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看清当下,行稳致远-《置身事内》读后感

看清当下,行稳致远-《置身事内》读后感

3年前 (2023-01-15)读书有感
当你没有机会去思考你周围的一切,或者用每一个毛孔感知社会经济的温度时,我想你可以斟酌出什么是社会经济运转的规则,“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和有意义的思考,应该着重说明目前实施的政策和改革,“他介绍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和政策解释。产业优势、营商环境、居住环境、就业环境、文化环境、人才密度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综合实力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兰小欢

以终为始,首先引用了整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作为开篇,我想我对此是深以为然的。所学所知,所思所想为我所用,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都是书籍的力量。

相较于解读历史和畅想未来,看清当下是最难的。前者功成身死已是定数,历史从哪个角度解读都说得通,只要能自圆其说。未来尽管发挥想象,因为无法验证,所以没有对错。只有当下,因为身处其中,往往是迷雾重重。就像东坡先生所言:“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这本《置身事内》时,我常常感到原来如此的茅塞顿开,更多的时候是暗暗叫绝的会心一笑。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更发展于斯,我们早已置身其中,却未必“置身事内”。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时候我们连外行都算不上,好戏一场接一场,却无暇顾及或暗自神伤。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你前进,你不曾有机会思考或看清你周围的一切。只有跳脱出来,拨开层层迷雾,时而站在宏观的维度之上,以更高的“上帝视角”来俯视时代发展的历史事件,时而进入微观的世界,去用每一个毛孔感知社会经济的温度,从而看清时代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才有可能参透社会经济运转的规则到底是什么,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又是什么,有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进而找到自己的角色。我想这本书会给我们一些答案和有意义的思考。

这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涉及“怎么办”时,多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但是,无论现在面临怎样的变化和挑战,我和作者一样,都有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

对于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政府和政策解释,宏观和微观的解读,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读读这本书。这篇读后感,仅从微观中的微观——个人视角,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读了这本书后思考的拙见,不足之处期待指正。

一.区域发展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从大的区域来看,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区域综合实力,包括产业优势、营商环境、人居环境、就业环境、文化环境、人才密度以及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等。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大的区域范围来看,地方政府的综合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包括财政实力、产业运作、治理水平、服务意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强者愈强,良性循环。

所以,我们最好能够乘坐上核心区域发展的快车,特别是年轻人,没上车的抓紧上车,上了车的尽量别下车,哪怕现在挤一点,难一点,咬咬牙也要坚持一下。现在的难,长期来看,是有价值的付出,情况会得到改善,未来会越来越好。一个城市、中心城市、都市圈、省会城市,有条件去的话抓紧行动,没有条件的尽量创造条件也要去。实在难度大,可以从可操作性强,难度相对低的区域先开始,一定要动起来。如果你说,我确实想动,但是客观条件制约太多,那么哪怕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城市,选择去这个地区、这个城市发展最好的区域,坚定地去生产要素和资源集中的地方,去人才密度高的地方。

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只要行动,永远不会晚。

二.房地产

现在中央的调控要求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背后的核心是稳发展。现阶段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蓄水池,是院墙,是高地,房地产牵一发动全身,这是一个事实。

在全球大环境和我们国内的环境双重作用下,现阶段什么最重要?信心。信心靠什么支撑?信用。

在货币竞争的大视角下,如果我们把资本市场粗略的分成债券、房地产和股票三个市场,其中债券背后是中央政府信用支撑,股票背后是企业信用,房地产背后则是地方政府信用。而在这三者中,地方政府是目前经济环境下最需要输血保证稳定和发展的。我们有强大的中央做支撑,企业可以交给市场,地方政府背后则是庞大的地方社会公共资源,是民生是民心,是老百姓的信心。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如果是刚需,或者有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需求,不要等房价大跌那天,特别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核心资源的房子,那么你可能等不到那天。有条件就上车,没条件就将就,以后会有更多适应不同需求和不同条件的住房。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态平和,努力赚钱。

三.个人发展

有亲人在北方地级市城投公司工作,看了这本书后,我愈发觉得对他来说还年轻,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发展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北方的一些人口少、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的地区,城投公司传统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企业背负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未来一定会转型,人员也必然面临转岗甚至下岗。

相较于有个不乐观的确定结果,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人,面临的未来是更加不确定的,很难预测未来职业格局的变化和职场与日俱增的挑战。在这巨变中,唯一不变的是,个人要提升学习能力,提高个人生产率,打造个人创新力与创造力,树立起个人IP,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看家本事,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时代的变化与挑战。

四、家庭理财

对于传统一点的家庭来说,包括我在内,更喜欢银行的理财产品,享受平均4%-7%之间不等的年化收率,虽然不高,但是安全有保障。我自己其实并没有仔细了解过银行的理财产品,只是认为银行的理财是绝对安全,完全放心,不用管它背后的逻辑,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把家里的主要储蓄放在里面就好。如果银行理财都不安全,哪还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呢。其实只要是理财,哪里会有绝对安全一说呢,这背后老百姓的底层思维就是认为银行理财是刚性兑付。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影子银行”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家庭和个人理财将是我们每个人要面临的一项必备技能。学习理财知识,积极做好家庭财富管理,合理管理风险与期望等,都将会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教父》中有一句名言:“半秒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命运注定会是不同的。”电影《一代宗师》里,丁连山说过一句话:“人活一世,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而只有里子才能够真正的赢得面子。”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什么是本质,哪些是里子,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考。在任何时代,总有一些人,看的更透彻、看的更明白,也更能抓住时代的机遇。

努力学习,独立思考,与智者交流,与强者同行,始终躬身入局,置身事内,我想这样无论世事如何,这辈子都不会过得太差。

最后,感谢上交高金MBA学联读书俱乐部推荐了这本好书。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好书推荐,和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2111.html

“看清当下,行稳致远-《置身事内》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眼盲不盲恋爱二网--“推拿”读后感

眼盲不盲恋爱二网--“推拿”读后感

《推拿》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作品,描写了盲人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让人看后心情沉重感慨颇多。本书围绕着“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展开了故事的叙述,介绍了中心里盲人的家庭、工作、生活、交友、恋爱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立体化全景式展示了盲人的自强不息和自食其力的生活场景以及与命运抗争的艰辛历程和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亚马逊中国书路计划走进大凉山,与当地学生体验数字阅读...

亚马逊中国书路计划走进大凉山,与当地学生体验数字阅读...

好书推荐:中新网4月30日电日前,2019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亚马逊中国、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力出版社走进大凉山,共同探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雨镇的多所“书路计划”公益项目受益学校,通过刚刚建成的Kindle电子书图书馆与当地学生一起分享数字阅读的新体验。截至目前,“书路计划”已覆盖四川、云...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好书推荐:阅读课外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但是不能盲目地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时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的问题,否则还不如不读。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大量阅读课外书,可是有一部分人几乎一无所获,对于他们阅读只是起到了娱乐作用。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想通过阅读获得娱乐和知识的双重收获,经过多年...

读书不怕晚,人读书到30多,读好书。

读书不怕晚,人读书到30多,读好书。

说到读书,近来心头常有一种人到三十始读书的感叹。人到三十始读书,憾耶?当然是遗憾多多,在最应该发奋读书的年龄里却没有书读。幸耶?能够到了三十还有沉静读书的心境,还有不少的闲时光用来阅读自己心仪的书籍,也未尝不是遗憾中的幸运,或者说是幸福的事。我的少年时代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那时不仅物质生活极度贫乏...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一)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

42篇读后感的总结(下)

42篇读后感的总结(下)

我读的散文集《背影》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散文集按作者所写内容共分了四部分:第一编《追忆似水年华》、第二编《漂泊的踪迹》、第三编《行走于游思》、第四编《标准与尺度》。我目前把前两部分读完了,而且对每篇散文都写了读后感。朱自清塑像第一编《追忆似水年华》共有18篇文章,有6篇是写朱自清先生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