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何读书 >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2年前 (2023-02-06)为何读书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世界:20世纪的道别》

[英] 简·莫里斯 著

方军 吕静莲 译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英国国宝级作家、历史学家简·莫里斯通过自己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全球历程,用半个世纪的行走,书写了一篇篇令人心醉神迷的文化随笔。50年的风云变幻,莫里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从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到艾希曼审判和柏林墙的倒塌,再到中国香港的回归。旅途虽匆匆一过,她却用历史学家的目光透过当下联系过去,想象未来。在历史的变革中,她捕捉到世界剧变的20世纪下半叶中那些决定性的细节。

漫游之梦(代中文版序)

许知远

我梦见了简·莫里斯。

在一家购物中心,她正沿自动扶梯而下,满头银白的卷发。我先是愕然,然后向她挥手,大喊一声“Master”。购物中心地点不明,在北京朝阳,或是我从未去过的威尔士,它嘈杂、破败,扶梯吱吱呀呀,是速朽的消费主义的最佳象征。她似乎侧了一下头,也好像无动于衷,没有像海明威在巴黎时那样向无名马尔克斯的挥手致意。

我醒来,带着明确的遗憾。简·莫里斯是我心中的英雄,自从二十年前读到她的《香港》,我就成了她的狂热追随者。她的浪迹天涯,她恢宏又细腻的笔触,同样敏锐的历史感与即兴触觉,皆让我着迷不已。我几乎买了她每一本书,英文的、中文的,精装的、平装的,有一些署名仍是“詹姆斯”。它们凌乱地分散在书架上,每当感到困顿、无聊,就抽出一本,随便翻到哪一页,总有意外的慰藉。

她为何进入我的梦中?2020年12月,她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有过触动,却并未过分强烈。她已94岁,三年前,还出版了一本日记体著作,这是一个过分丰沛的人生。唯一的遗憾是,我曾通过英国朋友联系,想去拜访她,如果状况许可,拍摄一期节目。死亡也带来一种释然,何必要真的见到她,若完全听不懂一个94岁老人的威尔士口音,我该怎么办?除了一窥偶像的衰老,我又有什么真心的好奇吗?那些书籍已保存了她的一切,世界各个角落的偶遇、洞察、追问以及永不枯竭的幽默感。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我没写下任何文字,哪怕一篇短文,来纪念她对我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思维与情感方式,弥漫于你的头脑与心中时,你反不知如何描述。这也与时代气氛相关,几年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疫情令一切陡然停滞,世界似乎突然缩小了,冬日芝加哥的寒风,斯里兰卡的政局,柏林的艺术家群落,不再与你有关……这些曾令我兴奋难耐。

在班加罗尔的夜晚闲逛,在小巷遇到多话的酒鬼,在开罗的市场里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香料,在伦敦抽一口摩洛哥水烟,曾对我充满诱惑。我成长于一个逐渐开放的中国,逃向他乡是对自身匮乏的反叛。而一个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一个陡然丰裕的中国社会,使一切轻易起来。

发现从来是双重的,你必然带着自己的经验去观察他人,也在他人的轨迹中,逐渐辨清自己。纵横四海的简·莫里斯,总带着那个年轻英国士兵的视角,战争把她带到了远方,归家时,一场冷战又开始了,她对极端情况下的人的行为深有体会,在她不断奔赴地球每一个角落时,她身后的大英帝国瓦解、沉没,砸向水面的帝国碎片,又激起绵延的往昔之音。她又在一切事物中,墙皮脱落的大厦,咖啡馆服务员的姿势,巴黎站台的一个英国人的风衣,香港街道的人声沸腾,都看到了一种精神存在,它们总是与过去的记忆、被压抑的感受、摆脱束缚的兴奋有关,是带着长长阴影的种种即兴。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模仿简·莫里斯是徒劳的,她却助我逐渐接近自己的声音。我在一个曾经是中心、后来被边缘,并再度可能回到中心的文化中成长,它古老、延续又高度断裂,在自傲与自卑间剧烈摇摆,个人要艰难地从集体中发出只属于自己的声音……在我前往加尔各答、开罗、莫斯科、仰光、新加坡时,我看到的是古老与新生的冲突,大规模社会试验的后果,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移民浪潮的痕迹,唐人街里的会馆、庙宇、突然飘出的粤剧,总令我着迷不已。

在我刚刚习惯于这种旅行的欢愉时,一切突然中断了。这个春日的北京,潜入梦中的简·莫里斯意味着我心中溢出的焦虑,我无法像她那样自由穿梭,世界正重新被竖起一道道墙,人们对他者丧失了兴趣,我的天分更是有限,即使同样的机会,活得更长,也难有她那样的洞察。

醒来后,我随手翻看简·莫里斯的一本书,记录她五十年来的欧洲之行。其中一节有关奥德萨,在这个昔日的沙皇俄国、如今的乌克兰的港口城市。它是一个多元种族、文化的象征,希腊人、格鲁吉亚人、土耳其人、保加利亚人,尤其是犹太人在此混居,黑海给它带来一种难得的放松感,这在庞大俄罗斯世界中尤为难得。莫里斯在冷战时到来,在一个封闭、驽钝的现实中,看出了这座城市昔日的荣光,一个勤奋的指挥家,一位咖啡店经理,以及破败却仍典雅的酒店大堂,诉说着暂时沉睡、等待被唤醒的往昔。

这段描述了愈了我的焦虑。你知道,即使被冰封之后,世界仍会醒来,摇曳多姿、火急火燎地等待着被观察、被记录。

在简·莫里斯所有的书中,这本《世界》尤为迷人,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我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判断,他们不一定准确,却总是俏皮、敏锐。如果我的人生能留下一本书,最希望是这样的一本。比如在我75岁时,距离我出版第一本书、第一次出国恰好50年,我能辑合成这样一本断片集,记录2001年至2051年的世界变迁,它们既是我看到的、体验过的,又属于每一个人。

作者:许知远

编辑:周怡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weihe/202302/5900.html

“读书|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世界》,捕捉历史变革中那些决定性细节”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人民日报:为什么要多读书?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读了那么多书,最终还不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组建一个平凡的家庭,何苦折腾。一个人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8条理由,告诉你人为什么要多读书。1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钱锺书先生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

“抄袭”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抄袭”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1.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杨绛2.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成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梁晓声3.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梁文道4.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黑塞5.拒...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书有什么好处?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书有什么好处?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要多读书当我可以看一段总结式的视频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费劲的去读一本书呢好吧,你说的没错这样做你可以节省一些时间而且这样做也没什么错然而读书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你不能只通过看视频来锻鍊你的身体所以让我们直接面对事实吧阅读能提高你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阅读就像跑步或听音乐一样可以是一种冥想...

读书的艺术。

读书的艺术。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黄庭坚)所说的话最妙。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作)艺术。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

阅读书籍的十大好处:为什么要每天阅读

阅读书籍的十大好处:为什么要每天阅读

(khaoshu.com)最近一直在分享为什么看书,看书的好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阅读书籍的十大好处:为什么要每天阅读但让我们面对现实:当我们可以看电影、听有声读物或观看 优酷视频摘要时,激励自己阅读 382 页的书可能具有挑战性。我对吗?但是,如果您日常阅读的大部分内容包括社交媒体帖子、短信和新...

读书能带来什么?有三个好处可以和你分享。

读书能带来什么?有三个好处可以和你分享。

在如今这个快速的社会中,读书这个词语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从小到大被很多人都在谈论着,从小到大被很多人所鞭策着。你要好好读书,要考上大学,如果不能考上大学,就像我们这样的,每天都要干苦力活。如果不好好读书,你的人生命运会比较惨。其实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能够领悟背后含义的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