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庄子”的读后感

“庄子”的读后感

3年前 (2023-01-06)读书有感

每每读到庄子的言论,总能使我深思一番,然后醒悟些什么,尤其是对“和”这一方面。

记得曾听花簇幽声,与友手谈两奁乌慧,看玉子音脆。初,我落子咄咄逼人,不加退让,但随一来一往间,局势渐步苍黄。怪我太贪胜。新局,欲缓速攻彼,而大计未成便造反逼,下场与前局无异,皆是我的子颗颗被动,只要对方愿意,分分钟都能结束了此番坐隐。即使敲盘忖度,也无可奈何,依旧茫茫然不知何解。

直至后来闲暇阅了几卷《庄子》,再拈棋时,才若有所思。

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生陵安陵,长水安水,莫不是安时处顺?顺于水与齐俱入与汩偕出是谓命成,这又是否讲究一个无为之和?以和为量,融入环境,才能于环境中纵横:顺从所处之境,与时俱化,无肯专为,也才能不物于物。

于是方知我在棋道一面输得如此彻底。一味的穷追猛打,只是让自己的格局更为支离破碎,棋心散乱。小体怎敌大体,残局那堪圆镜?唯有将自身所有连成一体,贯通一气,融和其中,才最是无懈可击。这终是,要讲究一个“和”字。步步紧逼,不正如那难成大事的独善其身者?贪胜谋彼,还不如顾我争先,逢危保其小棋,还不如弃之转战大局。而这些,又都不如行和之道。

行干和,安干道,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天地两宽。

棋道如此,想来世道也应如此。天地万物相生干世,人与自然便好若纹枰间的黑白二子,人若对自然步步紧逼,则终将会被反噬,倘若人不与自然俱化,固守一端放眼小利,则终将会受到自然的控制,被动前行。而若人与自然作和融于一体,相互包合,两相无事,平和安好。

如此一想,比起输赢,“和”一字才是最为重要。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人博弈,若下得和棋也是知音,要知输赢常在,而知音难求日月交替,昼夜相生,二者互存,并无亏损。况与天为一形全精复,岂不美哉:万物协调

物我相安,岂不妙哉?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和”一字,向来不带强行。

翠叶点馥之春,花木扶疏之夏,落枫雁过之秋,冷雪封天之冬,合乎时宜,顺所自然:山风浩荡,云水清浅,美犹胜画,也不正是因为有意境悠远的和谐?这一切,相交得自然,相处得融洽,不强行,也不僵硬,因此映入眼中,给人的是无端的好看。

庄子一生淡泊,却从不清汤寡水,《庄子》一书深邃,却并非华而不实,一读开阔,二读顿悟,三读坦然。书中思想,一如庄周的风魂,不掺浮华,逍遥自在,其智无端崖而有根基。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道我合一的庄子,想必也有“和”之念。

既爱万物,以与万物和为念,也才方能物我合一,天地无穷。

庄子,美而不自知。甚至也不为人知。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事实上。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何况别人怎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但是他也不逃避语言。他不介意写很多字。他不在意。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孔孟要守护仁义,黑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说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很高的。但我说的庶民,是他的态度。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虽然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但在哪里又有何分别呢?哪里都是无何有之乡。

他逃避着人,但不逃避天。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疑惑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答案我已经渐渐明白了。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他或许已经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秦始皇也是在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斤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快乐。诸侯授予他爵位,他不接受是不愿意接受爵位吗?只是这爵位是人给的,不是天给的而已,既然不是天赐,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更不可能借之拯救世界。他已经看见了未来,所以不接受。庄周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对他而言,放弃拯救,或许比头破血流更为疼痛。他只是无可奈何,遂不在意。

或许有人对此以为不屑一但和平安好世无征战,相信是人人皆向往的。如此,若人与人以和为本,与社会以和为本,明还再有不公不义、厮吵争夺;若人与自然以和为本,与世界以和为本,哪还再有生态失衡、步入沦亡?万物无竟,流水不争。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但也更应是一种常态,无和,无宁。

人生如棋,胜败常有,又何不且以棋道看世,行和之道,并与之俱化,暂搁输赢,取个不断进步的相安逍遥?

和谐世风,谁皆爱之。行和,两安。

《庄子》的读后感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527.html

““庄子”的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作文专题:如何善用读后感

作文专题:如何善用读后感

一篇诗文或一本著作(也包括一部影视作品),我们读过(或看过)之后,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如果我们能坚持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一、认知读后感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

野矢香中篇小说《人生》读后感

野矢香中篇小说《人生》读后感

历经考验抉择 书写完美人生——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读后感檀香居士《人生》是当代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82年在《收获》杂志发表,14.4万字。该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叙述了他两度回乡的人生变化过程,...

哪10本书获得了问诊图书奖?中国图书馆界提出“全民阅读”

哪10本书获得了问诊图书奖?中国图书馆界提出“全民阅读”

▲全国图书馆界联合发布《服务全民阅读 共创美好生活——中国图书馆界4·23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4月23日,在第24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学习强国平台联合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开展的“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在国图艺术...

军校悦读:书如绿叶,静心分享开拓新视野

军校悦读:书如绿叶,静心分享开拓新视野

“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开阔眼界,让心灵变得更加丰盈,还能不断提升思想的境界和高度。或许书中的内容我们不能时时想起,但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改变着你,内化着你的胸襟、能力和厚度,成为你人生底蕴的一部分。当你面对未知和困难时,它就会发挥作用,为你指明一条路或是开启一扇门。书如绿叶...

阅读的六种打开方式

阅读的六种打开方式

  重读传统经典,坚守天地正道作者: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在一个理性构建的时代,我们应当读什么样的书,是今天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每次踏进书店时,便觉得身为作家和学者的多余,因为人类已经有那么多的著作,还会需要我们的作品吗?几乎所有的课题都被人研究过,几乎所有的主题都被人写过。我觉得...

谁说95后贪玩游戏不读书?在网上买书最多的是他们。

谁说95后贪玩游戏不读书?在网上买书最多的是他们。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好书推荐:谁说95后沉溺游戏不读书?天猫数据显示,这届95后很上进,买书最多的人群就是他们。今天,天猫发布《中国人比你想象中爱读书:2019天猫读书报告》。报告显示,95后及00后以近26%的人数占比成为纸质图书主力购买者。一年7本成买书及格线还在吐槽中国人不爱读书?这个结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