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活着》丨读后感

《活着》丨读后感

3年前 (2023-01-08)读书有感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铺满了盐。”读完《活着》的我心里充斥着一种激荡和克制,感动、难过、不忍和哀叹交织在一起。富贵悲剧性的一生是底层老百姓真实的写照,你可以说他们愚昧且粗俗,的确如此,但他们更是善良的、隐忍的、坚韧的,他们用那股子韧性有力量的过完了一生。

看着福贵亲手埋下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作为故事的旁观者更能感受到一种命运的荒诞和悲惨。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使他独自一人活了下来。在经历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了来自生活不断加码的重压。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来自生命的高尚:“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故事的最后,福贵拉着另一个福贵,两个“老不死”走在田埂上逐渐远去的福贵口中的吆喝无疑是对有庆、家珍、凤霞他们的怀念,他给牛起名为福贵也许是想牵着自己的一生。福贵与福贵,就是自己与命运。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在命运的笼罩下一切都是那么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留给我们的只有历经岁月冲刷后的坚毅。福贵的一生便是如此,败光了家产却逃过了枪毙的命运;而害死自己儿子的又是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的老婆,同样是俘虏春生成了有权有势的官,而福贵却继续做回农民,最后春生逃不过批斗的命运而死去,而福贵还是活着;家珍陪了福贵一辈子,陪着福贵从一个富家少爷沦落到穷农民,死的时候还是说着“下辈子还是你的女人”的话,有没有下辈子富贵不知道,可福贵知道只有这辈子,他和她一起熬了过来,年轻时百般对不起家珍,便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偿还;有庆渐渐长大了,却死在了前头,有庆跑得快却因此献血送命,有庆如果不死,可能还会是国家级的运动员,还会光着脚拿着家珍给他做的鞋跑在寒冷的路面上,还会跑上几公里路割草喂羊……可是,他死了。

二喜,凤霞,苦根一家的命运同样令人叹息。风风光光的娶亲后,本以为凤霞能过上好日子,可凤霞的因为生下苦根后大出血而死。凤霞的死撕碎了一个家庭的美满,同时也成了压垮家珍的最后一根稻草。二喜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在“保大保小”的问题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凤霞,在他死的那一刻还喊着苦根的名字。苦根曾经也是福贵最后的希望,可最终还是死了,是福贵亲手葬送自己希望,煮了让苦根撑死的豆子。

就这样,在村西,埋葬了福贵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爹,他娘,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还有那个将来的自己。这埋葬的还是福贵一生的寄托,父爱,希望,遗憾……

活着,活着,这本书名叫“活着”,却一直在讲述死亡,作者希望以旁观者的角度向我们传达向死而生。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

活着,“为什么而活?”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人本身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且祝福福贵吧,那个垂暮的孤苦老人,还有另一个福贵,那头老得不成样子的牛,毕竟到最后都还活着……

活着,活着是一段忍受的过程。正如作家周国平所说“人是注定要人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我们经历的苦难都是必然的,没有谁是例外,命只可顺不可逆。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热爱生活。”合上书终将要去面对生活,当你走在遍布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就必须要拨开内心的阴霾,将心口放置在无人伤害的柔软处,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全书中福贵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苦,只是默默的活着。那些痛苦反复着,看似无尽,在了解福贵的同时,对着世界有所恍悟:人活着就是在忍受“生命给予的责任和现实给予的种种心情”。我们活着,喜欢活着的力量,那是一种搏击长空,振翅而飞的力量。我们以坚忍的姿态去接受生活的重压,我们终于明白: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对于福贵,的确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你只有拼尽全力在你那个时代活下去,耐得住时间的山高水长,那么你的确活下来了,很好的活着。一个人活着,活过这一生,步履蹒跚走过红尘,亲身体会时间的漫长与短暂,时间的动荡与宁静。读了《活着》,也就彻彻底底懂了生活,活着就是与命运抗争的力量。没错,活着真好。

当今疫情之下,经济下行,生活的重压随之而来,人们心里充满对明天的不确定。但正如尼采所说:“那些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生活实属不易,时代的压力让人心碎,而生命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承受与坚强,要有力量的活着,用顽强的意志力支撑自己,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武装自己,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待到凛冬换做春光,终是劫波渡尽兄弟在,爱还在。

对于我们来说,活着不仅是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与磨难,也要忍受一切可能出现的混乱与荒唐。黄昏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1187.html

“《活着》丨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活着的读后感

活着的读后感

真正的“活着”初入眼,深刻的黑似乎覆满整个封面,其中的“活着”醒目地立于这深深的绝望中,似负隅抵抗……像往常一样,正准备去搜一下它的读后感,可当在搜索框输上“活着”二字时我选择了删掉。活着此时已在我心中有千斤重,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刚读完内心百感交集,活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在那个年代是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读罢,心中久久无法平静,那战火纷飞的战场,桃园三结义的交情、三英战吕布的团结、火烧赤壁的计谋……都在我的心中浮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也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书中刘备的仁义,曹操的多疑,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智勇,一个个都展现在我的眼前。人们...

郑延济:希望作家多做学校讲座,但不要在学校卖书。

郑延济:希望作家多做学校讲座,但不要在学校卖书。

专访|郑渊洁:希望作家多去学校讲课,但别在学校卖书4月19日,大星文化、作家榜经典文库发布了第13届作家榜,在今年新添加的“童书作家榜”中,排名前三名作家分别为杨红樱、北猫和曹文轩,郑渊洁未在榜。面对网友的质疑,郑渊洁发文章回应称,中国童书销售泡沫极大,且多有“校园卖书”的情况,因而自己主动退出榜单...

读书是需要的,不是包袱,是与书为友,人人乐事

读书是需要的,不是包袱,是与书为友,人人乐事

读书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书,可以让你更加聪慧;书,可以告诉你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读完一本书,就像挖掘出了一片财富。书就像你最最忠诚的朋友,也是一个你的另外一本教科书,书,可以告诉你学习、知识、生活中的启示,书,可以让你知识渊博。书是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美好的心灵;书是一根蜡烛,点燃了人们心中...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草房子》读后感暑假,在母亲的推荐下,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书——《草房子》。《草房子》由9个故事组成,似乎独立成章的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事的一切都围绕桑桑和油麻地展开。桑桑在油麻地调皮捣蛋,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卖铁买鸽子、将柜子改成鸽子的“高级别墅”......但在药寮那一章,...

读后感分享

读后感分享

你要想改变说话没有重点,逻辑。或者想练好写作的话,那你一定要把《结构与思考力》这本书先搞明白。什么,你头疼,不想学!没什么能阻挡你的梦想,除了你自己,你不是说要一辈子写作吗?你写的文字没有逻辑性,况且你不是说,自己不会说话吗?老是 啊,啊的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能让你组织语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