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3年前 (2023-02-05)为何读书

阅读可以走天下

作者:王维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2000年,深圳市也确定了自己城市的读书月,是从11月1日始,至11月底。据说是全国城市中第一家搞读书月的。后来又有很多城市跟进。其目的,无非是让大众重视读书,热爱读书。前些年,我们深圳市山东商会与市出版局联合,邀请了山东老乡、作家莫言先生做客深圳读书月的大讲堂,现场给读书爱好者讲述了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写作情况并回答了听众关心的问题,对深圳的读书活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读书的好处很多,古往今来不少名士有很多这方面的表述。最上口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中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我曾问过父亲,您读书好,曾是县中学的状元,你那时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他小时候早已是民国了,没有了科考,天下大乱。父亲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在家他排行老小,生的很弱,我爷爷怕他长大后干不了重活,就送他去读书了。等读到中学接受了新思想就干革命了。没有文化怎么能接受新思想,怎么能认识社会呢!到了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人人都享有读书上学的权利。岁月如梭,一晃我们这代人也退出了工作岗位。没了工作的压力,得到了自己可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这里的读书不再是工作事业上的需要,不再是为获得知识而去啃书本,而是可按自己兴趣爱好,愿读点啥书就读点啥书。我还保持着上书店的习惯。看见喜欢的书就买回家看。虽然现如今网上阅读很方便,但总感觉读书要有点仪式感才对得起读书。经常是先泡杯茶,换身宽松的衣服,把周边环境搞清洁,拿一本书慢慢读,细细品。有新进知识的,有文史哲的,有绘画方面的,也有个人传记的,杂七杂八,喜欢的就读完,不喜欢的就放放。有时几本书交替着读,这样似乎像吃饭,多样化才满足口感和生命的需要。一本好书,如久酿的美酒,让身体舒展,真的是“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读书已成为我的习惯。每天似乎不看点书籍就会有辜负了时光的负罪感。眼下我在看、尚未看完的有三本书。一本是今年春节前见面时我过去的领导、原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刚同志送我的她的新书《于希宁的写意人生》。这是作者本人以自己作为已故当代著名画家、教育家于希宁院长的外孙女,从小到大生活在画家爷爷身边,所目睹的、所了解的国画大师于希宁先生的绘画足迹和历史、绘画理念和成就所写就的一本书,史料详实,鲜活耐读,对于我这个习画的人真是获益良多。一本是刚从深圳机场买的王小波著《我的精神家园》,这是去年才出版面世的一本王小波的杂文集。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王小波走的太早了,在人世间才经历了45个春秋。他出生于1952年,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他生前并未大红大紫,死后却粉丝无数。他的妻子李银河写了篇悼文,给他的定位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更有不少人模仿他的小说语言写小说,可以说在当代文学中创造了历史。从这本书中可阅读到的文字,也能窥见作者的思想认识,进而了解到王小波为什么这样写小说。还有一本十几年前父亲买的,已看过一边的书,是美籍华人文恺编录的著名历史人物梁漱溟口述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先生的身份不好界定,他是个学者,比名气更大的胡适年龄还小就被蔡元培聘到北大教授佛学,连长辈级的梁启超都亲自到他家中请教佛法,但他终究没像李叔同那样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他是个革命者,青年时期投身辛亥革命,要改造中国社会,创立了中国民主同盟,却又身在其外。他是社会活动家,游走于国共两党之间,于两党领袖都是朋友,但绝不入府做官。他自认是个思想家,长年清淡寡欲,同时代的名人都驾鹤西去,他还一直在祖国大陆清醒地活着,直到看到改革开放的这一天。可以这样子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儒家。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我想,阅读一定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才好。是人总归有老的那一天。行动不能走天下,阅读可以走天下,脚步停了思想不能停,否则,谈何喜度人生!阅读吧,此时此刻,任何时候。没有诗的生活不叫生活,叫活受罪;没有书的社会不是天堂,那是地狱!

2022年4月23日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王维星,深圳市山东商会创会会长,商会现任党委书记,兼深圳市齐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审读:孙世建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2/5849.html

标签: 读书的好处

“读书日随想|阅读可以走天下” 的相关文章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书,是我们的灵魂,是生活的阶梯。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大都是从书中学习而来的,它不但是我们的引路人,还是我们人生的追梦人。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改变人的素质。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都透露着谈吐文雅大方。读书能治愈心灵,让你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好好说话,与人和谐相处。读书能让你拥...

抄书练字第39天,阅读优势多

抄书练字第39天,阅读优势多

今天是我抄书练字打卡的第三十九天,适逢高考,与大家说说读书的好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让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读书是鲤鱼跃龙门最简单的方法,没有之一!如果你不愿意吃12年读书的苦,则将来势必要吃一辈子生活的苦!孩子们加油!在读书的年纪就好好读书!高考顺利!...

马少秋:推言故事直播间|阅读的作用在哪里?

马少秋:推言故事直播间|阅读的作用在哪里?

今天是马小秋陪伴您的第 4209天【读者提问】马主席,有人说,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没有过好这一生,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读书无用”的言论?您认为读书的作用在哪里?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任何一件事物的表象,都能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要过好生活、做好工作,必须要在这个过程中,...

阅读学习的三大作用

阅读学习的三大作用

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儒学大师荀子的《劝学》为后人所传颂 ,在他看来,人本是性恶的,通过接受教育、读书学习才达到性善,因此,他非常强调读书学习在人的成长成功中的作用。他在《儒效》中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时下,在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仞有不少人不断质疑读书学习有没有用,作...

读书的艺术。

读书的艺术。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黄庭坚)所说的话最妙。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作)艺术。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

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才明白读书的真正意义。

读了这么多年书,我才明白读书的真正意义。

原创:又要早睡咯更多精彩内容,请到主页,很高兴与大家分享[送心]读了多少书,并非是一种炫耀,而代表了一种软实力。读了那么多年书,才能明白以下几个道理,在这里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一、 读书能提高自身的涵养。一个颇具魅力的人,并非靠他背后的学历来做支柱,而是靠他平时通过读书等方式所积聚下来的涵养,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