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3年前 (2023-01-17)为何读书
看到人类幸福史迹就是痛苦和无聊“这句话,你会有一种抽象感,它本能地帮助我们选择游戏。”因此,我们通过这些休闲也不能长久地获得快乐。我们可以在某个时刻看到自己虚度光阴,身边的朋友、亲人都成就了。这个目标能否帮助我们消除虚度的失落感、挫折感?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自学Pr,但当我看着无聊无聊的PC上的Pr教程时,我发现每天教程视频的进展栏都没有停止。我认识了“故意练习”这本书。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了,也并不局限于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书籍学习了,现在的我们不管休息多久,都要拿出手机打开APP刷着视频,看着网络段子,消化着网络上的碎片信息,成为了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道理懂一大堆,当到实际行动上现实结果中,却成了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我在网络上也学习了很多知识,比如:哈佛大学公开课(积极心理学)、Pr、Ps、弹吉他、拉片等等,所以,我并不是一口否决网络上所有的信息,也要分情况。

国外著名作家德叔华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人类幸福的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当我们远离其中一个死敌时,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可能大家看到这句话会感到抽象,我用自身所学带大家理解一下,在作者的年代中,人们的痛苦多大集中在“痛苦”一端(用体力劳动消耗生命),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痛苦已逐渐倾向于“无聊”这端,如今我们的生活物质以及信息相当丰富,我们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自由的时间和空闲时间越来越多。

前几篇文章,我也曾讲过,我们大脑的本性就是“趋易避难”,它会本能的帮我们选择游戏,短视频,追剧等娱乐作为消遣方式,但这种消遣方式无法为我们创造价值,带来成就,所以我们也无法通过这些消遣方式获得长久的快乐,而我们也会在某一时刻感到自己在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并且看到身边的朋友、亲人都成就满满,再想到自己,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挫败感。

那我们应该怎么摆脱这两个痛苦呢?那就是在自己空余的时间为自己寻找,设立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排出虚度光阴的失落感、挫败感,在不经意之间创造成就,成就自己,回想起我真正意义上的看书是在2022年的4月份,时下我正经历着工作上的挫折,每天的心情糟透了,日复一日,那时自己有了微弱的学习意识,便买了笔记本电脑自学Pr,但看着电脑上那无聊的、乏味的Pr教程,那刻,我认为我骨子里的DNA被唤醒了,背靠椅子,头朝天花板,睡着了,那时候我还是很佩服自己的脖颈的。

过了一个星期,我猛然惊醒,发觉每天教程视频的进度条没停过,但第二天就要把进度条往回调整3米!那时在机缘巧合下,我得知了《刻意练习》这本书,于是便迫不及待的买到了手中,心中暗自窃喜:“有了《刻意练习》这把利刃,我害怕你小小的DNA唤醒术不成?在我打开书的世界后,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我居然还依稀记得我坐在后面的几排,是老师眼中的差学生,随后我便看到了我自己,是的,我又睡着了并且还做梦了,“兵器”还掉到了地上,不过这次不同了,我有了些许的进步,这次我是趴在桌子上睡着的,相对于背靠椅子,头朝天花板而言,我的脖颈终于不用再承受它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酸爽”了,没错这就是所谓的些许进步。

就这样,这本书我看了将近半年,你们看到这里一定觉得,哇塞,一本书你居然看了半年!!!你对于这本书一定“吃”透了吧?!当然,我对《刻意练习》这本书封面上的四个大字(刻意练习)“吃”的特别透,我不仅能够用汉语写出来,甚至可以用拼音字母拼写出来,那你们又有疑惑了,那我这半年的《刻意练习》是怎么看的?难道只看封面?还是怕睡觉时口水浸透了还要拿去晒,怕麻烦?其实我当时并没有很强的注意力,并且有一部分时间是“装样子”,现在用一个词语来解释就是陷入了假努力的陷阱,

直到2022年的10月份,我在看第二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时,让我好奇的打开了书中世界的大门,尽管这大门后面还是一片混沌,我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出生在那般家庭的女孩,居然靠着自身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没想到看书也可以像听故事,追剧那般有趣,到现在为止已经读完了五本书。

说到这里,我其实欠《认知觉醒》《认知驱动》作者周岭前辈一句感谢,感谢您,周岭前辈,是您把我门后的混沌变得渐渐清晰,也是看完这两本书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自己写文章,草稿一边,正文一边,电子档审阅一边,从一开始的“唤醒DNA”到如今的享受读书,热爱读书,大家一定想知道我为何改变如此这般,从普通到路人口中的“自律”诚然,我现在也并不算自律,准确来说这是我的习惯。下面我就用我与周岭前辈思想交流学习后所学所知为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首先,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想结交优秀的人,出生在生活环境好的家庭,当然,这种情况除非我们的运气真的好到爆炸,不然想达成以上的愿望,成本非常高,但是读书的成本很低;其次,如果我们无法在一个好的环境内,自身也无法改变现状时,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的环境,与作者对话,学习作者的所知所学以及思想,从而进入书中的世界;再者,我们大多每天生活的环境大多一样,工作、生活、学习,时间长了,难免会感觉乏味,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新的刺激。

而读书就不同了,我们每读一本书,我们就能感受到每本书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经历,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我们的生活,弥补我们现实中的不足;然后,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锻鍊多维度多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处理事情的逻辑清晰了,见识更广了;最后读书还可以提高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度,例如今天早上有几只麻雀来到了我家的栏杆上,如果换成平常我最多看一眼就接着忙自己的事情了,但今天我看到三两只麻雀在那里尽情玩耍,我心中不由得充满阳光。

读书不分年龄,只要你想做,当下行动就是最好的时刻。难道等到我们老了,孩子成家工作了,孙子孙女上学了,我们与爱人“大眼瞪小眼”吗?又或者像我那时“背靠椅子,头朝天花板”吗?我们这一生,总要让自己主动做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读书又或者是其他,短暂的混沌时刻,“背靠椅子,头朝天花板”是可以的,我们又不是圣人,每本书,每篇文章能改变的只是你的思维,但做到却是需要自己努力的,接受平凡的自己,但绝不能接受平凡堕落的自己。

这里借用周岭前辈书的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这篇文章无意给大家制造焦虑,我对“普通”并不排斥,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有一些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我们的普通是混沌,懒惰或从未努力,那这种普通是不可取的;如果努力了但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那即便普通,我们也能欣然接受,如果一个人努力了,右侧成果后,还愿回归普通,那他(她)一定会更幸福,因为他(她)有更多的选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2195.html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的相关文章

早起坚持读书的宝妈6(小结:写作的好处)

早起坚持读书的宝妈6(小结:写作的好处)

写了五篇早起读书文章了,展现量和阅读量都不高,也许是我有些自嗨,把自己感觉有用的分享了出去,可并不是大家需要或感兴趣的,就当做是自己写的读书笔记吧。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因为每天写一篇文章的好处挺多的。(一)可以督促我每天早上坚持读书。读书的好处我就不啰嗦了,可现实是我们是否有时间、能否沉下心来去读。...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书有什么好处?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书有什么好处?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要多读书当我可以看一段总结式的视频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费劲的去读一本书呢好吧,你说的没错这样做你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而且这样做也没什么错然而读书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你不能只通过看视频来锻鍊你的身体所以让我们直接面对事实吧阅读能提高你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阅读就像跑步或听音乐一样可以是一种冥想...

每天我们强调要多读书,读那么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真出乎意料。

每天我们强调要多读书,读那么多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真出乎意料。

董卿曾说过,读书的“用”不在眼前和当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潜移默化,悄悄对你的生活和环境发生作用,并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对此,我并不是很认同;董卿将读书的好处说得有点脱离了地气,那些所谓的诗歌文学类读书是潜移默化般地改造一个人;而其他方面的读书有些是立竿见影的,更多带来的改变还是清晰可见的。往往...

阅读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的作用是什么?

随着年龄增大,这几年开始认真读书,基本每年在40本左右,有历史、文学、财经、教育、人物传记等,但实际生活中工作没有起色,孩子教育的也不好,自己的文学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有时会自我怀疑: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心][心]4月23日世界第27个读书日,纸质的书没买也没读,头条看了些文章,快速阅览了《人生心理学》,也算不辜负这个读书日,并记下些关于读书随想,勉励自己读好书。[心][心]读书是最体面的休闲,但凡有空有心,整起一本体面的书,管它有用无用,管它读多读少,管它读快读慢,对自己或是外人,都是种非常好的...

阅读的好处:促进写作,提振心境,揭示事理。

阅读的好处:促进写作,提振心境,揭示事理。

时间过得真快,三周的读书营很快就结束了,又到了复盘的时候。7月份的读书营,我有三大收获。01.每天坚持读书,完成读书笔记这个月我一直忙着照顾生病的父母,白天的时间一般都被琐碎的事情占满了,晚上等他们入睡后我才开始读书写作。即使这样,我也会按时完成每天的读书写作任务。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既然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