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好书推荐《框架思维》我的读后感

好书推荐《框架思维》我的读后感

3年前 (2023-02-04)读书有感

高手

想清楚,说明白,做正确

正确定义问题

⭐️判断

思维

⭐️技巧

书名:《框架思维》

作者: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好书推荐 我的读后感

许多时候,我们对框架的使用都是无意识的,无察觉的,如果我们没有刻意思考,我们往往不会知道自己在某个场景下用的是什么框架,为什么要用这个框架。我们每天都在做决定,吃穿住行离不开决定,这种情形下,你是如何思考的?

框架是什么: 本书所谓的框架思维有两个概念,①框架思维是做事的方法论,比如你今天会想“我去哪个食堂吃饭”,你选择了去二食堂。你选二食堂的原因是二食堂离你近,或是符合你的口味,抑或是服务态度好,基于这些原因你能够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坚持或改变自己想法的——框架。②框架思维是你对一阕词的解释(你所具备的知识、经验)例如:“新型冠状病毒”一词。你的回答越全面说明你的框架就越丰富。

人们的所见取决于其所赖于做出判断的框架。每一个框架都令我们得以从全新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框架会放大某些部分,同时又弱化另外的部分。

框架的重要性:框架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框架,否则事情的结果肯定是与目标背道而驰的。框架帮助我们正确定义问题、设计策略,从而直击事物的本质,并应对不断变化的复杂世界。

框架有三大底层要素:因果律、反事实思维和约束。

①因果律:因果关系存在于一切生物之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因,不言而喻,因决定果,果是因的反应。因果关系可以从经验中总结。把因果律转化为框架,可减轻认知负担,减少决策时间。

如何更好地以因果模板进行思考?首先,至少要有因果模板意识;其次,在思考问题时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它。你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我是怎么解释的?这么解释是否正确呢?

②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以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问题。反事实不是空想幻想,而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取决于我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脑补是反事实思维的表现,想象另一种现实,我们的因果推理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反事实思维和因果推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因果关系,我们将被淹没在一片无意义的事件海洋中,漫无头绪;如果缺少了反事实思维,我们将被现实所困,毫无选择余地。反事实思维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因果思考者,当你看见更多可能性时,视野也会被拓宽,而不会被困于泥淖。

③约束:约束对我们的因果律有参考价值,适当的约束才能让我们合理发挥想象力,有效释放创造力,为决策及行动提供正确指导。应对约束,关键在于收放自如,约束过多,你可能会错过要事;约束过少,你可能无法聚焦要点。

每一个框架都有软约束与硬约束,软性约束是有弹性的或可改变的,只需付出相当的努力即可进行调整。硬性约束是固定的、不可渗透的和不可侵犯的。硬性约束是心智模型的核心所在,忽略它就意味着放弃框架本身。 进行反事实思维而选择约束条件时,先要确保守住那些硬性约束,而在选择软性约束时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约束的特性:①可变性:指选择可以改变的约束,②最小变化:指对约束应仅做微调,而非彻底改变;③一致性:某个约束的改变不能与另一个约束产生矛盾和冲突。

怎样优化和构建自己的框架:

①要知道因果律、反事实思维、约束的含义

②是知道了三者的含义后怎么做,万物是运动变化的,要以变化的框架去对待万物。

③用知识成长自己,你的知识越多,你就越强大,就有机会走得越远。

④构建框架离不开因果律、反事实思维、约束,三者缺一不可。他们是建构框架的底层要素

⑤选择正确的框架,框架的应用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在因果律、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想象力等因素的导引下进行。但是,选择正确的框架十分不易。

⑥认知体系是框架思维的一部分,对事情的认知与处理离不开认知,如何提升和刷新自己的认知体系,a.那就是建构和打碎自己的框架;b.保持提升的意愿;c.拼命提升和刷新自己。

⑦框架需要不断地随着变化更新,重构框架,建构框架是一个过程,是引导人类去认识、想象和评估各种选择的一种方法。

⑧学习添加新框架,新的框架不仅提供了思考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式,还为决策和行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⑨框架一定是多元化的。越多元的框架,越能让你发现不同的观点。世界是复杂的,仅凭单一的框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尝试利用不同的视角来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助于得出更好的结论。反过来说,当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框架时,如果可选择的余地很小,那么结果也会截然相反:由于潜在的选择范围有限,会导致得出的是次优决策。当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多元化的框架,还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749.html

“好书推荐《框架思维》我的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中考考试准备一定要看!满分读后感怎么写呢?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中考考试准备一定要看!满分读后感怎么写呢?以“平凡的世界”为例

在中考语文中,“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经常被提及,那么,读后感应该怎样写呢?老师规整了各个年级优秀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关注“小淘爱学习”,快乐学习,快速提高!八年级下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

2018年,读几本书,2019年要加油读书。

2018年,读几本书,2019年要加油读书。

数据来源: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16日在京发布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一、综合阅读率提升,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

中国好书“全上海”座谈会召开真实还原大上海解放史

中国好书“全上海”座谈会召开真实还原大上海解放史

好书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刘统教授原创力作《战上海》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中国好书”是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图书推荐活动,是中国图书出版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2019年4月23日,第24个世界读书日当晚,“中国好书”颁奖盛典在CCTV...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周三在风铃草读书会,与十几位伙伴一起共读了《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对引导孩子。阅读这件事很有感悟。2017年,我任教一年级,女儿也刚好上一年级,我开始初步接触儿童文学。那一年,我们从武清搬到宝坻,在武清时家附近有个大大的图书馆,每周我都会带着女儿去图书馆...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开始和结束,超实用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读后感开始和结束,超实用

01如何写好读后感开头和结尾(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的开头与结尾。简述原文有关内容。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