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的好处 第8页
读书到底能不能增加认知?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1、首先,读书并不能改变认知。2、在解释之前,我们先看看认知是什么东西?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的: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
2022备考:引语式材料作文-读书的意义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黑塞认为读书能获得真正的教养;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中生的你,时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享受着读书的快乐。对于“读书”,你一定有着深刻的体会,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材料主题:读书·学习来源:2021·上海...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名言旨在强调人们安身立命应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正所谓“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学习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今天,领导干部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做到好学乐学,学以修身、学以致用。读书学习对领导干...
买书、读书与写作,成就了我快乐的人生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作者:冯建国在现代社会里,很少有人说他不读书的。就我自己而言,一生读一位作家书最多的当是景克宁先生的。景先生是我大学时的老师,教过我们欧洲文学和写作概论,他的书我几乎读遍了,连同他与别人合著的,以及别人写他的书。让我唯一遗憾的是,先生的书多是香港出版单位的,很难进入国家图书市场,一个伟大的作家与他的...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俞敏洪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读书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所写的一部畅销书,是一部俞敏洪先生的成长历程分享。但它也不太同于传记,因为传记更多记载的是事情,而这本书更像是走进俞敏洪的内心;传记更跌宕起伏,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朋友和你一起喝茶,一起聊天。《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读书”这个章节中,他从自身的经历,带给我们...
读书与爱国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主编的《文章道德仰高风——庆贺苏步青教授百岁华诞文集》一书和其后出版的《奋斗的历程——谷超豪文选》一书,都收入了一张照片,这张珍贵的照片摄于1991年,是年苏步青89岁,方德植81岁,白正国75岁,杨忠道68岁,谷超豪65岁。他们是苏步青教授创建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中的5位温...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关于读书的话题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这是胡愈之先生给《博览群书》创刊号的题句。“读书好”,阐明了读书的作用与效果——读书有益,提倡读书。“好读书”,表明了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既要喜爱读书,又要方法科学。“读好书”,指出了读书内容要有所选择——读好书,不读坏书。自古以来,关于读书的高论可谓多矣,但像胡老如此简洁易记的尚不多见。“读书好”...
为什么还要读书?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有一副对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很多年来,一直被我用作QQ空间签名。它暗示着读书和交友有某种密切的联系。但在今天这个时代,读书远不如像喝酒、吃饭、旅游、打游戏之类的活动那样容易交到朋友,相反的,它的现实作用是使得你越来越远离社交。这首先是因为现在还爱埋头读...
「天桥夜话」杂谈系列之四:读书学习使人充实、自信、坚强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真知新坐标论古道今,嬉笑畅酣。春娘至殁,情丝未殆。烛炬烬灰,泪瞳尚在。唯真唯实,诚为挚爱。弁吾心语,天桥夜谈。中国深受孔孟之道的浸濡影响,素有诗书齐家的传统。当然,也不乏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以及“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功利。金玉耶?糟粕乎?孰是孰非,也许只能见仁见智了。以鄙人的经历体验,读书学习...
秦昭王问荀子,儒者对国家有什么益处?荀子是如何回答的?
3年前 (2023-01-31)为何读书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介绍儒家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荀子》的第八篇《儒效》,所谓“儒效”,是指秉持儒家思想的人的作用和意义,这一篇荀子重点谈到了大儒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荀子说,造父这个人,是周穆王时候天下最擅长驾马车的人,但是没有马车他就无法发挥作用。后裔这个人,是夏朝时候天下最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