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事内》读后感-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
花了一个月时间,在地铁上、公交上挤出了13个小时,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是我今年读的最慢最细的一本书,也是收获最大的三本书之一。
看书时心潮澎湃,千句万句话在嘴边仿佛喷薄而出,看完后反倒平静如水,不知该从何下笔。
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转移支付、债务风险、供给侧改革、双循环,这些曾经空洞的概念现在具像化了,甚至像放电影一般在我眼前浮现。这些重大的改革,可以说是大刀阔斧,也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但不管是什么,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巴菲特曾说:“永远不要做空美国。”
兰小欢也说:“我的乐观来自于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
恰逢在黑暗时刻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便现在各种事情蜂拥而至,很多人有苦难言,好似黑云压城,我却依然相信我们会走出来,并且走向美好的未来。
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所以我们到底是要做一个正确的loser,还是一个成功的winner?个人也许还有的选,但历史和人民只会选第二种。
所以我们无需悲观,因为我们选来选去,最后总会选择出那一条道路,一条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路,一条重人轻土地的路,一条法治越来越健全的路,一条富强繁荣的路。
而就像本书的最后一句,生活过的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都宏伟。所以不论怎样,不论天多昏,地多暗,乐观的活下去,凭借千年的韧劲,我们一定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