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北上》读后感

《北上》读后感

2年前 (2023-01-31)读书有感

读《北上》徐则臣icon

这本书是在我这几年里最艰难的日子里读完的。刚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本晦涩难懂难读的书,又恰逢家里装修,虽然是去年开始阅读的,但是看了几天就放弃了,今年因为怀孕在家待产,硬是逼自己要把这本书看完,也给无聊的生活找点事情做做,于是今年三四月份又重新捡起来读读,看到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地被书中的故事打动,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条故事线。

第一条,意大利人小波罗来中国寻亲人弟弟,因不懂中文找了个原是政府衙门工作的翻译谢平遥,他们租了一条民船北上,事实上,只有小波罗自己明白他在寻亲,其他人都以为他是运河专家来中国考察,但是时值乱世,大清朝岌岌可危,一路上艰难险阻自不必说,同行的有厨艺不错厨子兼保镖的邵常来,船主老夏,以及他的两个徒弟,一路上因为有洋人这种身份索性没遇到什么过路政府衙门的刁难,反而因为清政府的亲洋政策一路上各种官员对他们恭恭敬敬,并派人保护,然而江洋大盗还是防无可防,后来因义和拳的袭击,民船遭到破坏,故而老夏一行丢下小波罗他们,只能另外再找船家了,第二次再出发找到了老陈他们一家,还带了他老婆,还加了真正的保镖孙过程,他就是前面打劫他们的义和拳,后来因为哥哥孙过路的死去而逃出义和拳,之后跟着谢平遥他们,作为他们的保镖一路北上。然而等他们一行人开到南阳时,遇上了河盗,小波罗被打劫了,在争夺手杖的过程中被划伤了肚子,之后一直卧床不起,直到最后死在运河途中。

第二条,意大利人费德尔•迪马克(后改名为马福德)以参军(八国联军)的名义来中国考察运河,因为他的偶像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同他一起的是在意大利认识的英国人画家大卫,也参了军,在大卫画画的时候认识了中国女子秦如玉,然而马福德就此爱上了如玉,因此,从来无心战争的他做了逃兵,来到风起淀找如玉,然而,因为他的洋人身份,被人到处喊打喊杀,如玉的父母也因此丧命,最后,改名为马福德的迪马克和如玉在蛮子营安了家,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后来因日本人的进犯,又经历劫难,日本人放狗咬人,如玉为了保护孙女马思意而被狗咬死,当天晚上,马福德为报仇杀了这些日本人,最后也在杀戮中死亡。

第三条,跟这件运河相关的事件的后人都来寻古,与一个节目《大河谭》紧密相连了。制作人谢望和,是谢平遥的后人,孙宴临,孙过程的后人,因为这个事件走到一起了,还有邵常来的后人,还有核心人物马福德的后人真正的运河专家胡念之,其母就是当初如玉拼死救下的孙女马思意,因为一档节目,或者说因为运河,再者说为了揭开历史的真相来到一起,在节目中探讨真相。

最终,节目顺利开播,尘封的历史再被打开,大家都有各自的故事和祖先遗物,把跟运河相关的故事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正在经历人生的难题,本来怀孕好好的,却因为各种身体不适,做手术,要在家静养,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是度过漫长的日夜的一种精神的寄托,心情随着剧情的跌宕而起伏。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5295.html

“《北上》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读后感:“读法”--文心就是这种感觉。

读后感:“读法”--文心就是这种感觉。

《阅读的方法》最后一篇读后感了,有点激动,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篇都没落下,人生头一回这么认真地读一本书。这一章开头聊到了王维的诗《鸟鸣涧》,从春天与桂花的矛盾,推理出一个假设,这里的桂花是一种春天开花的桂花,学名“山矾花”,“春桂”是它的俗名。到这里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仔细看诗中每一句都在强调极度安静...

纸质书和电子书,哪个更“发光”?

纸质书和电子书,哪个更“发光”?

纸质书与电子书,哪个更发光? 无论图书怎样智能化,怎样ALL IN,读书都是一个需要坐冷板凳、平心静气的精神之旅。奔腾的5G、6G、7G,都不如读书人一颗奔腾的大脑。有人把地铁里的纸质书视为发光体,说读书人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这个浮躁的时代。他们构成了地下流动的图书馆。似乎读书的大妈有别于在桃花盛开的...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心里空虚,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浅薄无知,越要读更多的书。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书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看不一样的风景!听书读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听书,乡村里没有别的娱乐,农闲的时候,就有村里头人操持请来说书先生,晚上几百口子聚集在村子空旷地带挑着汽灯,听说书先生讲书,形式上有杨琴、大鼓、...

两种进阶的阅读技巧,有助于高效吸收一本书!

两种进阶的阅读技巧,有助于高效吸收一本书!

阅读这件事其实不难,说白了不就是拿着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嘛!只要认识常见的几千个汉字,理论上来说就不存在任何困难。但是,为什么同样是读一本书,有些人读完收获颇多。比如读完一本小说,别人就能分析的头头是道,看出其中隐藏的细节;再比如,看完一件工具类实用书,别人就能马上挑出其中的要点,运用到自己的工...

罗祥“法治细小”的人读此生,为什么要多读书?

罗祥“法治细小”的人读此生,为什么要多读书?

读书有感:2020年9月,法学教授罗翔,因为一则书评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肆意解读和攻击谩骂。网上的人群嘈杂喧闹,他没有过多解释。当天下午,他以“退网”平息一切,退回简单的生活,逃到书中的世界。随后,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心声集结成册,出版了这本《法治的细节》。在这本披着法律外衣的随笔集里,你可以走进罗翔的专业...

读后感分享

读后感分享

你要想改变说话没有重点,逻辑。或者想练好写作的话,那你一定要把《结构与思考力》这本书先搞明白。什么,你头疼,不想学!没什么能阻挡你的梦想,除了你自己,你不是说要一辈子写作吗?你写的文字没有逻辑性,况且你不是说,自己不会说话吗?老是 啊,啊的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能让你组织语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