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3年前 (2023-01-05)为何读书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许多场合都分享过他读书的故事和心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讲述,感受书籍的力量。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1.读新华字典:一点一滴积累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2.读马列著作: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

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3.读《共产党宣言》: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

《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我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4.读莎士比亚:思考“生存还是毁灭”

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5.读贾大山的小说:常常被其描述和构思所折服

原来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作为一名作家,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他率真善良、恩怨分明、才华横溢、析理透澈。对人们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往往有自己精辟独到、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他更没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6.读“三言”: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文革”时,我们家搬到中央党校住。按当时的要求,中央党校需要把书全集中在科学会堂里,负责装车的师傅都认识我,他们请我一起搬书。搬书的过程中,我就挑一部分留下来看。那段时间,我天天在那儿翻看“三言”(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7.读《当代英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

我很喜欢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说英雄,谁是英雄啊?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当时,在梁家河的山沟里看这本书,那种感受很强烈。

8.读《老人与海》:描述的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我就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

我去过古巴两次,第一次是在福建工作时去的。我说,我们找找海明威当年写作的那个遗址吧。后来,到了他写《老人与海》的那个栈桥边,场景和小说中的一模一样,几个黑人孩子在那儿戏水,旁边有一家酒店,这个酒店是他写作的地方。我们专门在那儿吃了一顿饭。第二次去古巴的时候,我已经是国家副主席,他们听说我想了解海明威,就带我到了城里面一个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他曾经在那个酒吧里写作。海明威最爱喝的一种饮料叫“莫希托”,是用朗姆酒配薄荷叶,再加冰块和白糖制成的。《老人与海》描述的那种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9.读《怎么办?》:学主人公锻鍊毅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民主主义革命者,他的作品给我们不少启迪。他的《怎么办?》我是在梁家河窑洞里读的,当时在心中引起了很大震动。书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甚至睡在钉板床上,扎得浑身是血。那时候,我们觉得锻鍊毅力就得这么炼,干脆也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一到下雨下雪天,我们就出去摸爬滚打,下雨的时候去淋雨,下雪的时候去搓雪,在井台边洗冷水澡,都是受这本书的影响。

10.读《浮士德》:想象力很丰富

歌德的《浮士德》这本书,我是在上山下乡时,从30里外的一个知青那儿借来的。他是北京五十七中的学生,老是在我面前吹牛,说他有《浮士德》。我就去找他,说借我看看吧,我肯定还你。当时,我看了也是爱不释手。后来他等急了,一到赶集的时候,就通过别人传话,要我把书给捎回去。过了一段时间,他还是不放心,又专门走了30里路来取这本书。我说,你还真是到家门口来到书了,那我还给你吧。《浮士德》确实不太好读,想象力很丰富。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11.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12.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

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13. 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对所读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在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377.html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 的相关文章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书,是我们的灵魂,是生活的阶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大都是从书中学习而来的,它不但是我们的引路人,还是我们人生的追梦人。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素质。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都透露着谈吐文雅大方。读书能治愈心灵,让你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好好说话,与人和谐相处。读书能让你拥...

互联网时代也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

互联网时代也要读书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呢?

这里说的读书不是指应试教育,而是说在工作生活之余的阅读,更多偏向于看似“无用”的阅读。我本人是一个误打误撞获得阅读习惯的人。父亲是语文教师,尽管他本人表现出对自己职业的蔑视,但是那股“酸腐气”还是波及到了我。然后就是寒窗苦读,高中时候的压抑沉闷,大学时的孤独贫寒,莫名其妙地获得写作的自信,读书也就成...

北大校长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

北大校长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

你知道当下国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吗?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某种力量裹挟着,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思考一样东西。绝大多数人的目标也变成了赚钱。刘强东对于赚钱有这样一段表述:在中国,赚了钱就是大爷。有了钱就是牛。只要能赚到钱,立马就变成神人了。就是这种劣质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导致中国商业社会几十年的畸形。如果...

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

我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教育,从古至今也一直在延续着。也一引发一个深思,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就拿我哥和我姐做个例子。我哥从小就不爱学习,每次考试都是垫底,所以高中早早就辍学了。小小年纪,没学历,没能力,瘦瘦的,也没什么力气。混了一年职高以后,学会了车床做零件。无奈,进厂工资太低,又改行学...

读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读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你知道安茹玉和金屋说的是财富、爱情或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吗,读书不能给这些吗?人生并不是因为存在至尊真理,人们都会努力去了解内在的生命力量。华大CEO尹烨先生说,有些人宁可忍受十年慌乱的平凡之痛,也不愿奋斗一年改变局面。因为为了改变自己,你必须面对很多颠覆自己的事情,而好好读书的...

为什么需要读书学习

为什么需要读书学习

因为自己读书和学习的方向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智慧,自己的想法和智慧的变化可以改变自己的视线和视野。自己性格和情感的变化可以改变自己的语言和语气,自己语言和语气的变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动作,自己行为动作的变化可以改变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结果。成年人为什么更需要读书学习?因为自己读书学习的方向可以改变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