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3年前 (2023-01-07)读书有感

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心里空虚,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浅薄无知,越要读更多的书。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书就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看不一样的风景!

听书读

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听书,乡村里没有别的娱乐,农闲的时候,就有村里头人操持请来说书先生,晚上几百口子聚集在村子空旷地带挑着汽灯,听说书先生讲书,形式上有杨琴、大鼓、啦浑腔等,内容上是《三侠五义》、《七侠五义》、《薛刚反唐》等。

听了之后,就敲着簸箕等模仿着说唱,当时生产队里有个油坊,叔伯哥哥们边打油,边哄着着我说书,说完一段后,他们都是不吝各种溢美之词的夸奖,都一致地认为我特别聪明,将来必定不凡。后来当我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时,他们都一个个地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见人就说,我早就知道了,这孩子不同凡响,远比我考上大学要骄傲得多!

偷书读

上初中进了乡镇中学,依然是家贫无资买不起书读,但是见识了许多好书。有的是在书店看到的,有的是在校图书馆看到的,更多的是在其他同学那里看到的;书店的书没钱买,校图书馆的书借不来(当时只借给老师),其他同学手里的书还是有机会看的,方法有二: 一是好说话的同学借给我看,二是趁那些不好说话的同学不注意偷着看。

偷着书读,是我初中干的最多的事!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又借不来,咋办呢?先是偷配了一把班级里的钥匙,趁晚上同学都睡熟了,一个人偷偷地爬起来,摸进教室,拉亮一个灯,从同学书桌里拿出要读的书来,就不管不顾地沉浸在书海中去了,常常一口气读到天明,才恋恋不舍地原样把书放回同学书桌里,溜回宿舍再睡上一会。

蹭书读

上高中进了县城,家境依旧贫寒,买不起书是常态,但是对于读书的渴望有增无减。在县城里读高中有一个好处,离新华书店特别近,买不起也可以进去看;高中三年里,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蹭书读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时的新华书店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并且书店也不是随便让人看个没完没了的,搞不好就会被人灰头土脸地给赶出来。我最成功的经验是,趁销售员不注意,赶紧拿着中意的书,溜到一边去读,差不多每次都成功。高中的午休时间,我几乎都是泡在新华书店度过的,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当时家境困难的情况下,灵魂远比躯体要丰满得多!

借书读

大学里,就可以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办理免费读书卡了,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和“免费的午餐”!大学四年,除了自给自足地打工养活自己,让自己活的更有尊严一点之外,我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是无私地给了校图书馆;大学四年里,饱读了多少书籍,我自己也不清楚,反正能看的书都看了。

我读大学时,是家庭最为困难时期,老迈多病的父亲每年都要花费五六千元看病吃药,家里六七口子人,全靠大哥一个人赚钱支撑!我当时就立志绝不能给大哥再增添任何负担,边读书边打工成为了必然选择,好在我运气还算不差,四年里四个暑假都没回家,一直都有不错的兼职做着,大学毕业时,我拿出积蓄的3万元给全家翻新了房屋。

买书读

工作后,我也成了有钱人,不必再去偷书读、蹭书读、和借书读了,能够光明正大地去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了。大学毕业后就有了工作,开始抓工资了,但是读书的热情从来也没有减过,遇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会毫不犹豫地买来耐心细读。当然,现在的读书,在形式上丰富了许多,尤其是这个信息网络时代,让读书成为了最便捷、最廉价的事情,打开电脑可以随意阅读,打开手机也可以爱看什么就看什么。

前两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让我遇到了自媒体。从此懂得了“知识变现”这个词,读了这么多的书,懂的东西也很多,完全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和平台,让知识变现,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些话语,在我的意识里不再是口号,而是活生生的真实!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书除了能够让自己灵魂变得特别强大,还能够让自己及亲人们拥有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多读书,读好书,才有机会站在时代潮头,看更美丽的风景!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793.html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 的相关文章

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读过一篇美文、一本好书或者观看一部电影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或者受到一些启迪和教育,而将它们写出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不但能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不过,从一些读后感来看,存在颇多问题:一是读后感中的故事所占篇幅太长,感悟太少;二是“感点”不...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网络文学与“华亚之战”

  网络作家和网络小说是中国新世纪以来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这是传媒时代、大众文化以及特殊的商业生产机制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和接受上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写作与阅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互动的约定性。文学创作日趋技术化、琐碎化,越来越远离生活现场与传统文学生产大地,网络文学实践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并驾齐驱,文学作...

42篇读后感的总结(上)

42篇读后感的总结(上)

“散文”一词不仅是一个汉语词汇,也是指一种文体,可能大多数人对于“散文”一词有文采焕发和犹行文这两种释义不是太清楚。我们多数人也是因为在上学时,学到了散文体裁的课文才开始注意到“散文”这个词的。“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如《论语》、《孟子》、《庄子》,这些都是以论说诸子百家思...

银灵随笔|紧扣命运之喉--“人世界”读后感

银灵随笔|紧扣命运之喉--“人世界”读后感

芳华艺廊|麦秸画 作者:刘晓媛,爱好传统文化,70后,原大连出版社副编审,现已退休。扼住命运的咽喉——《人世间》读后感作者:王旭作者介绍:王旭,陕西省作协,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辞赋社等会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贝多芬曾这样...

一篇读后感

一篇读后感

静静站着的红绿灯(桃源网络)首先不得不说,这是作者迄今为止写过的最好的。之前我就想说蝙蝠侠算是最好的了,真的不知道他的天花板在哪里。感觉作者就像一位清晰明了的电影导演。比如不能交流但可以当成同伴的梧桐树(我厚脸皮地认为自己是梧桐树),比如银行或石狮(当然可能是自己写过,写了本事物),更喜欢直观感受文...

《读后感》

《读后感》

荣获大韩民国第十五届大田国际漫画大赛金奖。本报漫画家张斌获国际大赛金奖本报(广州日报记者刘希)获得韩国第十五届大田国际漫画比赛评委的获奖证书和获奖作品集,获得奖金的张斌的漫画作品读后感(本报2005年8月16日十平版)荣获本次大赛金奖。韩国大田国际漫画大赛始于1992年,韩国大田国际漫画大赛每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