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3年前 (2023-02-02)读书有感

读完稻盛和夫的《心》,使我联想到《金刚经》所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稻盛和夫在其书中的结语处提到: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的不断努力,只要这么做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心法和王阳明的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首先使人能够恢复无善无恶的本体状态,然后在此状态下致良知,不断的改进自己,遵循人的本性中的善。阳明之心学,在于学以致用,能够应对时势,突出知行合一。

稻盛和夫则提出“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他嘱托年轻人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重要的是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为基准对事情作出判断。只有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加倍的热情投入和付出了艰辛努力才真正拥有实际的价值与意义。

在《心》中,稻盛和夫先生曾经提到,当他以利他之心做人做事的时候往往一切顺利,有时候连天气都会变得晴朗,交通都会畅通,如有神助;可是如果只为自己谋利,自私自利的时候,就会困难重重,阻碍重重。我想这是他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性与宇宙自然形成良性互动的结果吧。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才是如如不动的真性,此心不动,万物一体。所以人生在世就是要磨练自己,去努力完成利人利他的事业,并借此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这大约就是人生的主要目的吧。

其实稻盛和夫的成功,除却善心以外,和他个人付出的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的工作是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我想人只有进入这样一种忘我的状态,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得以解放,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灵感迸发的境界。青年时代,为了研发与创新,稻盛和夫经常吃住在单位里,吃饭就是用工厂角落里的炭炉随便煮点什么,生活既不规律也不健康。而且对家里的事,他根本就无暇顾及。稻盛和夫称:连牺牲和家人一起的愉快时光都做不到的话,经营就不可能搞好,这也是事实。

由此观之,稻盛和夫的成功是善心+努力的结果。当然他在书中所提到的每日反省、绝不抱怨,保持谦虚,作为他精彩人生的经验总结,都值得读者深思。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566.html

““利他为根,奋力生长”-稻盛和夫《心》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祖父园》读后感

《祖父园》读后感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记忆。《祖父的园子》主要讲的是:祖父的园子就像一幅富有童话色彩的画,每天“我”和祖父到园子里一起种菜,玩耍的故事,其中“我”把韭菜当成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成谷子留着。祖父也并不生气,而是很耐心地教“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课...

贾雷德.戴蒙德《崩溃》读后感

贾雷德.戴蒙德《崩溃》读后感

昨天看完了贾雷德.戴蒙德的书《崩溃》,简单记录一下读后感。《崩溃》这本书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本书应该说属于人类史的范畴,着重介绍了几个盛极一时最终走向崩溃的人类社会,也有几个绝地求生,最终力挽狂澜的社会。通过崩溃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对比,让我们从中得到很多警示和启发。比如,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对草地的...

中学生注意了!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西游记”为例

中学生注意了!满分读后感怎么用?以“西游记”为例

在中考语文中,“读后感”作为一种特殊体裁经常被提及,那么,读后感应该怎样写呢?老师规整了各个年级优秀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关注“小淘爱学习”,快乐学习,快速提高!七年级上册——《西游记》读后感一、《西游记》读后感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西游记》是我...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我对阅读的思考--共读后感

周三在风铃草读书会,与十几位伙伴一起共读了《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对引导孩子。阅读这件事很有感悟。2017年,我任教一年级,女儿也刚好上一年级,我开始初步接触儿童文学。那一年,我们从武清搬到宝坻,在武清时家附近有个大大的图书馆,每周我都会带着女儿去图书馆...

浅谈刘心武“班主任”的读后感

浅谈刘心武“班主任”的读后感

自己的主观读后感其实从字面看来就是写班主任的小说,但当我们体会这篇小说的时候,会发现它里面有三个不同的故事,都会提到班主任的,但却不是主要的。这篇小说主要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在文革前或者文革时期,或者文革之后发生的故事所带给的不同人的不同影响,也可以说是时代的压抑感。比如第一篇,我爱每一片落叶,这篇...

徐:读后感(转载)

徐:读后感(转载)

我们更多地思考了我们在应用科学研究上的差距和挑战。应该成为从事卒凝胶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的必读著作。科学研究(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科学研究(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应用基础研究)?汉语作为基础和应用基础进行分类研究,稍显概念放大化、边界模糊化、情感化的味道,这与我国汉语适合抒情性叙述的特点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