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3年前 (2023-01-05)读书有感

最近在读《道德经》读到圣人之治,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大概想说:有些事可以不作为,顺应自然规则,任其发展。但是我想说有些事不作为,是否可行?小树苗不修理,任其自由成长,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不管,怎么会成大器?我想,得有智慧判断什么事可以不作为任其自由发展。有些事已经错了,还不作为吗?还不纠正吗?我想应该不是这样的。老子的无为建立在判断该事情是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是需要智慧的?文中举例说:曹参接任萧何的位子,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且继续萧何的不为。那是因为曹参认识到之前的立法是合理的,是不需要推翻重来的,所以曹参只管坚守好萧何打下的天下,维持秩序就好。但是,现在一个领导空降到公司,哪个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是真的需要革新吗?这大概需要智慧判断吧。也许很多空降的领导并没有判断是否真的有必要改革?大概为了显示贤能吧。这是我对圣人之治,无为而治的理解,前提是有智慧判断了确实不用无为。

读到了功成而弗居。 个人功成名就,但是并不居高在上,反而在高峰时刻选择急流勇退。这也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吧,倒U发展曲线,到达高峰必经会降低,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哲学思想里的辩证理论,发展理论,量变质变理论。生活里的福祸相依,好事未必是好事,坏事未必是坏事,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在高峰时刻,不必沾沾自喜,因为悲剧会随之而来。处在低谷不可怕,因为触底反弹,很快就是光明。拨云见日,也许是好的开始。反观现实,有多少伟人在高峰时刻,选择退出?也许他们都懂老子的哲学,还有那些赌场赢了钱就撤退的,大概都是懂老子哲学的吧。为了留下丰功伟绩,选择在高峰时刻退出。这也需要勇气和智慧判断是不是在曲线的上升是否真的实现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这也需要智慧吧。

虽然只读了2章的《道德经》但是真心觉得他是中国的哲学经典。很多国外哲学的思想与《道德经》竟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辩证法,矛盾律,发展律,这不是就是我们上学时背诵的哲学吗。越来越喜欢《道德经》,越来越想读,因为可以读进去,可以有思考,可以精进。可以让思想有更高的深度。慢下来,让自己慢下来,读些古典的这些,从《道德经》开始吧。必经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了几百页也没有收获,读与不读没有什么感受。必经,读了《理想国》,读了几十页,仍然没有联想,没有收获,无法关联,无法触达思考,无法有感触。

好的书,大概就是经典的书,其中的道理可以联想身边的事情,可以有反观的思考,可以有沉淀的思想,可以从身边人和事中总结规律,提升自己,读书不尽信书,反观自己,应用到自己身上。这大概才是读书的意义。读完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收获满满的感觉真的很好。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222.html

““道德经”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红色经典|“红日”读后感

红色经典|“红日”读后感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当我放下《红日》,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泛文)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泛文)

读后感怎么写?今天,丽丽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会给大家分享范文;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读后感不等于摘抄句子,读后感的写作重点是:感,比如:感受、感叹、感触、感想等。知道了读后感的写作重点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谋篇布局,组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感叹、感触、感想,下面,来看一...

书,带我去远方(新语·我的快乐阅读)

书,带我去远方(新语·我的快乐阅读)

我时常感恩那些读过的书,虽然很多我甚至连书名都想不起来了。但我知道,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它们是一块块买进地基里的砖,撑起了一个农家娃内心的高贵在我识字以后,能读到除课本外的其他书籍,是件奢侈的事。要知道,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时,我最大的愿望,还是顿顿吃上白馒头。物质的极度匮乏,让人的目光沉重,没办法离开...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网络作家和网络小说是中国新世纪以来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这是传媒时代、大众文化以及特殊的商业生产机制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和接受上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写作与阅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互动的约定性。文学创作日趋技术化、琐碎化,越来越远离生活现场与传统文学生产大地,网络文学实践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并驾齐驱,文学作...

谁说95后贪玩游戏不读书?在网上买书最多的是他们。

谁说95后贪玩游戏不读书?在网上买书最多的是他们。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好书推荐:谁说95后沉溺游戏不读书?天猫数据显示,这届95后很上进,买书最多的人群就是他们。今天,天猫发布《中国人比你想象中爱读书:2019天猫读书报告》。报告显示,95后及00后以近26%的人数占比成为纸质图书主力购买者。一年7本成买书及格线还在吐槽中国人不爱读书?这个结论可能...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周三在风铃草读书会,与十几位伙伴一起共读了《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对引导孩子。阅读这件事很有感悟。2017年,我任教一年级,女儿也刚好上一年级,我开始初步接触儿童文学。那一年,我们从武清搬到宝坻,在武清时家附近有个大大的图书馆,每周我都会带着女儿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