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3年前 (2023-01-05)为何读书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许多场合都分享过他读书的故事和心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讲述,感受书籍的力量。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1.读新华字典:一点一滴积累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2.读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

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3.读《共产党宣言》: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我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4.读莎士比亚:思考“生存还是毁灭”

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5.读贾大山的小说:常常被其描述和构思所折服

原来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作为一名作家,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他率真善良、恩怨分明、才华横溢、析理透澈。对人们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往往有自己精辟独到、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他更没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6.读“三言”: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文革”时,我们家搬到中央党校住。按当时的要求,中央党校需要把书全集中在科学会堂里,负责装车的师傅都认识我,他们请我一起搬书。搬书的过程中,我就挑一部分留下来看。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三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7.读《当代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

我很喜欢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说英雄,谁是英雄啊?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当时,在梁家河的山沟里看这本书,那种感受很强烈。

8.读《老人与海》:描述的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就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我去过古巴两次,第一次是在福建工作时去的。我说,我们找找海明威当年写作的那个遗址吧。后来,到了他写《老人与海》的那个栈桥边,场景和小说中的一模一样,几个黑人孩子在那儿戏水,旁边有一家酒店,这个酒店是他写作的地方。我们专门在那儿吃了一顿饭。第二次去古巴的时候,我已经是国家副主席,他们听说我想了解海明威,就带我到了城里面一个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他曾经在那个酒吧里写作。海明威最爱喝的一种饮料叫“莫希托”,是用朗姆酒配薄荷叶,再加冰块和白糖制成的。《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9.读《怎么办?》:学主人公锻鍊毅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他的作品给我们不少启迪。他的《怎么办?》我是在梁家河窑洞里读的,当时在心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书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甚至睡在钉板床上,扎得浑身是血。那时候,我们觉得锻鍊毅力就得这么炼,干脆也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一到下雨下雪天,我们就出去摸爬滚打,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

10.读《浮士德》:想象力很丰富

歌德的《浮士德》这本书,我是在上山下乡时,从30里外的一个知青那儿借来的。他是北京五十七中的学生,老是在我面前吹牛,说他有《浮士德》。我就去找他,说借我看看吧,我肯定还你。当时,我看了也是爱不释手。后来他等急了,一到赶集的时候,就通过别人传话,要我把书给捎回去。过了一段时间,他还是不放心,又专门走了30里路来取这本书。我说,你还真是到家门口来到书了,那我还给你吧。《浮士德》确实不太好读,想象力很丰富。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11.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12.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

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13. 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对所读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在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377.html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的相关文章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读书?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读书?

我常常感觉到内心困惑,心里空虚寂寞冷,想了想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大脑没东西才会空虚,大脑如果不想一点点东西那和猪有什么区别,吃了睡,睡了吃,创造的价值是什么?除了创造大便没任何创造了。猪吃了睡,睡了吃还有价值毕竟人们还可以把猪杀了吃肉,那人呢?什么价值,什么观点,什么立场,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的作用有多大,比较孙卓买姐和亲姐,你会发现差异原来那么大。

阅读的作用有多大,比较孙卓买姐和亲姐,你会发现差异原来那么大。

教育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教育得好,那么孩子也会比较听话。家长也会减少一些烦恼。而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到了青春期总是会有叛逆的时候,总是会有不听话的时候,对于父母而言就需要注意好自己的教育方式,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的孩子都应该讲究好方式。前段时间网络上关于孙卓的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最好的答案就在这里。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最好的答案就在这里。

-这是我的第149篇原创-嗨!艾瑞巴蒂!我是艺荷。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全世界瞩目,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有时一本好书甚至能改变人的命运。但是,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现代,「三分钟解构一本书」的视频文章比比皆是,大家追求的不再是细水长流和深入探究。知乎上有人在问:人为什么要读...

为什么人应该多读书?这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答案。

为什么人应该多读书?这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答案。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选择”塑造出来的。“选择”这个动作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在“选择后”,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各种未知的结果,而这往往会让人心生恐惧。中国古代有个特别招黑的思想家,叫“杨朱”,不仅干过不少极端的事,还曾经被孔子斥为“禽兽”。据说有一次,他在遇到一个岔路口时突然放声大哭说:我这半步踏出去,就...

人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上篇

人为什么读书,读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上篇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一点都不假。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渊博,使我们的内心变得深沉,在面对生活和社会时,他们会有自己的处世之道,能够看清一切。如今,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在呼吁人们多读一些好书。而事实也证实了,阅读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候,我们看完一部电影,玩一次游戏,只是让我们觉得很刺激...

世界读书日:感受中文的力量

世界读书日:感受中文的力量

我们特别邀请了海外汉语学习者和中国留学生,为大家介绍了印象深刻的中文书籍,阅读百科全书学习中文的金贤俊(10)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中,“DK博物大百科”是我最爱读的中文书,经常缠着妈妈读这本书。(来自丹麦的)要问问别人喜欢什么肉(6岁)我最近学了汉语拼音。我最喜欢的还是“谁喜欢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