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告诉我们(一地鸡毛刘震云文学评论)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告诉我们(一地鸡毛刘震云文学评论)

1个月前 (08-02)读书有感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告诉我们(一地鸡毛刘震云文学评论)

刘震云《一地鸡毛》读后感

看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非常流畅,几乎用了一天时间就看得大概齐了。可能是小说,故事特别强,稍微不小心就被带入上个世纪末的北京,还有那些深不可测的机关大院。

《塔铺》是我很喜欢的一篇,也是开篇的一部小说,据悉也是刘震云初试牛刀的作品。从这部小说,是可以看到老刘的人生经历的。很多作家的代表作都难免逃离自己的人生经历,比如,蒋方舟说自己的几本书也算是把自己掏空了,可能是后来读的书多了,小蒋即便故事不厚重、情节不曲折、背景不强烈,照样也是不错的青春笔记。加之,她后来也算从事杂志主编这个职业,让我也是很佩服的。前几周,在班车上读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在想些什么》,觉得很受触动,一本书的写成,就像是一个不停息的马拉松,膝盖酸疼,也许只是开了篇,要完结,估计肌肉都得结成硬块。

回到刘震云的书。《塔铺》讲的是恢复高考,一个镇子的人都聚起来准备高考的经历。故事的跨度很短,一年,刚好到当年首次高考结束。印象深刻的是,整个故事都呈现的是一个熔炉式的社会,但是很多在那次难得的人生再造选拔,并未如愿。小时候,身边人就很喜欢把一些读书读成傻逼、或是读书没什么卵用例子,翻来覆去地讲述,搞得我是很紧张的。然而,到现在,好吧,确实没什么卵用。但是,当年这个机会是很贵的,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吧。在那样的年代久远、略带凄凉的背景,再夹带个青春热血的故事,往往总有一种人生圆满既得的感觉。狡猾的作者,稍微不留神,留个缺口,读者的魂魄也被摄去大半。可是人生,完美的事太少。美女很美,他硬说有点胖;很登对,他硬要插个地主欺男霸女的桥段;为XX而读书,他就要把读书人读到疯癫的样子,完整的表露,可怜巴拉。

我们听过的路人的故事,永远不知讲故事的人心理。很多写作者,包括大学曾经采访的一个小作家也说,人们总要通过作者所写的故事去猜测他们的人生经历,把他们的经历王主角上套。刘震云的这部小说,有几个故事倒是挺连续的、同样带有一些“凤凰男”的感觉。高考/当兵/上班,作为个人的难处,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的尴尬,作为特定背景的人,人物清晰,这样的故事代入感还是很强的。

看到一九四二,我就没看了,这个记录体的故事,在电影上映的时候,在人人网上看了的。当初,电影上映,各种口水战,说是良心之作,但我觉得,第一个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真是很了不起的人。有很多作家带有很强的乡土气息,莫言的高密乡,虽然从未看过相关的书,但却如雷贯耳;余华的浙江某铺满石板路的县城,翻过他的书,总有小镇牙科医生,在黄梅雨的店铺看书的感觉,可能集中看书的时候,那时西安正是雨季;村上春树,总是在关西的海滨旅馆,转折总是如此快,一封封书信,一次单程的机票,人生真是恣意潇洒,包括日本的其它几个看过一些的小说家,都有那种都挤在一个海岛的密闭环境进行心灵对话的感觉,我爱死这种叙事了,细节常带深刻的感情,琐碎的事情却像印刻的岩画一样,恨不得把每个情绪和细胞都放大了看,看的过目不忘,想洋溢在汽车音响的歌曲。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是新的类型,都是关于一个单位的书,之前看的《杜拉拉升职记》,特别的快速/直接,写的只是小资的个人成长,且情绪多余,而理性不足。其它的关于单位大院的书,也看过,《阳关灿烂的日子》,超屌的存在,我觉得自己青春前期最遗憾的事,就是我始终没有成为一个古惑仔,甚至毫无半点江湖气息。小时候,好不容易抢了低年级同学的弹珠,后念及是同桌的弟弟,又换给人家,自此以后,再也不忍过问江湖的点点滴滴了。当然,这种小痞子的大院生活,怀念童年也就得了。成年了呆在一个单位的生活,有很多不得已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知有斗争,更要有内心的平静。知乎上有人推荐,成功最关键因素,有人说是坚持,有人说是平静。就像六祖慧能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时候,鸡汤VS鸡血,鸡汤总是赢得贱兮兮。当然,说平静的,总有平静的道理。《一地鸡毛》的小公务员,在别人眼里的自己,和自己眼里的自己真是相差好多。在别人眼里的顺境,有时却如逆境般难行,在自己的眼里的逆境,有时却本身就是顺境。小人物,活得都不容易,获得并不太平。一生何求,求的东西,大多是美好的、竞争的,争抢得你死我活也是大有人在,那么平静,到底比坚持胜在哪儿?我想这个论断,是在告诉我们,口口声声坚持的人,最后估计都不会真的坚持,潮水不退去,没人知道谁在裸泳。人生的顺逆境,都是祸福相依,在逆境能奋战,在顺境,也许就被消磨了。没有一些平静忍耐的心,撑不到最后。

昨夜,与L通话,说起最近状态,颇觉得自身,太过于平顺了,意志力大减,情绪波动完全不受掌控。也许真应该反思,像如今这样,是不是离自己想要的渐行渐远了。慎之慎之。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508/8010.html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告诉我们(一地鸡毛刘震云文学评论)” 的相关文章

经济困难,年轻人多去买书,还要省下余钱吗?

经济困难,年轻人多去买书,还要省下余钱吗?

好书推荐:认识一个年轻人,特别喜欢读书。每个月都会买上一两本,纸质版的居多。买完之后,方才发觉钱包空空,反复思考之后,还是决定继续买书。大多数人可能不会理解:都已经穷的快要吃不起饭了,还买什么书呢?直到真正喜欢上读书之后,才能与那位年轻人一样感同身受。为什么很多人每个月都喜欢买书买书,特别是一本厚重...

“百年孤独”最经典的八句话,识破人性,尽人生来

“百年孤独”最经典的八句话,识破人性,尽人生来

读书有感:如果一生只看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如果书架上只放一本书,一定是《百年孤独》;一千年后还可能流传的老故事,一定是《百年孤独》。它是一本你初看时觉得晦涩难懂,再看时感叹世事无常,多看几遍悟透人生本质的巅峰之作。除了孤独,没什么能够永恒,读懂书中这8句话,便读懂了人生。一、无论走到哪里,都...

读后感和读书心有什么区别?

读后感和读书心有什么区别?

最近有网友问我,读后感和读书心得有什么区别?今天我来详细为大家解说这个问题,在解说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读后感和心得体会的使用场所。读后感普遍用于学生年代,或者用于基层单位,而心得体会,普遍用于企业和机关单位,但是两者的意思区别不大,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根据我们多年写作经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的小说,酣畅淋漓。高加林,农民出身,高中毕业,谋了一个民办教师的职务,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被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楼通过关系,恢复了农民的身份,代替他的是高三星,高明楼的二儿子。这个情节和少平当年的遭遇基本一致。高加林从此一蹶不振,在父母的劝说下,经过一个月的挣扎,最终选择与生活妥协,天不...

阅读:如何支持孩子成长?-《准备》读后感

阅读:如何支持孩子成长?-《准备》读后感

Uu阅读--不必通过第11本书来追求孩子的成功和满足感。我们都知道,父母应该从主导角色转变为辅助角色,老师们应该从孩子和学习之间撤出,创造一个充满合作氛围的家庭环境。董事会明智地鞭策她专注于组织结构的建立。让学生知道他们各自的存在非常重要和意义。“准备”书中也分享了很多共同的技巧和学习模块,要引导孩...

2022寒假读《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三篇

2022寒假读《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三篇

故事中,14岁的女孩索菲有一天回家时发现了一封信。人一生皆知,却不知一切事情的经过和开头。当我看到“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说的是哲学。从哲学视角向我们解释世界和自然等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哲学比较枯燥,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她由此走向了解开世界之谜和哲学的大门。“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