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方鸿渐,生活都是一地鸡毛
《围城》是读一遍有一边感觉的书,因为经历的越多,理解的越多。所以,趁在北海封城闭关修炼之时,我看完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方鸿渐,他的家庭条件很不错,自己又是留过洋的,虽然他最终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相比于同时代的很多人,他已然站在了更高一层的起跑线上。
他与四个女主角间的故事,正如一道道围城贯穿整篇小说。鲍小姐性感泼辣,把方先生的魂都勾走了,他们之间是在游轮中的一日情。
苏文纨美丽有学问,她非常喜欢方先生,然而方鸿渐只是不想失去这个同学,不喜欢又不敢拒绝她,最终苏小姐也进不了的方鸿渐的围城之内。
唐晓芙青春可爱,与方鸿渐是两情相悦,他们在一起的恋爱是幸福快乐的。一对深爱的恋人,因为误会重重而分手了。
方鸿渐和唐晓芙的爱情,是全书中色彩最明快的一段感情。然而,当她知道他那多情的过去,而她又坚持爰一个人就要“完全占有,他的过去和现在必须只能属于她”的观念,可是,方鸿渐既没给自己辩解,之后也没有挽回的举动,这种态度,不是爱得不够深,就是自卑得没有资格去得到爱。
唐晓芙与方鸿渐的分道扬镳,正如杨绛所说:作者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方鸿渐身上充满了矛盾品质,自以为是,缺少主见,又经不起诱惑。这样一个复杂个性的方鸿渐,正如赵辛楣的评价“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这样一个方鸿渐,自然是配不上阳光率性,活波可爱的清纯女子唐晓芙。
人的一生短暂而漫长,遇到真爱不易,该争取,该解释,就一定要当面锣鼓敲响亮,说清楚。
有些事,错过了就回不来了,一段好姻缘,是要两个有情人争取才能得到的。
书中第四个女主角孙柔嘉,他们在奔赴三闾大学任职的途中相识,她处心积虑极力讨好方鸿渐。在结婚之前,他们都活在彼此的幻想之中。而结婚之后,这种伪装被撕开,但又不能彼此包容,争吵屡屡升级,最后只能撕破脸面。说到底,他们本质就是两种人,根本不适合对方。
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从满心期待到满地鸡毛;方鸿渐对工作是从踌躇满志到灰心丧气。婚姻如此,职场亦如是。正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年少不知方鸿渐,读懂已是书中人。”
确实如此,像方鸿渐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充斥着生活的琐碎和苦难。
方鸿渐一生的悲剧,就是从一个“围城”里跳到另一个“围城”里,企图通过外部环境来解决困难。结果可想而知,最终困于围城。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座又一座的围城。
可是,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正如季羡林在《悲喜自渡》中写到: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写的却是世间事实。人生的真相,全都藏在文字背后。
读别人的故事,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愿看过《围城》这本书的你,都能在人事复杂中,一边披荆斩棘,一边打破内心的围城。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