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3年前 (2023-02-04)读书有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是《四书》第一篇《大学》的开篇第一~四段。第一段也就是《大学》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纲目”,是这篇文章的“骨架”。古人文章写的真好,开宗明义,气势磅礴,可谓是千古名篇!《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写的一篇论文。所谓《四书》,第一篇是《大学》,第二篇是《中庸》(作者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子思),然后是《论语》和《孟子》,是南宋的朱熹把《礼记》中这两篇论文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总名便叫作“四书”。

开篇第一句话,直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出大学之道,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什么是大学?不是指现在的大学,而是指“大人”的学问。什么是“大人”呢?《易经》乾卦《文言传》是这样定义“大人”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这一段不用翻译也能读懂,这里对大人的解释,是指圣人,也就是伟大的人,“内圣外王”的人,大人的学问之道,就是“明明德(发扬光明的道德),亲民(于民为亲,人民至上),止于至善(张居正说得很形象,止就是到家了,不走了住下了。而这个家是哪里呢?仁就是家,就是至善)”。紧接着,曾子重点论述了这个“止”字的内涵。一个人知道“止”太重要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什么?“得”大人的学问,“得”大学之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下万物、万事,都是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要做一个伟大的人,一个高尚、智慧的人,首先得知道“止”,之后做到“清静、安心、周虑,修心、养性,培养高尚的情操”。一个人不知“止”,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就难以做好“修身养性”。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而一个人能抓住根本所在,能有始有终的去修身,知道先后次序、知道轻重缓急,那么他修身的学问就接近“道”了。《大学》仅仅就这一段话,就足够你一辈子玩味无穷的思索与实践。

第二、三段曾子告诉你古之造就圣人的修炼方法,就是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行为准则。

第四段曾子指出,自古以来,不管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说了半天,让你“知之至也”、让你知道“根本”,知道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根本?曾子说了,只有一条,就是“修身”,不管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这就是“知”的最高境界了。怎么修身呢?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做到这一点就是“贤人”,也是“内圣”,具备了这个条件,再去奉献社会,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明德”,那么你算是一个伟人了,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圣人”了,除了“内圣”,进一步到“外王”的伟大事业了。

《大学》后面的论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都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古人读“四书、五经”,一般都是先读《大学》,树立人生的伟大目标和行为准则,再读《中庸》、《论语》和《孟子》。今天分享一些我的学习体会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南怀瑾写的《原本大学微言》。如果要深入理解《大学》的精神内涵,需要你认真仔细的研读,而且要反复读,不断加深理解,并且做到知行合一去实践和体验。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747.html

“《大学》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围城”仍然是最受欢迎的。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围城”仍然是最受欢迎的。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西南大学图书馆发布了2018年度事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最受欢迎的十大图书。报告显示,人文经典类著作持续走俏,《围城》高居全年借阅量榜首。▲西南大学图书馆热门检索词一、《围城》持续受欢迎,高居借阅榜首报告数据显示,图书整体借阅而言,全馆中...

书,没有奶茶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书,没有奶茶香,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一位朋友去台湾旅行,逛到了诚品书店。他告诉我说,那边的书,卖的很贵,比内地贵了两三倍。我从照片中看到书店里人头攒动,不觉想起来去年去成都旅行,去了传说中的网红书店。也是一副热闹景象,只是大部分人把书店当成了景点,拍照打卡的多,寻书而来的寥寥无几。我问朋友,真正认真看书的有几个?肯掏钱买书的多么?...

红色经典|“钢铁如何炼成”的读后感

红色经典|“钢铁如何炼成”的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购于很多年前的暑假 ,那时,我升初中。彼时,我已上了大学,生活于我而言是一罐蜜:快乐的生活,顺利的学业,知心的朋友。和保尔截然不同的生活,让我有了更强烈的感悟和情感。读完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强。保尔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孩,他很勇敢...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写作指导和范文欣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读后感”写作指导和范文欣赏

第一步:审题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写出自己的感想,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令人感动的情景、一些蕴含深刻道理的文字……第二步:选材①印象深刻的人物: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②精彩的故事情节:草船借箭、武松打虎、探水帘洞、放风筝③道理深刻给人启发:胸怀宽广、勇往直前、聪慧敏捷、享受生活第三步:构思(列提纲...

时代阅读:“唐诗”读后感(黄木秀小学马江源)

时代阅读:“唐诗”读后感(黄木秀小学马江源)

阅读书名:《唐诗》阅读者:马江元指导教师:李彤所属学校:个旧市蔓耗镇中心校黄木树小学《唐诗》读后感我喜欢唐诗,吟诵起唐诗,就像唱歌一样高兴。因为在唐诗里,我能懂得很多道理,学到很多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当然我也能把学到的唐诗背诵给我的家人听。阅读使人快乐。联合发起单位:共青团红河州委、红河州青少年发展...

关于《摆渡人》的读后感6篇范文

关于《摆渡人》的读后感6篇范文

醒来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来到荒原。在特里斯坦和迪伦穿越荒原的路上,勇敢的迪伦因为爱,心里没有希望崔斯坦很快出现。感激的最后,终于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有一天,她决定坐火车,寻找心中可依的存在。能让她的精神世界从孤独走向温情。“最好能和父亲见面......但是出乎意料地长途跋涉,迪伦是唯一没能从事故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