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读书不怕晚,人读书到30多,读好书。

读书不怕晚,人读书到30多,读好书。

3年前 (2023-01-07)读书有感

说到读书,近来心头常有一种人到三十始读书的感叹。

人到三十始读书,憾耶?当然是遗憾多多,在最应该发奋读书的年龄里却没有书读。幸耶?能够到了三十还有沉静读书的心境,还有不少的闲时光用来阅读自己心仪的书籍,也未尝不是遗憾中的幸运,或者说是幸福的事。

我的少年时代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那时不仅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精神生活也极度贫乏,整个小学期间除了课本,几乎就没有读过课外书,如果说连环画算课外书的话,也就看过几十本连环画。初中是在乡镇中学念的,依然是应该阅读的书籍严重匮乏,再加上升学的压力,只是零零散散的借阅过一些章回体的演义类小说、知青小说、以及港台言情小说,即使是这样的书籍,也是数量有限算得上是奇货可居的,也是若想要看先排队等候的。记得最有名的古典名著《红楼梦》,我就是在升学前夕连吞带咽、一目几行的匆匆看完的,自然是也未及细细品味,因为后面还有排队看的同学一长串呢。当时跳出农门不容易,也算是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考学到济南来,而到校后最幸福的事是学校有像模像样的图书馆、干净敞亮的阅览室,以及我钟爱的文学书籍,以我那时的眼界,各种名著和《诗刊》、《星星诗刊》、《诗神》等种种文学期刊也算是应有尽有了。虽然课业紧张,就业的压力也不小,但四年里也还是读了不少的中外名著,《儒林外史》、《简·爱》、《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约翰克里斯多夫》、《普希金诗选》、《歌德诗选》等等,都是在那时候读的,年轻,记忆力好,读书受益很大,印象深刻。有些书则是借了看完了依然不满足,便节衣缩食地再去书店里买了来存为己有。

因为条件所限,三十岁以前读书也比较散,东一葫芦西一瓢的,买到什么或者借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面也比较窄,不过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三十岁后的这些年,书读得则比较系统了,也比较驳杂,不再局限于文学名著,一者出版量多,购书的途径也多;二者,有少许闲钱,可以说大大提升了对于好书的购买力,只要在书店看到可喜可爱的书籍,就可以成套地买回去,然后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三者,有了闲时以及闲适、恬淡的阅读心境,这也是关键的,因为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无书可读或无时间可读都实在是一种大苦恼。如此下来,家里的书存量可观,读过的书也是数量可观了。像古、现代书画论系列的书,我仔细读过的有六十余种,基本涵盖了历代著名书画家的理论;历代笔记、小品文系列的,有六十余种;钱穆的书,有二十种左右;《昆虫记》十卷本;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丛书,买到并阅读了不止一边的有五十余种;至于福克纳、格拉斯、卡尔维诺、略萨、布尔加科夫、卡夫卡、纳博科夫等人的小说全集或选集,是基本上读了个遍,其他的哲学、美学等等书籍,也是阅读数量可观。

虽然这几年我也确实写了不少文字,比如说诗歌,从数量上说,每年都有一百多首吧。散文随笔类的文字,每年也能写上几十篇。但相对来说,我还是懒于写勤于读的。正如止庵先生所说:“某本书一读再读,或某类书读得多了,不无想法,难以忘怀,就想写它下来。当然不写亦无妨。因为书既读过,要论获益多少已经有了”。是呵,书既读过,要论获益多少已经有了,再者,平时白天在单位劳碌一天,晚饭后躺在沙发上或者半靠在床头,读起书来感觉很舒服,也很惬意,很美好,于是这一读,往往就是从9时读到11时多,也懒得起来去写大字或者去电脑前端坐敲打文字了。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我也经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是成了我集中读书的黄金周。一个国庆长假下来过目的书籍就有厚厚的一摞。其他的零星小假期,也都被我用来集中读书了。从书店买来一册书,很快就会读完,然后再去书店买一批。

关于读书,曹聚仁曾说,读书最难;读书是把别人的思想历程重新走过一边,不知不觉会成为别人思想的俘虏。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砌成一堵墙头,把自己关在里面;这样的书痴子,他就永世不会写一篇像样的文章。

这是说读书不容易。

如果说,少年时读书是用眼睛读书,青年时读书是用心灵读书,那么,人到中年,则是用阅历用思想读书了。而且对于所读的书,也越来越挑剔,不再有“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存念,因为越来越觉得时日紧迫,要读自己最想读的,最应该读的,不为应付考试读书,也不存功利之念。这样读下来,感觉读到的好书也确实多多。自己感觉获益也多多。不敢说自己读书能读出别一种洞天来,但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文字中读出别一种滋味来,读出别一种会心来,也是不虚读书了。

人到三十始读书,与书,与思想,与文字,有碰撞,有契合,有拨动,有心会,有灵通;能够让自己沉潜下来,心境淡定从容,这样自适其适,以读书为乐事、美事、幸福事。我想,这也很好。也可以多少弥补少年时想读书却无书可读的缺憾了。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825.html

“读书不怕晚,人读书到30多,读好书。” 的相关文章

“联合”读后感

“联合”读后感

听完这本书,我特别想去做一个对比,公司害怕员工离职,害怕拥有创业型思维的员工崛起,害怕老板的资源被夺取。员工害怕被炒鱿鱼,被同行业制裁,被降低福利,被要求加班,多劳少得。一直磨合不了的关系,竟然可以通过联盟来解决,让彼此即使不在一起,也能更好地发展。拥有联盟思维的公司,有一个双赢策略,这个策略是通过...

《活着》丨读后感

《活着》丨读后感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铺满了盐。”读完《活着》的我心里充斥着一种激荡和克制,感动、难过、不忍和哀叹交织在一起。富贵悲剧性的一生是底层老百姓真实的写照,你可以说他们愚昧且粗俗,的确如此,但他们更是善良的、隐忍的、坚韧的,他们用那股子韧性有力量的...

小学语文「读后感」该怎么写?精选4篇范文给大家,照着写就对了

小学语文「读后感」该怎么写?精选4篇范文给大家,照着写就对了

“苹果树的外婆”读后感,一口气读了“苹果树的外婆”这本书。但有一天,奶奶神奇地出现,和安迪一起在游乐园玩耍。她还和安迪一起分享儿童食品。奶奶打算去草原上抓马,教安迪如何驯服奇特有趣的马,神奇地抓住先机。一件新鲜刺激的事情让安迪度过了又一个愉快的时光,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喜欢。“向日葵飞舞”,读后感休假中...

小学语文部编五年级下习作二《写读后感》习作指导范文、图文解读

小学语文部编五年级下习作二《写读后感》习作指导范文、图文解读

把生活实惠的能、事联系起来,比较、谈欣赏。应该是从原文引出的感想“集中到感触最深的一点发表议论,文章的素材1.开头总的感受:读得越读越香。然后谈谈自己了解最深的那几件事。一个班的学生该怎样对待挫折,最近学了老舍“养花”一文,受到教育。这是什么原因,然后引出“养花”一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今天的国...

活着读后感

活着读后感

当刘琼母亲集镇手指上插上刘琼神庙土时,终不能抑制感动,更了解生命和生活的点滴温情,锦衣玉食的生活太平淡无聊,回归的一生掉在父亲粪缸里死去,自己被抓长征忠军,死于战争,母亲重病死亡,妻珍病死,儿子刘琼抽血而死,或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死亡,女婿李希在工作之余,苦不堪言死于意外,事实上,富贵的回忆是讲述身边...

原创丨《鲁迅的偷着乐》读后感

原创丨《鲁迅的偷着乐》读后感

“鲁迅的贴身乐”读后鉴文/郑振良周长行先生的散文“鲁迅的贴身乐”(以下简称“到达乐”),将鲁迅文章读得我读得少,与写鲁迅的其他文章相比,周长行先生的“到达乐”如“真言定语”等多个网帖刊在台面上后,“史剧”是鲁迅写他童年戏的故事,可以说这是鲁迅对童年的回忆。““四喜”一开始写他跟小伙伴们钓虾,鲁迅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