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2年前 (2023-01-31)读书有感

《母亲》是高尔基最著名的作品。他早在1902年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1906年写成并发表,直到1922年才定为最后的版本。列宁给《母亲》极高的评价,称他是“一本儿非常及时的书,许多工人都是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一定会得到很大的益处”。1902年“五一节”,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工人举行了政治性的示威游行。当时高尔基和地下党组织有密切联系,并熟悉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扎落莫娃。《母亲》就是以索尔莫沃的工人运动为背景,以扎洛莫夫母子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写成的。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真人真事,而是概括地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运动,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巴维尔是作家着意刻画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它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母亲》一开始,描写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工人的痛苦生活,在工厂主残酷的剥削下,一代又一名工人度过了悲惨的一生[流泪]。巴维尔的父亲米哈依尔.弗符拉索夫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的。巴维尔本来也会走上父辈的老路。可是时代不同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俄国传播,无产阶级的政党已经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巴维尔和地下党组织发生了联系,开始如饥似渴地攻读“禁书”,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象通明的火把照亮他的心,启发他的阶级觉悟。他开始意识到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是他们痛苦[流泪]生活的根源。巴维尔团结了一批先进的青年工人组织学习小组。这个工人小组一面学习,一面开展斗争。他们经常在厂里散发传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号召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巴维尔和工人小组的成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也和群众一起成长。巴维尔和地下党组织发生了联系,开始如饥似渴地攻读“禁书”,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象通明的火把照亮他的心,启发他的阶级觉悟。他开始意识到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是他们痛苦[流泪]生活的根源。巴维尔团结了一批先进的青年工人组织学习小组。这个工人小组一面学习,一面开展斗争。他们经常在厂里散发传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号召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巴维尔和工人小组的成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也和群众一起成长。在斗争中吧,巴威尔立场坚定,意志刚强,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人小组中很高威信;在工厂里,人们也逐渐对这个严肃的青年人产生

敬意。在“沼地戈比“”事件中,工人们自发地起来反对厂主克扣工资。当时大多数工人还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知道同个别厂主进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尚处在自发斗争阶段。这时以巴威尔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积极站出来领导这一场斗争,并在斗争的过程中向广大工人灌输革命道理。但由于大多数工人还没有完全理解他讲的革命真理,而作为斗争的组织者的巴威尔,还缺乏经验,斗争终于失败了。巴维尔被捕入狱。随着革命的发展,狱中斗争的磨炼,巴威尔逐步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出狱后,他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在巴威尔革命等革命工人的组织下,广大群众拥向街头,举行“五一”节示威游行。巴威尔在街头讲话时,大家都转身向着他,“像铁屑被磁石吸住一样,聚拢在他的周围”。他举起红旗,高呼“全世界工人阶级万岁”的口号。(待续)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3207.html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明若金显读后感

明若金显读后感

史铁生说,人的命就像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琴弦脆弱,但有韧性,绷得越紧越可以弹奏出高亢的乐曲。心弦也要有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有了目的就有活下去的动力。大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一直与疾病作斗争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给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瑰宝,将中国...

人生有感。

人生有感。

同处九州地,共饮家乡水。真诚邀一聚,欢乐频举杯。友谊说不尽,笑看鬓毛衰。夕阳伴晚霞,黄昏更可贵!11月3日半塔...

优秀作品展示丨“41°C演讲”读后感

优秀作品展示丨“41°C演讲”读后感

“你正在全力以赴做的事情,就是最酷的事情。”读完《41℃演讲》,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久久不能忘记。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夏天,他对“一定”“肯定”这样的词语过敏。当爱较真的夏天遇上把“一定”当作口头禅的李老师时,那真像火星撞上了地球。在李老师的社团里,夏天、孙浩、莉莉就像三个“另类”。为了证明自己,他们...

读这本书比读一万本书好?收获满满。

读这本书比读一万本书好?收获满满。

成年人必读的一本书,六经之首。有一句话说“成事者,无不读《易经》。”我们经常会在日历、老黄历还有一些枯燥的风水书上看到周易,上有乾,下有坤,10天干12地支,一个甲子轮回。周易自古至今一直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倡导多读经典,引经据典。“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这句话出自《易经》,原文是...

罗祥“法治细小”的人读此生,为什么要多读书?

罗祥“法治细小”的人读此生,为什么要多读书?

读书有感:2020年9月,法学教授罗翔,因为一则书评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肆意解读和攻击谩骂。网上的人群嘈杂喧闹,他没有过多解释。当天下午,他以“退网”平息一切,退回简单的生活,逃到书中的世界。随后,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心声集结成册,出版了这本《法治的细节》。在这本披着法律外衣的随笔集里,你可以走进罗翔的专业...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优秀作文:《有坚持的力量》《西游记》《读后感“放风筝”》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草房子》读后感暑假,在母亲的推荐下,我读了一本精彩的书——《草房子》。《草房子》由9个故事组成,似乎独立成章的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事的一切都围绕桑桑和油麻地展开。桑桑在油麻地调皮捣蛋,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卖铁买鸽子、将柜子改成鸽子的“高级别墅”......但在药寮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