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海边的卡夫卡想表达什么(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海边的卡夫卡想表达什么(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1周前 (09-01)读书有感

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海边的卡夫卡想表达什么(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先生的一部名作,本书在现实与虚幻的场景反复交换中讲述的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在其幼年时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为了逃避这种生活离家出走,决心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这样一个故事。

本书以两条平行线索展开故事。第一条线索,写家住东京中野区的15岁少年田村卡夫卡,4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预言他将杀父、与母亲发生性关系。为逃避这个诅咒,他只身出走来到四国的甲村图书馆,馆长佐伯是个50岁的高雅的女士,管理员大岛是个优雅博学的“男士”(其实生理上是女性,实际又是无性人)。佐伯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友,在她20岁时死了,那以后她的心也死了,在外面漂流多年,调查遭雷击的人,最后回到老家,主管这个私家图书馆(原来是她男友的家)。少年想到父亲曾遭雷击,怀疑佐伯是自己的母亲。第二条线索,写弱智老人中田住在东京中野区,因能与猫讲话,被一个自称“琼尼·沃克”的人叫去,此人说他要收集猫的灵魂做一支宇宙般大的笛子,并当着中田的面肢解猫,受到刺激的中田杀死“琼尼·沃克”逃亡……然而,这两条线索又是通过中田杀死卡夫卡君的父亲从而完成卡夫卡君父亲的诅咒结合到一起。

书中田村卡夫卡君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家出走,投入到波涛汹涌的成人世界,那里有企图伤害他的力量,那种力量有时在现实生活中。例如,他得尽量找到藏身之处以免被遣送回校;有时,又来自现实之外,例如父亲的诅咒,青春期的困惑,对佐伯的迷恋。与此同时,又有许多人愿意拯救或结果上拯救他的灵魂。例如樱花对他亲人般的照料,大岛对他人生困惑时的引导。最后卡夫卡还是在母亲的支持下回到学校,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在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中,田村卡夫卡终于还是渐渐成熟,他终于还是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青年”。

《海边的卡夫卡》除了讲述一个故事,还给我颇多感受:

1、青年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注。15岁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产生朦胧的爱情观,虽然诧异于文中少年的好奇心,但是也能理解他对异性(樱花、佐伯)的好感。这时的青年需要家庭和社会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2、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书中的卡夫卡是一个家庭破碎背景下的牺牲品,中田是一个失去记忆,丧失读书识字能力的人,而大岛也是一个怪人,心理上向往男人而生理上偏偏是为女人,患有罕见的血友病。书中卡夫卡以及他遇见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缺陷的人。他们都需要勇敢地面对,因为我们不能以一种遗忘的形式逃避生活。生命是一种累,生命也许怎么样都是乱七八糟,但生命的意义即在于此。经历的也许是一种痛苦,但是如果没有经历,抹去所有的经历和回忆,让过去成为空白,生命就会以白开水的状态经行,只是吃着睡着,即使可以永远十五岁,也无异于死亡。最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卡夫卡勇敢地走出了避世的桃园,选择了正视生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候活着比死还难,卡夫卡有母亲要他永远记着他为支撑,回到现实生活中,并将迎接新的世界,做个最顽强的十五岁青年。和文章最初写的遥相呼应“命运就像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地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3、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的更多。卡夫卡在外漂泊,但是他不是一个人,他遇到了樱花、大岛、佐伯…..他们,无疑都是好人。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让卡夫卡解开了青春期的疑惑,让他懂得了什么事真爱,让他感受到了爱,懂得了感恩…….卡夫卡在回学校前说过“无论对我还是你,唯独这图书馆不是任何隐喻”不管我们能不能理解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至少值得我们思考一番,也透露出卡夫卡已经开始成熟,正是因为经历了,它才开始懂得了。年轻人拥有无穷的青春活力,我们应该趁早去探索自然,去接触社会;

我对卡夫卡的经历感到庆幸,因为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毕竟还是回到了学校,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也许他或者帮助过他的人的十五岁的经历跟我们会类似,但是我们在面对这样的经历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十五岁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好奇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和指导,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一生。

这是我对《海边的卡夫卡》的一点个人感受,有不好之处还望指出。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509/7423.html

“海边的卡夫卡想表达什么(读《海边的卡夫卡》有感)” 的相关文章

书评与读后感

书评与读后感

今天一口气解锁了六节小课,是关于“书评”的。学习起来也不累,而且很喜欢。果然在喜欢面前,一切也没那么生涩难懂了。没学习之前,我觉得“书评”是对一本书进行评论,和读后感差不多。学习了之后发现有很大区别的。“书评”是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在作者、书籍、读者三者之间构建信息互通的桥梁。它的最大作用是传递三...

小学生原创作文“与时间赛跑--”匆匆读“有感”,写得很精彩

小学生原创作文“与时间赛跑--”匆匆读“有感”,写得很精彩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是我读完朱自清的《匆匆》后最真实的感受。《匆匆》这篇散文的内容和语句像诗一样美,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对时间飞速流逝的感慨。日子从我们平常生活里的各种事情中流过,像被人偷走了,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中,无声无息,无法阻挡。平时,我不会刻意珍惜时间,感受不到它的...

吴伟观察|企业家精神与医学守正创新--韩启德老师“医学的温度”读后感

吴伟观察|企业家精神与医学守正创新--韩启德老师“医学的温度”读后感

张宇伟/文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在其著名书籍《思维方式》(Modes of Thought)中写道:“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要有重要性感受”。重要性感受、多维度理解、有哲理表达,这正是韩启德老师2020年1...

豆豆三部曲“背叛”读后感

豆豆三部曲“背叛”读后感

这本书评写完,三部曲的书评就都写完了。作者:豆豆,女,中文名:李雪。生于1970年,工人,高中文化。1997年完成《背叛》,2005年完成《遥远的救世主》,2011年完成《天幕红尘》,俗称豆豆三部曲。作者为人低调到你想象不到。仅有两次小范围的露面。一次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的改编,一次是一个...

银灵随笔|紧扣命运之喉--“人世界”读后感

银灵随笔|紧扣命运之喉--“人世界”读后感

芳华艺廊|麦秸画 作者:刘晓媛,爱好传统文化,70后,原大连出版社副编审,现已退休。扼住命运的咽喉——《人世间》读后感作者:王旭作者介绍:王旭,陕西省作协,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辞赋社等会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贝多芬曾这样...

中考考试准备一定要看!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艾青诗仙”为例。

中考考试准备一定要看!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艾青诗仙”为例。

在中考语文中,“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经常被提及,那么,读后感应该怎样写呢?老师规整了各个年级优秀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关注“小淘爱学习”,快乐学习,快速提高!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读后感一、《艾青诗选》读后感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