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1、《活法》读后感
美化心灵与宇宙意志相协调。
宇宙浩瀚无边,绝不安于现状,不做片刻停留,不断发展变化,这就是大趋势。
人心的修行那便是与宇宙意志相协调,努力提高心性和反省自身,有了反省之意,便生努力之心,这对我们的人生至关重要。
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出发,我们每天要反省自己的工作,如何能避免以前的疏忽,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怎样才能更好节约成本,怎样才能使管理更合规更符合安全的要求,想出具体可实施的办法,每天进步一点,永不停歇,公司的发展将更加美好!
2、稻盛和夫《活法》从自然界学习“知足”
在自然界,只有人类才具有高度的“知性”,可以大量生产粮食和工业品,还能够不断开发新技术,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人类因为具备“知性”而逐渐变得傲慢,企图支配自然的欲望不断膨胀。同时“知足”这道自我节制的防线消失还想要更多、还想更加富裕,这种贪婪之心赤裸裸地凸显出来终于威胁到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摘自《活法》
自然法则、生存法则、社会法则都需要平衡。地球生态平衡是所有生物共同维持的,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私欲,过度开采资源,破坏生态,对地球造成极大的伤害,人类文明何来可持续发展呢?
好在人类开始反省,认识到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开始有意识的对许多资源实行保护。家园只有一个,当下,“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渐成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3、为什么说自负是一种定时炸弹?
前几天重读了稻盛和夫的《活法》,有些东西我不太赞同,但有些决定人生的东西,倒是十分有感。
自负的人:
第一阶段,成功滋生出自大。
第二阶段,无原则地追求更多。
一个人在获取成功后,很容易陷入到得逞后的迷狂,然后乘喜而多事。
追求更多不一定就是坏事,但就像下棋和打牌一样,乘胜前进时一定要更加留意风险和危机。
更多的机会意味着更多的风险,但是很多人因为“得逞的迷狂”而忘乎所以,从第二个阶段直通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拒绝风险和危机。
风险的特点是,当你没有拒绝能力的时候,它们一定会蜂拥而至。这个时候,会进入第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盲目拯救。
感受到了灭顶之灾的来临,开始抢救慌不择路。但是这种拯救就像抢救临终的病人,除了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外,结果几乎是注定的。就和我们中国人医疗费用的消耗线型一样,是一个鲨鱼鳍形状。一个人生命当中80%的医疗费是在生命的最后六个月花掉的。
第五阶段,向死亡屈服。
那些深陷困境中的人,事先也未必不知道这些道理。
所有的错误,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是错的,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一种不可遏制的欲望和迷狂的驱使,像飞蛾扑火一样,带着致命的快感扑向那个致命的目标。
好的领导者是遇到问题看镜子,有了成绩看窗外。而坏的领导者是有了成绩照镜子,遇到问题看窗外。
最为糟糕的情况是,不论你是取得了成绩还是遇到了问题,在你自以为自己是在看窗外时,其实你一直是在照镜子。
后来,人们便用伊卡洛斯综合征来形容那些在得势的时候进入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愈得意就愈是想更得意”的循环当中的现象。
揣测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在想:别人会怎么看我?这个事情对我是有利还是有害?如果我这样说或者这样做了?他是怎么想的?会对我造成怎样的影响?
而同情共理心(与他人感同身受)的人则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他感觉更好?我的话或者我的态度是否会对他不利?
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他的《呻吟录》一书中明确提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这三种资质按照顺序来排就是人格、勇气和能力。
如果你的生活感到焦虑和压力,想让孩子在人格上超越身边人,那不妨读一读这一套书。
4、读《活法》一书有感。
“心不唤物,物不至”。——稻盛和夫
只有内心渴望的某种事物,才能唤醒它,从而去实现它。让这种强烈的愿望能夠燃烧它的热情,才是我们步入每个成功的致胜法宝。
每时每刻不断在自己的内心去呼唤对事物的渴望,并发自內心❤的真诚去赞赏,用喜悦的心情去接纳她,并随时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我们最美好的人生。
人可分三种:
(1)点火才能燃烧的“可燃型”人;
(2)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人;
(3)能自己燃烧的“自然型”人。
希望自己获得成功与幸福,只有彻底喜欢自己的工作才是丰富自已人生的唯一方法。
从而遵循利他型思维原则的人,抑制欲望,养成自律即自由的人,懂得知足,学会感恩!永远保持善良,相信一切皆有因果。
时刻关注每一个生活细节,每日自查自省的习惯,相信付出远比得到更可贵。
时刻保特谦卑的心态,给心灵时刻清零的习惯,保持日日精进的习惯,让心智趋于平和的状和,才能成就更好的未来与自己。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