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五年级下策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万能框架

五年级下策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万能框架

3年前 (2023-01-07)读书有感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一个万能框架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你产生的感想。这种感想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我们曾经被感动得泪流不止,也曾被某些情节逗得前仰后合,还曾因为书中的故事,唤起你对某些往事的追忆,这些,都是因为你在阅读中有了感想。

在读书后,把这些感想写下来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其实这真不应该仅仅是一次习作,而应该是经常性行为。在我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经写过,当我把读完一本书的感想写下来,我觉得才算真正地完成一次阅读。不然,读书时所产生的感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不能深刻地内化到自己的精神深处,而及时记录会促进你深入思考并内化成自己独有的东西。

我们还要明白,写读后感不仅仅是给自己看,它更是一种交流,在你的感想中,别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在书籍中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别人会因为你的感想而对这本书籍有更加深入的思考。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想,阅读能力水平不同、阅读角度不同、个人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等等不同,都会造成读后的感想不一样。

说上面这些话,都是想告诉大家,写读后感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可能会伴随我们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一生,所以学好写读后感等于掌握了一项高超的本领。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个万能框架,按照这个框架来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这个框架也简单,就是:开头(概述文本)、过程(细节和感想)、结尾(自由开放)。在这里还是先声明一下,这个所谓万能框架用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孩子有创新,不按框架来,也是可以的。比如说,上来就先写文章的某个细节,然后再引出这篇文章,只要层次不乱,这样写也没问题。其实,这个框架用熟之后,自己完全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调整。好,下面我们就来解析这个框架。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一个万能框架

一、开头(概述文本)

读后感的开头部分大多是先对文章或书籍进行总体概括,就是这篇文章和书籍主要写的什么内容。这部分概括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细节。

1.文章或书籍的主要内容。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2.文章或书籍的作者是谁,作者主要有什么成绩,或者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3.简单综合记述读完文章或书籍后,所产生的感想,引起下文。

读后感的开头,可以包含上面三个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先后顺序调整,也不必要三个内容都写全,缺了某个环节,也没问题。具体还是要看自己写什么,怎样写,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过程(细节和感想)

过程部分就是感想部分,这个地方是重点。怎么写感想呢?要从文章或书籍的细节写起,可以从书中的某个人物写起,也可以从书中的某件事写起,还可以从书中得来的道理写起。在写感想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把感想写具体。我们举例来看一下:

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穿着大号拖鞋奔走在大街上卖火柴,还要担心卖不了火柴,爸爸会打她。她饥寒交迫,孤独无助,这是怎样的生活啊!而我,穿的都是品牌的服装,吃的都是荤素搭配的营养美食,每天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嘘寒问暖,可以快乐地在学校里学习和游戏,而这样幸福的生活,我却从来不知道珍惜,有时会嫌饭菜不合口味,有时衣服还很新,只是因为跟别人撞了衫就再也不穿一次,有时还会不珍惜时间,不好好学习,我很懊恼自己的过去,以后,我一定改掉这些缺点,在幸福的时光里,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一个真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在班里是倒数第三名,这太伤我自尊了,为此,我决定放弃游戏,埋头学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也有点儿坐不住,学不进去,但是我在写字台的正墙上写下了倒数第三名,时刻提醒自己。每天早上早早起床,晚上困了,我就用凉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起来,在学校更是放弃了课间与同学的追逐打逗。一道题又一道题,一个单词又一个单词,一篇课文又一篇课文,他们都被我击倒在地。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居然得了全班第三。你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不是真理吗?

那么这部分写几个细节呢?一个、两个、三个都可以,最多不要超过三个,酌情掌握。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一个万能框架

三、结尾(自由开放)

结尾可以有多种写法,可以综合上面的感想做一个总结;可以号召读者也去读读这本让你感想颇多的书;可以夸夸这本书多么有意义,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收获,等等。

按这个框架写,文章的结构就不至于太松散。任何一篇读后感都可以按这个框架来写,如果以后写得熟练了,自己想怎么调整就可以怎么调整。文无定法,单个框架并不是为了束缚住孩子的思维,而是为了更规范地掌握文章结构。尤其是在考场作文中,按框架写,容易得高分。

文章写完都是要修改的,读给同学听听,读给家长听听,读给老师听听,读给自己听听,好文不厌百回改,连大文豪鲁迅写作文都是改了再改。

小结:要想写好一篇读后感,光有框架是不够的,框架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一篇作文。要写好读后感,要深入去读书,深刻理解文中的内容,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有想法的地方,要立刻圈化出来,并记录下当时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都可以成为你读后感的内容。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阅读和记录,在写读后感的时候,素材多到用不完。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1028.html

“五年级下策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送你万能框架” 的相关文章

时代阅读:鸡街小学六年级读后感(刘长涵、马艺哲、罗丹)

时代阅读:鸡街小学六年级读后感(刘长涵、马艺哲、罗丹)

阅读书名:《鸟鸣声声桃花开》阅读者:刘章涵衍指导教师:马瑞平所属学校:个旧市鸡街镇鸡街小学读《鸟鸣声声桃花开》有感书,是冬日中一缕阳光;是秋日中清凉的秋风;是夏日酷热中的凉爽;是春日中蓬勃的生机。阅读完《鸟鸣声声桃花开》这一本好书,我受益颇深。这本书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个住在城区里的孩子:远志,因为家...

20年二手书5万多册蓝传5旬男子欲建免费书院

20年二手书5万多册蓝传5旬男子欲建免费书院

“在部队待了12年后离开,别人都是往家寄电器、沙发等东西,我只寄了整整三大箱子的书回来。”张浩鹏说。20年来淘书花费百万余元54岁的张浩鹏是陕西汉中人,目前在西安的金融行业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逛二手书市场,在看似不起眼的书摊里搜寻他的“宝贝”。逛一次两次二手书市场不值一提,难能可贵的是他...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好书推荐:阅读课外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但是不能盲目地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时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的问题,否则还不如不读。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大量阅读课外书,可是有一部分人几乎一无所获,对于他们阅读只是起到了娱乐作用。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想通过阅读获得娱乐和知识的双重收获,经过多年...

书,没有奶茶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书,没有奶茶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一位朋友去台湾旅行,逛到了诚品书店。他告诉我说,那边的书,卖的很贵,比内地贵了两三倍。我从照片中看到书店里人头攒动,不觉想起来去年去成都旅行,去了传说中的网红书店。也是一副热闹景象,只是大部分人把书店当成了景点,拍照打卡的多,寻书而来的寥寥无几。我问朋友,真正认真看书的有几个?肯掏钱买书的多么?...

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怎么写?

开头一般是:1.今天,我读了某某某一文使我深受感触。2.翻开书,某几个字印入的的眼帘,不禁让我想起。3.或者引用名言开头,在引出内容。结尾一般是:1.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2.良久,我沉思着。下面是开头几个例子:1. “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是出自《过零丁洋》这首诗的,今天我阅读了《过零丁...

时代阅读:鸡街小学六年级读后感(李泽金、林毅子、罗成艺)

时代阅读:鸡街小学六年级读后感(李泽金、林毅子、罗成艺)

阅读书名:《青铜葵花》阅读者:李泽金指导教师:高美玲所属学校:个旧市鸡街镇鸡街小学《青铜葵花》有感放下《青铜葵花》这本书,我的心情依然无法平静,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书里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令我深思。这书主要讲述了城市女孩葵花从小就没有了母亲,七岁时随着爸爸来到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但爸爸的意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