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3年前 (2023-01-07)读书有感
  网络作家和网络小说是中国新世纪以来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这是传媒时代、大众文化以及特殊的商业生产机制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和接受上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写作与阅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互动的约定性。文学创作日趋技术化、琐碎化,越来越远离生活现场与传统文学生产大地,网络文学实践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并驾齐驱,文学作品的意义变得神秘莫测。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让人联想到清代中叶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花雅之争”。

雅取之“正”的意思,花则有“杂”的意思,二者分别代表当时在剧坛上都很有影响的花部和雅部。花、雅之分,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两部的旧例,具有崇雅易俗的倾向。以昆曲为代表的雅乐正声“调用水磨、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与之相对的是以“京腔、秦腔、弋阳腔、 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为代表的地方戏,诸腔杂陈,花木不纯,多为野调俗曲。所以,花部戏,又称“乱弹”,曾长期受到上层社会、士大夫的歧视而登不了大雅之堂。

环视眼下,网络文学的情景和处境,与清中叶诸腔杂陈的“花部”何其相似,仅就玄幻小说中的“奇幻”加“争霸”或“升级”加“串珠”模式;仙侠小说中的“修真”加“言情”双线并列,历史小说中的“穿越”和“架空”手法的运用;清穿小说中的“穿越”加“宫斗”叙事模式,已经让传统文学的批评家们眼花缭乱,谓之泥沙俱下的“小白文”。

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花部”是屡禁不止,越禁越兴。从康熙末至乾隆年间,地方戏似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蓬勃发展,赢得观众的爱好和欢迎,以至于与长久垄断剧坛的昆曲一争长短,形成著名的“花雅之争”。

“花部”地方戏不登大雅之堂,常常被统治者排抑。因此“花部”主要在民间演出,但是,在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它以新鲜和旺盛的生命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竞赛,逐渐夺走昆曲部分场地和群众,不停地冲击和争夺自己的地位。

网络文学在网络上与读者进行交流与竞赛,穿越和架空,提高和丰富,他们像一支支精力旺盛的春笋,淋雨拔尖,夜里键盘的敲击声,就像在雨夜里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超大规模的粉丝量和商业运作的模式,也是网络作家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和动力。这是一支有大众支持和参与、活跃在民间的文学新力量。

一个以大众化自居的文学形态能否接受高雅文学的影响、参与和改进,是摆在网络文学面前的现实问题。灵动、活跃、富有生命力的“花部”正是经历了“雅部”对它的竞争、影响,以及文人对它的改造后才登峰造极,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新的艺术样式。历史和文学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每一种文学样式都会经历俗化和雅化的过程。网络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将是中国文学未来一个时期内必然的新常态。

由于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交流频繁,各种文学样式之间互相吸取经验,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在对峙、较量、竞争的同时也互相吸取经验,经典文学的审美范式一定也会给网络文学提供营养和支持。随着大众自身整体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提高,今天的大众不再满足于接受通俗文学的时候,网络文学的雅致化进程就不远了。几经较量,尤其是经过雅致化进程以后,网络文学是否也会以“其文直质”、“其情慷慨”产生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我们拭目以待。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798.html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的相关文章

这本书永久改变了英国文化的面貌,被英国政府禁止出国。

这本书永久改变了英国文化的面貌,被英国政府禁止出国。

1987年初,中国一些地方的书摊开始挂起大幅广告,宣传一部叫“洋金瓶梅”的小说,轰动一时。这本书即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于1930年去世前写就的最后一本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劳伦斯手中的书稿到漂洋过海在中国问世,这本书经历了巨大波折,诸多审判,为多国出版审查制度带来深远影响。其中,196...

“朗读者”:情欲、阅读、平凡之恶问题

“朗读者”:情欲、阅读、平凡之恶问题

大概从04、05年左右开始,好莱坞变得越来越政治正确,电影艺术开始受意识形态影响和裹挟,尤其体现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上,《撞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拆弹部队》《为奴十二年》《水形物语》《寄生虫》等影片,都是政治意味要大于艺术成就,而国内影迷按获奖片单观影,会错过许多好片,比如《朗读者》。了解一个男...

《时间旅行信件》读后感

《时间旅行信件》读后感

@浩然听后感:这封信以倒述的形式,将诗词、散文、独白等融为一体,实为用心良苦,可见作者细腻而深情的心境。麦上用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声引人入胜,实为画龙点睛。此作品的风格新颖超俗,打破常规诵读模式,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是一封信,但融入艺术元素多元化,对一名优秀的诵者综合能力的测评很全面。个人看法...

中学生注意了!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湘行山记“为例。

中学生注意了!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湘行山记“为例。

在中考语文中,“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经常被提及,那么,读后感应该怎样写呢?老师规整了各个年级优秀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关注“小淘爱学习”,快乐学习,快速提高!七年级上册——《湘行散记》读后感一、《湘行散记》读后感《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这个版...

《背叛》读后感

《背叛》读后感

《背叛》读后感这本书是借的,所以看的更为仔细。该书的布局与格调与《遥远的救世主》大同小异。用书中的话来概括:“文化嘛,自古就有学术型和实用型两种,按学术型去生活,头破血流。按实用型去著书立说,那是犯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通常被社会称为老谋深算。”作者自诩是老谋深算的那种。如果说这本书的中心...

《刀锋》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

这种画面感是任何影视作品都能得到的视听感受所无法比拟的。感慨万千,但终究没写出来。以我目前的手腕,不足以消化这些文学经典。写这篇文章的最大目的发现,“刀尖”这部作品似乎可以用来解释月亮和六便士矛盾的问题(简而言之,我会为月亮和六便士矛盾矛盾的问题的答案寻找答案!成人的形像(但成人标准绝不满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