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3年前 (2023-02-02)为何读书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这句话都是被历史和现实验证过的真理。

但即便如此,如果问起为什么要读书,可能还是没有多少人能说清。

虽然这个问题可以有无数种答案,但多数可能只是某个时段内、某种情况下、带有特定目的的答案,直接且狭隘,并不足以充分说明读书的意义所在,比如考个好大学。

读书其实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读有用的书和读无用的书。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有用的书?

读有用的书是指读教科书、技术类书籍,也就是以获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某项具体问题为目的的读书,以具体学习和直接运用为主,主要在学校教育阶段。

大多数人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要求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好像终极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似乎考上一所好大学就可以拥有壮阔平坦的光明前程。

带着这种信念,我们考上了大学。

作为这种信念的延续,我们在大学里继续努力,争取各种加分项。

可及至毕业,面对用人单位的挑挑拣拣,终于发现,原来那些成绩和证书并没有多大作用。

那么多年的积累,似乎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在现实面前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更大的意义是拼搏过程中的自我激励。

它远非终点,而只是把我们送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未必有多高,也未必有多好,与那些曾经憧憬和期待的回报相去甚远。

等到走上工作岗位,更是可能发现,这么多年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际业务严重脱节,甚至毫不相关。

读了这么多年书,除了换来一纸学位作为敲门砖,还有什么用呢。

直到工作了很多年、干了很多活,回头细想时,才又发现,原来多年所学也不是全无用处,虽然不能直接照搬,但很多时候确实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某种思维方式、借鉴了某种分析方法。

嗯,读书还是有用的。

但就为了这点似有还无的模糊受益吗?到底为什么读书,还是说不清楚。

于是,就有了读书无用论。

读有用的书,也就是好好学习,是很重要的。

虽然最后可能发现所学与现实脱节,但还是可以从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等基础逻辑上获益。

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不是给我们照搬套用的,它们在更大意义上是作为锻鍊思维和培养能力而存在的练习内容,像打怪升级一样提升认知Level,但这些并不是实战,而只是一种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基础能力的储备。

等到投身社会实践后,如果能够联系各种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将这些储备运用起来,其好处才会体现在实战能力的提升上。

这个过程就像修习一本武功秘籍,自己一个人练熟了,并不意味着就很能打。

真正的实战是千变万化的,对手不可能配合秘籍里设定的动作套路出招,那就需要发挥应变能力来应对。

应对动作未必跟所练秘籍里的动作完全一致,有些动作可能根本不需要思考而只是下意识的反应,但不能因为这样就说秘籍无用。

无论是有意识的技法,还是无意识的反应,都是练习秘籍的好处。

如果没有练习秘籍,应对起来可能要狼狈得多,甚至根本无力招架。

所以,读有用的书很重要。

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阶段性目标,比如成绩、比如升学,帮助我们迈向更高水平的起点和平台。

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积累基础认知、构建能力框架,为个人层次的真正提升做好储备。

读书无用论,其实是对读书的功用缺乏深度认知。

仅仅以拿来就用的功利性来考量读书的用处,不能直接照搬套用就认为无用,显然是过于肤浅了。

世界无比复杂,没有哪本书可以详尽阐明应对和解决所有具体问题的方法。

获取直接可用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从来都只是读书功用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只是最粗浅的那一小部分。

学以致用是没错的,但多数时候不是直接用,那是死记硬背地学和生搬硬套地用,是最低级的读书方法和运用。

读有用的书,可以有效地应对考试,但也不能期待直接套用于复杂世界里林林总总的具体问题。

事实上,即使我们读的是有用的书,更深远的用也还是存在于看似无用的那部分。

就像修炼武功秘籍,最重要的不是一板一眼的具体招式,而是对技法原理的深入掌握和临敌应变时下意识的快速反应。

强敌当前,如果只会呆板地从头到尾耍一套招式,那除了被揍得鼻青脸肿,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无用的书?

读无用的书是指读非教科书、非技术类书籍,也就是不以获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不以解决某项具体问题为目的的读书,以拓展和积累为主,可以贯穿一生,活到老读到老。

学校教育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小段,教给我们的内容有限,而世界无比复杂。所以,只读有用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读很多无用的书。

女儿(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这样说,要鼓励孩子多读书,以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主,不必限定内容,天文地理生物,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不要觉得与学习无关,在将来的某一天,她可能刚好会用到现在所读的内容。

对此,我深感认同。

其实没有无用的书,只是我们无法确定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用到而已。

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让很多人觉得时间紧迫,读无用的书是浪费时间,而忽视了学习其实是多方面素养综合的结果。

事实上,无论培养阅读习惯,还是拓展知识视野,抑或锻鍊思辨能力,甚至构建三观体系,读无用的书都是更重要的。

多读无用的书,是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必经途径。单调、枯燥的教科书是几乎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阅读习惯的,丰富生动的课外书才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多读无用的书,是拓展认知视野的关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那最后培养出来的很可能是书呆子,至少会在很多方面存在短板和欠缺。多读无用的书,是培养和锻鍊思辨能力的关键。只有更容易勾起兴趣的内容,才更容易引发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锻鍊思辨能力;只有提高思辨能力,认知才会更有效率、更有深度。多读无用的书,才能在对不同的认知事例进行思辨的基础上,做以抽象和总结,逐渐构筑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认知结构乃至三观体系,找到自我的独立人格,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有主见的人。

不仅孩子需要读无用的书,成年人更需要多读无用的书,因为成年人面对的世界更复杂。

不要误解了“无用”,这里的“无用”仅用于与教科书功利性的“有用”做出区别。

事实上,哪有无用的书呢,只要内容健康,书都是有用的,差别只是营养多少而已。

实在没有阅读习惯,哪怕从玄幻小说、网络爽文开始培养,再逐步提高阅读深度和层次,也是会有收获的。

再差的书,也会传递出一定的问题思考和价值观念,的良而从,择莠而辨,也是积累和锻鍊。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根本的功用和意义在于——明理。

什么是理?

理可以细分为很多内容,公理定理、科学原理、人情伦理、规则事理、哲学道理,等等。

理是隐藏在错综复杂的具体现象背后的支配性因素和规律,只有在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抽象后才能浮现。

掌握了理,就具备了举一反三、化繁为简、直抵本质的能力,而不会再被不同表现形式的同类问题所迷惑。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不是鼓励我们毕己一生去简单地求知。

接下来还有两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以有限去追逐无限,那是困境!明知这样还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具体知识,其实是陷入了困境而已。

所以,求知要讲究方法和取舍。

只知具体知识的认知,还停留在认知的低级阶段。

对理的抽象能力,则代表着认知水平,而认知水平往往又决定了人生高度、生活态度和幸福程度。

那么与其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具体知识,不如透过具体知识了解其背后的理,也就是更具智慧、更高级的知,这个过程就是明理,求知不如明理。

无论读有用的书,还是读无用的书,都有两个不同的出发点。

一个是以积累具体知识,达成博闻强识为目标;一个是有舍有取、只抓核心问题。

比如一个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结果,都是很细节的具体知识,但除非应对考试或出于卖弄,否则几乎没什么必要强迫自己把这些都记住,真正有意义的是弄清事件的起因和影响,这才是足以作为智慧来积累的。

无论读无用的书,还是读有用的书,真正关键的收获都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借助这些具体内容培养思辨能力。从更高的视角、更深的层面去分析问题,抽象出背后的理,然后才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运用和解惑。

没错,知也是分层次的,低级的叫知识,高级的叫智慧。可以让我们在更久远的时间长度、更宽广人生维度上受益的,往往不是那些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更为抽象看似无用的东西,也就是理,以及我们在明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

所以说,读书最根本的功用和意义在于明理。明理是读书的终极目的,而读书则是通往明理最快捷、最高效的途径,没有任何一种其它途径可以让我们如此便捷地获取如此丰富的体验和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写在最后的话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总结与传承,读书则是获取这些智慧最有效的途径。

很不幸的是,在信息碎片化、认知娱乐化的当下,许多人沉迷于刷视频、看图片,就是不爱读文字,最多看几个段子,阅读能力日渐退化。

阅读都成为困难了,遑论读书。

这个问题很严重,可能影响到的不只是一代人。

放弃读书,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读书影响到认知能力,而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处的社会分层。

认知能力差,长远来看,大概率会向更低的社会阶层运动。

应该没人否认,读书是突破社会阶层的最佳上升渠道。

向着更低层次运动的父母往往会躺平,然后寄希望于子女来实现这种突破。

但现实是,不爱读书的父母往往很难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不爱读书的孩子往往是因为有不爱读书的父母。

原因很简单,父母既没有给孩子爱读书的先天基因,也没有给孩子爱读书的后天环境,孩子拿什么去实现这种突破呢?

概率虽有但很低,几乎就是凭天赏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最好的教育是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成为习惯。

从效果来说,父母使出十分的逆向施压,恐怕还不如孩子自发一分的正向习惯。

如果父母已经在向着更低层次运动却不肯做出改变,孩子又突破无望,那就不仅仅是阶层分化,而已经是阶层固化。

可见的是两代人,不可见的可能是几代人。

所以,请不要放弃读书,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推荐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校长开学典礼发言稿)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2/5520.html

标签: 读书的好处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书?” 的相关文章

读书不如看书--听书的三大好处

读书不如看书--听书的三大好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喜欢上了听书,因为听书不会和自己工作产生冲突,两不耽误。我知道这个方法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但希望你可以试试。一、可以让重复的工作不那么无聊:很多工作都是重复而枯燥的,我的也是。每天需要面对年脑,将一个个数据录入表格,形成一份份记录后打印出来,然后出具...

读书也有用吗?

读书也有用吗?

记得以前总是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打工挣钱呢。你读过的书对你有用么?有什么用?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读什么书,想要有什么作用,行动了,坚持了么,坚持了多久,总结了么,做出来的怎样的改变?最近在看《从零开始学写作》,我想要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也许写得不好,也许只是碎碎念,也许只是生活的点滴,依...

人为什么要读书?30句精彩的回答还不够吗?

人为什么要读书?30句精彩的回答还不够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师友感觉到了吗❓傲雪小时候,虽然,奶奶说我又笨又丑,奶奶总是说,读书没有用,女孩子不要读书……但是,傲雪就觉得读书很有用,读了书就会变得聪慧漂亮一些……所以,我每天哭着喊着要读书,如果不读书,那不是更笨更丑吗❓从小我就有个信念,我要好好读书,长大不要...

阅读系列之三:好好读书

阅读系列之三:好好读书

读书系列之三:读书好(散文)山溪说到读书的好处,从古到今无数的中外名人留下了数不清的名言警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名人名言,大多带有鸡汤的意味,而且充盈了太多的功利性。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的人,就像不长谷荒地。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读书破万...

阅读的意义(极简)

阅读的意义(极简)

读书的意义要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第一种,最常见的读书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比如为了考试,为了拿证。读书的意义在于通过考试,那么读书就应该进行专门的阅读和记忆,从而能从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第二种,更接近于你所提问的问题所要的那种意义,就是没有太强功利性的阅读,读过后却对书籍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多读好书,读书有用。

[心][心]4月23日世界第27个读书日,纸质的书没买也没读,头条看了些文章,快速阅览了《人生心理学》,也算不辜负这个读书日,并记下些关于读书随想,勉励自己读好书。[心][心]读书是最体面的休闲,但凡有空有心,整起一本体面的书,管它有用无用,管它读多读少,管它读快读慢,对自己或是外人,都是种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