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名言旨在强调人们安身立命应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正所谓“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学习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今天,领导干部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做到好学乐学,学以修身、学以致用。

读书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应该成为一种健康的精神追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孔子认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本人就是好学、博学、善学的表率。有人问子路,您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好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可以这么说,我的老师学习起来,忘了吃饭、忘了忧愁,孜孜不倦,连头发白了都不知道。孔子不但好学、博学,而且还主张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不要好为人师、不知强以为知。在孔子看来,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懂得思考就会惘然,只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孔子还主张快乐地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生都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颜渊在评价孔子的道德文章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思是说,抬头仰望,觉得很高;努力钻研,觉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启迪意义。

读书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种工作需要与责任担当。孔子的学生子夏讲“仕而优则学”,说的是要当个好官、称职的官,就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荀子也讲,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意思是说,学习不是为了当官,但要当个合格称职的官,就一定要学习。《荀子》全书的第一篇就是《劝学》。列宁曾在教育干部时说,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若不注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始终把读书学习与提高工作本领、提升政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吸取精神食粮、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掌握工作规律、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领导能力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曾有一项对60岁退休干部的调查,结果是72%的退休干部后悔在工作的几十年间没有抓住学习的机会,让时间白白流逝了。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或者装点门面、走走形式,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如果有人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那么,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在孙权的劝告下,吕蒙不但开始读书,而且学识大有长进,让出身士族的名臣鲁肃都刮目相看。北宋名臣欧阳修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他坚持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经年不断,终成一代大家。还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时间学习了。那么,先秦时期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明代宋濂在《赠梁建中序》说:“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如果有人自恃先天条件好而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就会像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泯然众人、一事无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古人对好学精神的凝练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担当,坚持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王杰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往期回顾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1/5411.html

标签: 读书的好处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 的相关文章

读书是为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阅读的好处。

读书是为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阅读的好处。

也许读书并不能让你站在人生的金字塔的顶端,但是能避免你跌入生活的低层,努力读书是为了在未来面对机会时可以轻松抓住,可以离成功更近一步而不是被迫谋生,读书从来都是成功的道路。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高尔基:读书这个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人类...

看了陈春华教授的公开信,终于明白了多读书的好处。

看了陈春华教授的公开信,终于明白了多读书的好处。

自从7月6号被华为公开声明割席之后,时隔接近一个月,一直饱受争议的陈春花教授终于公开回应社会社会上的一些关切的问题了。今天,2022年8月3号,陈春花突然发布了自己的一封公开信,就热点问题作出了说明,并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今天这个时间比较特殊,很多的网友都在关注着另一件大事,所以几乎没有余暇关心陈春花...

E03.阅读阅读杂述的好处(阅读类别书籍目的意义)

E03.阅读阅读杂述的好处(阅读类别书籍目的意义)

以前上学时候,总是盯着自己的专业科目的书去读,而且是只读专业课书目。原因有两点:一是本身就喜欢,自然看起来也相对不费力;二是想要在专业内能够深耕发展,故以为只要读好业内书就可以,其他书没意义也浪费时间,尤其认为小说最没意义。以前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没有经历和体会,也就是认识不够,人与人间最大的差距是认...

为什么我要坚持写作?

为什么我要坚持写作?

打开今日头条,竟发现账号没有登录,这说明自己有一阵没有翻阅这个APP了。应该是之前清理手机的时候,清掉了。我真正意义上开始写文章,是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又因为在上面拿到过稿费,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它给过我信心,好像自己就应该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前行。可计划一个礼拜更新一篇书评文章,却没做到。有不太上心的...

古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古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不怕自己不够好:1.读书不怕内卷:读书破万卷2.读书不怕长的矮: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3.读书不会缺对象:书中自有颜如玉4.读书不会变老: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5.读书不会气质不好: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怕表达不好:1.思念一个人:晓看天色 暮看云,行也思君 ,坐也思君。2.孤独一个人...

书到写的时候恨少,读书有三好处,读书人终身受益。

书到写的时候恨少,读书有三好处,读书人终身受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不读书,有眼无珠”。谈到读书的好处有很多,读书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学问;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但读书最大的好处有这样3种,让人终身受益。01、读书可以使人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籍是智者真知灼见的积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