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每日读书写作读后感100天,读《毛泽东传》有感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并没有很突出,相反他是一个执拗的人,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我们急于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以谋求达到一种自身所满意的人生状态,可是却几近踏入迷茫。由此求学在于积累,在于融汇,在于不同的知识所产生的的化学反应,而时间则是最好的老师。
何为青年?青年之青在于活力,青年之青在于无畏,青年之青在于懵懂,青年之青在于可以接受一切事物,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这是构建一个人日后思想的关键时期,伟人也不例外。
二、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之所以在中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1.政治上:巴黎和会的失败再次使得泱泱大国颜面尽失(虽然清朝时期有过无数次,但这次不同,这次是“新政府”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将政府的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2.经济上:人们的期望值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新政府并没有在经济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各地民生依旧苦不堪言,并无新气象。
3.文化上:中国最早的一批文人志士的宣传无声无息的已经在老百姓的心中种下了革新的果实,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主体上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这个主体代表新知,代表无畏,且极具号召力,就像一把干枯的稻草遇到一点火星就可燃起熊熊大火。
所以为什么我们现在特别重视青年教育,重视国家主权,因为这是人心,这是国家力量基石。
三、
什么叫人生,什么叫价值?好像只有天知道
我们普通人或许一辈子都无法探知,三十不惑,可我却偏偏不到三十。觉得人生不如意,可又有几个人的人生是如意的,更可笑的是觉得人生不如意的很大因素在于钱的多少,可是没钱却又万万不能,有的人天天都在追寻价值,可是却连价值的影子都抓不到,今年我创办了一家公司,业绩马马虎虎,可是我觉得还这只是敷衍生活,我喜欢读书,所以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读书后写点有感,定个小目标先来一百天。
读毛泽东传尤其是在其青年时期给我冲击力最大,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可谓天之志也。对与人生目标如此的坚定,为了自己心中所谓的“中国”和父亲闹掰,弃学参军,风餐露宿,逃避军阀的追杀,什么都在变但又什么都没变,变得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变的是人生目标。可惜自己学识浅薄,没有更加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最后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这句话涵盖万物,可见决心,何其雄心,何其壮志,可歌可泣!
四、
《中国奇谭》这个小短片最近特别火,由此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那就是困住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困住我们的更多的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所产生的思维模式,中国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好像都教了,教我们要爱我们的国家,孝敬父母,热爱我们的工作等等这些都没有问题,是很正确的价值观,但却没有教到底什么是人生价值,在问题的发生后如何做出正确的取舍。我们总是在利益冲突时做取舍,比如你大学毕业喜欢创业你的父母告诉你不稳定,要考一个公务员,你不知道何为人生价值,所以你做了让步,你考了公务员,可是去了发现你做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觉得你被欺骗了。所以你的这些思想哪来的?不就是你十年如一日学到的吗?为什么你会让步?因为你学的知识里就是要孝敬父母,多听从父母的意见,还有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除了课本的东西,其他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所以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困住我们的其实是你无法撼动的,因为困住你的是思想。我们只能感慨,却无法改变。要想真的改变,你可以多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接触更多不同的思想。
很多人总是想世上有没有公平正义,我只能说你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否定了他的存在,因为公平正义是你自己争取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争”的是什么?不就是公平正义吗?历代变法不就是给平凡的人很多的生存空间(相对公平正义),毛泽东反对腐朽文化,反对妇女的不等地位就是在争,当然你说伟人自己努力可以吗?答案是当然不可以。必须有更多的人加入才可以,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群众效应,问题才会得到当权者和更多人思考。有一句话叫做“你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追求公平正义一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阻碍,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尝试,第一次你可以做一个小小的试验,然后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所有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前提就是公平正义只是相对的,然后就是必须要争!
五、
毛泽东传已经读完了,总的来说写一篇读后感吧!写这篇文章前很纠结,首先是觉得自己好像不太够格,其次是他太过敏感,不过书籍的作用就是用来传递以及交流的,此文章仅代表自己的看法,如有其他看法欢迎指导。
要写毛泽东你就不得不写中国人民,要写毛泽东你就不得不写中国历史,要写毛泽东你就不得不写他自己,要写毛泽东你就不得不写你自己。
1893-1927年的中国人民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觉得最好的例子或许是毛泽东的父亲,他勤劳、精明、固执、节俭、迂腐,这个时期的广大人民群众,每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的甚至没有自己的土地)辛苦的劳作,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换取却换来了微薄的收入,再通过精明的计算以此来保证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他们不太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干扰,因为那会受到同村人的“取笑”,因此会显的自己并不是那么合群,正是因为这样, 这个庞大的群体一直没有受到革命团体的重视,因为他们太过于低调以至于显得那么渺小,而毛泽东的童年经历使得他对这群人有不同的见地,尽管此时的他并没有察觉,但却为“农村包围城市”埋下伏笔。
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迭大部分都体现在浩浩荡荡的人民运动而人民运动是一个王朝兴衰的指南针。5000年的中华历史虽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其中大多数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而鸦片战争后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受到了一个在当时比我们先进几十倍的敌人,他们有洋枪洋炮,有先进的制度,有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优势,有更加先进的理论指导。是的,我们被打败了,并且我们让一个曾经向我们俯首称臣的弹丸小国日本侮辱至极,竟然宣称三个月内要完成对中国的侵略,虽然可笑,但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可悲之极。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好学、激进、迷茫、自立、较真,毛泽东的家庭相对来说比较富裕,但毛泽东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按照父亲的意愿来度过自己的一生,他希望自己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去读书,但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所以他通过借款的方式筹集到自己人生的第一笔学费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但是他却在中途选择参军报国,然后流荡社会,但请不要认为他在玩乐,因为他在用自己不太成熟的方式救中国,虽然他并没有成功,但是正是因为自己的折腾,他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人,参加了很多活动,这对他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年时期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自信、坚韧、好学、亲和、谦虚、成熟,中年时期的毛泽东最为使人羡慕,在寻找救国之路上的毛泽东充满干劲,善于思考总结,对于困难既不悲观也不让乐观,而是理性的看待,对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也有自己的见地,那就是走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它并不同于苏联,也不同于其他国家,它坚持到一线人民群众中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晚年不予置评)
写我们自己,则是因为毛泽东的一生也是我们的一生,青年的我们,迷茫、激进、较真、勇敢,中年的我们,坚韧、好学、成熟,而我们也始终在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我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塑造出现在的我们,虽然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但我们和这个国家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我们也曾因为反对父亲的某一指令而受到惩罚,我们也曾犯过错误,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我们想要的人生,我们也曾立下豪言壮志,我们和伟人一样,伟人也和我们一样。变得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定力,或许是因为我们内心不够强大,或许是因为父亲的阻挠,或许是自己所认为的现实太过残酷,我们放弃了自我。
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我读毛泽东传最后却写了一些毫不相干的东西,其实我想说,读毛泽东传最后给我脑海里留下最深刻的东西就是这些使我最为印象深刻,我们人的一辈子就是有功有过,你应该理性看待,好的地方应该继续发扬,不好的也就应该受到批评指正。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以及人民所做出的一切牺牲和取得的一切胜利,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骄傲和敬佩,缅怀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的诗非常不错,希望有机会自己可以研究一下。
六、
如果我在本应该狂妄的年纪失去双腿我会怎样?我或许会夙夜饮酒,又或许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又或许我也会自己找一个像地坛那样的别样洞天,而在那里自娱自乐,以此来度过这段灰暗的时光,找寻生活里唯一的光亮,给自己寻找继续出发的理由!我会摇着我的轮椅,向那片我不熟悉的天地里探索我此刻生命中唯一的乐趣,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绝不会去寻求“死神”合群,因为那对我来说太可怕,我有一万种想法在大脑里飞速飘过,但就是没有这个念头,因为我还有父母,还有姐姐,有童年的玩伴,有读书时的朋友,他们都是我对世俗的不舍,当然还有那虚幻的未来的不舍,即使我会因为丢死双腿而找不到工作,让父母为之伤心的躯干,也会因为自己的不完整而没有勇气对我喜欢的女孩表白,但对我来说生的希望依旧浓烈,依旧渴望。我可能会去云南的一个小镇,我会在那里品唔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会在麦田里舒舒服服的感受阳光的抚摸,和风带给我的勇气。
可是我现在拥有双腿,但我却无法去做这些我想去做的事,人真是奇怪。我依旧活在自己的世俗里,丢失双腿的我反而却充满了勇气,没有了羁绊,给了我更多认真生活的勇气,因为这给了我和世俗说不的勇气。人生可悲却又可喜,我依旧要继续生活,反复思考。
头条作者:二十二华生,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