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2年前 (2023-02-06)读书有感

1、《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小说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背景,围绕四个俄国贵族家庭展开叙述,全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广阔图景。小说通过对宏大战争的描述, 表现了托尔斯泰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俄国人民保卫祖国英勇精神的赞扬。同时,五百多位纤毫毕现的人物穿插其中,形象生动,性格立体, 富有代表性, 充分展现整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以及当时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家国情怀。

列宁评价《战争与和平》是“了不起的巨著”。 英国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曾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推选《战争与和平》。”

我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把34页的序看完,真的太不容易了。

这34页介绍了作者生平,有过那些著名的作品,还有就是这本书在俄罗斯小说史上的作用,也介绍了这本书的创作过程。

当然,更加不能不提这本书叙事风格,第一,独特的叙述力量,作者关注于生活细节,用细节来填补人物肉体,让人物很加饱满,当然是书里所有人物。第二,双曲线的叙事线条,用两条故事线来表现个人和民众,让小说层次一下子拔高很多。第三,哲学论文的插入,让故事背景更加宏大,更有层次感。

这本书对于人物性格塑造非常成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还有时间感。对于外貌的特征描写,着重与重复,让读者更加明白人物特征,加强读者记忆。人物除了性格、外貌,还有内心。这个才是最难描写了,人的心灵是跟复杂的,而作者能根据事件发生的过程,让人物的心理跟着变化,作者在这一方面对于人物刻画是跟厉害的。

这本书,很多名人都认为是史诗性家庭小说的巅峰。所以,我很担心,因为历史文化,语言环境,还有思维方式不同,我无法领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试着看一看,到底能不能把这本书看下去,多去看看作者如何刻画一个人物,安排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加油吧。

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我每次读《战争与和平》,都废书而叹,感叹俄罗斯作家的幽默,当然美国作家欧亨利也幽默,做过水手,卖过水果,18几几年的人,警察与赞美诗,写的那么幽默,百读不厌。

但是,战争与和平写到战争的痛苦,我看不下去,当年前苏联和德国奥地利联手,要干掉拿破仑,但是,前苏联沙俄时代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荣,战争与和平的开头就写了很多法语,俄罗斯作家引经据典很厉害,随便引用圣经的故事,这契和西方人的传统。

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世界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世界名著,我想自己年轻时是看不了的。托翁对很多事情的大段深入透彻的大段议论,是他思想的重要呈现。他对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多方位塑造,又是了解人性的难得机会。

还有虽是翻译作品,依然能被优美的语言感染,大段环境描写,动辄排比句的运用。

托翁是照亮俄罗斯文学的太阳。

4、《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人们讨厌战争,期望和平。”[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赞][赞][赞]

在某度世界名著排行榜上,《战争与和平》位居榜首,想必两个对立面一定会激荡出数不清的动人故事来。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书中叙述了俄国人在抵抗法国侵略的保卫战中发生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故事。有热血,有柔情;有冷酷,有和煦;有英雄,有懦夫……

总之,所有战争中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所幸,俄国人民奋起的正义之战最终换来了胜利,赶跑了拿破仑的虎狼之辈,赢得了和平。

5、《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只所以那么成功,因为他描写的战争场面都来自真实历史。为把1805年到1820年俄国社会面貌展现得丰满真实,1862年,托尔斯泰花2000卢布,收购《莫斯科消息报》创刊以来的全套报纸及副刊,因为这份报纸刊登了战争的全过程。当时,2000卢布可是笔巨款,用巨款收集一套陈年旧报,许多人都觉得这个贵族富豪是被钱烧坏了脑子。

书中,特别是俄国1812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包括波罗金诺会战等宏大场面,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再加上托尔斯泰1855年,曾作为一名青年军官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他把具体的历史史料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艺术地再现在了《战争与和平》中,因此,一经出版即引起巨大轰动。

托尔斯泰有着极高的文学艺术造诣,也是位理想主义者,他极力主张放弃贵族生活方式和财产,与家人特别是妻子产生了激烈矛盾,1910年,托尔斯泰已82岁高龄时,倔强地独自离家出走,途中,深秋的寒意使他因寒而病,最终不治而逝,一代文豪自此陨落。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937.html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妈妈”读后感

“妈妈”读后感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妈妈》很简单的两个字,就是这两个朴素的字就能引发我们看这部电影的兴趣这部电影讲了一位八九十岁的妈妈照顾一位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女儿,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人,两人相依为命。妈妈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很厉害的文科老师,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老师,但气质从不败美人,她仍然很漂亮;女儿也是一位大...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部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险记。他们必须坚强得跨越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顺利取得真经,普渡众生。在这取经途中,妖魔鬼怪会处处刁难着他们,艰难险阻会时刻伴随着他们,是什么让他们最终战胜一切,取得真经呢?是团结!是四个人的团结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是四份力量的融合让他们不畏艰险,战胜重重困难...

推荐好书--“心法”读后感

推荐好书--“心法”读后感

《心法》黑龙江海天庆城律师事务所2022年8月24日,著名企业家、京瓷名誉会长“阿米巴之父”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从创造传奇到成为传奇,稻盛和夫为世界商界留下了无数的经营哲学与人生智慧。《心法》——稻盛和夫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

“读后感”

“读后感”

今天,是2020年11月13日,我病快40天了,稍好些,打开手机,阅读作者刘継兴写的文章,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文章读后感。过去读过多次,每一次都有感动,可今天,最大的感动,是对毛主席伟大胸怀的二点感动:一,毛主席秘书叶子龙递给毛主席毛岸英牺牲电报情形的感动。1951年元旦过后一天,叶子龙将周总理...

红色经典|星火可裸--“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色经典|星火可裸--“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色革命,开启中国新篇章。追随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足迹”,感悟《红星照耀中国》,揭开国民革命时期迷雾背后的真相。作者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真实感知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读完此书,我深深地被红军中的“红小鬼”感动了...

读这本书比读一万本书好?收获满满。

读这本书比读一万本书好?收获满满。

成年人必读的一本书,六经之首。有一句话说“成事者,无不读《易经》。”我们经常会在日历、老黄历还有一些枯燥的风水书上看到周易,上有乾,下有坤,10天干12地支,一个甲子轮回。周易自古至今一直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倡导多读经典,引经据典。“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这句话出自《易经》,原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