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3年前 (2023-02-04)读书有感

一、《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1、大脑分为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是自动驾驶,是个懒汉不喜欢费劲;系统二是个勤劳的人儿,会根据已有认知分析比较难的问题,系统一经常请系统二帮忙。

2、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3、厌恶损失:在收益面前,倾向于一个确定的数字;在损失面前,倾向于搏一把。

4、得到的不愿意再放弃,影响理性判断,卖股票要先卖赔钱的股票。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二、我想推荐的第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

老规矩,一般人随便给的书单没什么参考价值,但是一本好书里推荐的书就很值得读一读了。

我想推荐的第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

它的作者是我在本书中多次提到的行为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丹尼尔·卡尼曼。这也是一位对我影响很大的心理学家。他的很多研究,不仅巧妙,而且严谨,系统地解释了人是如何思考以及决策的。这本书含金量很高,但并不太好读,我看过好几遍,而且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触。我相信,当你读完我们的书,再去读这本书,你会有更深的理解。

我想推荐的第二本书,是《“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作者也是我在本书中提到的一位大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塞勒在我看来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学者。他能把深奥的学术文章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语言娓娓道来。在他这本书中,你不仅能学到行为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这个领域中的几位奠基人——卡尼曼、特沃斯基和塞勒本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因为共同兴趣而结成的美妙动人的友谊。塞勒在读博士的时候并不被他人看好,事实上他的导师在他博士毕业的时候,对他的评价是“我们对他没有寄予厚望”。但他这样充满智慧、好奇心且勇于追求真相,为我们开辟了这个魅力无穷的领域。读这样的书,了解这样的主人公,也会鼓励我们自己,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的思考,用科学、理性的方法了解自己,认知世界。

三、《思考,快与慢》人脑具有两个思考系统

自媒体写作不仅仅可以挣钱,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创作,自媒体写作融入了内容营销的技巧,即我们需要抓住读者的阅读需求。

《思考,快与慢》中讲到,人脑具有两个思考系统,一个是“自动驾驶”系统,一个是需要深度思考的系统。就像我们学驾照的过程一样,刚开始我们是使用系统二,当我们熟练之后我们更多地使用系统一进行驾驶,写作也是如此。

写作刚开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难的,它需要我们把脑海里的想法组织成语言,推敲字词才获得美妙的诗篇。李白是文学上的专家,之所以是专家,是因为他足够熟练,正如一万小时定律所展现的那样,专家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投入时间的不同。唯有坚持,我们才能做到才思如泉涌。

为什么大部分人感觉写作开头难?

在于人们拥有的完美情结心理,尤其是阅读量越大的人,越会有这种心理。这是因为那些阅读量巨大的人看过的优秀作品太多了,他在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写的文章不好,产生落差。

而当你坚持写作,你会收获自豪感和满足感,逐渐接纳自己的作品。

自媒体写作的第二大好处在于,它能够巩固我们已有的知识。

当我们遇到一个写作主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在大脑里检索这个主题的相关信息,在这样的不断的重复锻鍊之后,我们的联想能力会大大增加,联想能力有助于我们实现创新。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囫囵吞枣,当我们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字之后,我们不仅会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建立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自媒体写作和读者有关,这要求我们的文字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写作还会增强我们的交流能力。

又该如何解释那些经常写作,但是写作内容却堪忧的人呢?

其实都是受限于“认知的天花板”,也就是我们本身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如果我们的知识实在过于稀少,我们就会像不断炒剩饭一样把这些知识反复翻炒。写作除了会巩固我们已有的知识,还会倒逼我们学习新知识,发挥我们的学习能力,查找资料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然后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文字。

这个过程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闭环。通过不断地阅读和系统地学习新知识来写作,然后又通过写作来巩固和创新,这样我们及高效地学习了新知识,也完成了我们的原创文字。

自媒体写作是倒逼自己成长的最好的方法,它具有难度,也有丰厚的回报,值得尝试。

四、《思考,快与慢》如何提高决策的质量?

“每周好书”篇九:《思考,快与慢》:如何提高决策的质量?

在人生中,我们会面临着无数个抉择时刻,有时候一个好的选择,会胜过大量的努力。那么,要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决策的质量呢?

我最近看了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挺不错的建议。早在2002年的时候,丹尼尔·卡尼曼就因其在决策制定上的研究而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所以如果你对“提高决策能力”感兴趣,他的建议将会对你有所帮助。

1.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做决策的?

想做出好的决策,就需要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做决策的?结合这本书里的内容,我将大脑的决策机制,总结为以下5点:

①每个人的大脑都有2个决策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

②快系统是直觉系统,我们所有下意识的操作都源自于它。你可以把他想成住在我们脑子里的“机敏小孩”,答题速度快,脑子灵光,常常做出又好又快的选择。但他阅历较浅,有时候看问题不够理性和全面。

③慢系统是非直觉系统,需要调动你的注意力和后天学习的知识。它产生的是理性的慢思考。慢系统是大脑里的“智慧老人”,抢答速度比不上“机敏小孩”,但其阅历更加丰富,看问题理性且全面。

④本来这两个系统有互补作用,要是精诚合作,我们的决策质量就会大大提高。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⑤因为“机敏小孩”反应总是比“智慧老人”迅速,所以我们在做决策时,总是快系统占主导地位。有时,“智慧老人”还没开始答题,“机敏小孩”已经把卷子交了,并关闭了答题界面。因此,我们就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和偏见。

2.如何避免决策时出现偏见和失误?

①别让“机敏小孩”关闭答题界面

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养成“刻意叫醒慢系统”的习惯。就是当“机敏小孩”要关闭答题界面的时候,“智慧老人”必须先站出来按住他,告诉他:我还没写答案呢。

书里提到几种刻意叫醒慢系统的方法,这里分享其中的一个:借助公式。

借助公式并不是说你要有多强的数学功底,而是要让自己养成“拿出笔,量化问题”的习惯。

比如:收到3家公司的offer,正在纠结。先提醒自己别拍脑袋做选择,然后拿出笔写下你对工作的考量维度,例如:薪酬是否满意?晋升路径是否清晰?工作环境是否满意?接着按照这些问题对每家公司都进行打分,最后选择总分高的一个。

②了解“机敏小孩”的知识盲区,通过学习,让“智慧老人”补齐短板

其实在面对简单问题的时候,“机敏小孩”和“智慧老人”给出的答案是差不多的。例如:我们在开车时,突然有一个行为跳到马路上,不管是“快系统”还是“慢系统”,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立刻踩刹车!

但在复杂问题面前,二者的答案可能截然相反!例如:某咖啡厅菜单上,有一款矿泉水售价20块,基本卖不动,请问要不要把矿泉水下架?

“机敏小孩”可能会快速做出解答:既然没销量,那就下架吧。

但是“智慧老人”的答案却是:保留!

因为这里的“矿泉水”的作用并不是获取销售收入,而是作为一个“价格锚点”:让大家觉得相比之下二三十块钱的咖啡很便宜。

这在经济学领域,叫做“锚定效应”。

我们的“快系统”天生就对“锚定效应”不敏感,所以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把“锚定效应”这个知识点嵌入到我们的“慢系统”里面,这样一来决策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其实除了“锚定效应”外,我们的“快系统”还对很多影响科学决策的依据不敏感,例如书中提到的:典型性偏好、因果性解释、随机性误解、回归现象、光环效应、可得性偏见等等。

这些词语虽然看起来晦涩,但书中却解释得特别简单易懂,没有复杂的推导或公司,都是简单的生活案例。如果你希望补齐自己的“快系统”短板的话,可以抽时间读一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

好的,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五、读《思考快与慢》有感

读完一章节,云里雾里明理知礼[大笑]

是关于快思考和慢思考的两个本质问题。快思考是什么,如何而来;慢思考为何说是慢思考。

哈哈哈,应该是这样的一件东西吧。第一部分事把这两个东西,分为了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

本质上来说我们都是快思考的动物。因为慢思考都是需要并且通过学习习得的。

收获点

其一就是:

快思考对应的是直觉,冲动;慢思考是有它一套逻辑,更为缜密的思考过程,需要斟酌比较才可以做出决定。

就好比如说快思考无意识且快速,不费脑;慢思考需要费脑专注。即当系统2在运作的时候,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此人是根本不知道的,处于一种“心流”中。

名词学习:自我耗损

其二就是:

关于联想,即看到某个事物,一瞬间想到发生很多事。书里说是一种启动效应。我能举例的就是,当我微笑时,我会变得开心,不是因为我开心才笑,而是因为我笑了所以我才开心。不知道是这样理解的不。

其三关于你的直觉可能是错觉这章节,

关于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这两者之说。

认知放松会给系统1带来熟悉感,以至于系统2信以为真而导致的错觉。

这两者不同的情况下带来的状态也是不一样,处于认知放松时,你会心情不错,状态舒适且熟悉,想法也会选哪个队随意和肤浅;认知紧张时,你就更警惕多疑,感觉局促,直觉和创造力相对下滑。

所以说,紧张会扼制创造力,多学习以至于让自己能够处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664.html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骨子里运韵的散文诗”--读郭沫若散文“白鹭”有感

“骨子里运韵的散文诗”--读郭沫若散文“白鹭”有感

“骨子里运韵的散文诗”--读郭沫若散文“白鹭”有感【光的回响】作者:叶沛霖(四川省成都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六年级三班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第一篇课文是《白鹭》,作者是郭沫若先生,老师说他是我们四川人,我感到很亲切。这篇课文的第一句是:“白鹭是一首精巧的散文诗。”我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

怎样把故事写进青少年心中呢?““中国好书”获奖者畅谈感悟

怎样把故事写进青少年心中呢?““中国好书”获奖者畅谈感悟

4月23日晚,2018年度“中国好书”通过中央电视台好书盛典向全国观众隆重揭晓。资料图好书推荐: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卢冠琼 通讯员 刘璐璐)4月23日晚,2018年度“中国好书”通过中央电视台好书盛典向全国观众隆重揭晓,32本中国优秀图书逐一亮相。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

这本书永久改变了英国文化的面貌,被英国政府禁止出国。

这本书永久改变了英国文化的面貌,被英国政府禁止出国。

1987年初,中国一些地方的书摊开始挂起大幅广告,宣传一部叫“洋金瓶梅”的小说,轰动一时。这本书即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于1930年去世前写就的最后一本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劳伦斯手中的书稿到漂洋过海在中国问世,这本书经历了巨大波折,诸多审判,为多国出版审查制度带来深远影响。其中,196...

“朗读者”:情欲、阅读、平凡之恶问题

“朗读者”:情欲、阅读、平凡之恶问题

大概从04、05年左右开始,好莱坞变得越来越政治正确,电影艺术开始受意识形态影响和裹挟,尤其体现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项上,《撞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拆弹部队》《为奴十二年》《水形物语》《寄生虫》等影片,都是政治意味要大于艺术成就,而国内影迷按获奖片单观影,会错过许多好片,比如《朗读者》。了解一个男...

中小学优秀作文欣赏--“拾朝花石”读后感300字,精选范文3篇

中小学优秀作文欣赏--“拾朝花石”读后感300字,精选范文3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300字在书店闲逛时,偶然发现了《朝花夕拾》这本书,我很好奇,于是我就翻看起来。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本书主要是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这本书一共被分为篇作品,每...

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5: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好词好文章好段子

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5: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好词好文章好段子

一堂作文课专注中小学生阅读和作文指导;关注回复「领取」千元资料免费领关注读后感➤ 好 词启迪 佩服 敬意 激励 感动 细想 思索 沉思 沉浸沉醉 鼓舞 浮现 深思 喜爱 共鸣 思绪 善良 爱惜愚蠢 赞叹 痛恨 羡慕 故事 凶猛 生存 缥缈 忧愤不可思议 全神贯注 四散奔逃 废寝忘食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