐趣

我的阅读故事|阅读,可以带来无尽的乐趣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画册子”。家里不给钱买,我就到小伙伴们家里蹭着看。有时候为了能蹭到一本好看的“画册子”,我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识字了以后,我开始找故事书看,哥姐书包里的语文书有我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找字典查。语文书看了不过瘾,星期天就步行去很远的“公社”新华书店里看。那时的新华书店只几间民房,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