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史铁生4篇文章赏析

史铁生4篇文章赏析

2年前 (2023-01-30)读书有感

1、《我与地坛》

这是一篇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的文章。可能只有身处在残疾人的行列,才能更知晓文章中的哲理。人世间必然存在的差别降临在任何人的身上,那个人都只能接受,带着牺牲的悲壮。地坛就是他的精神园地,母亲,生命,曾经来往过又离开的人们,黑夜里带着纸笔溜进小园子里的他,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是为了活着。

2、《命若琴弦》

一代代师徒的设定,瞎子传承琴艺。师傅知道没结果的药引子,却还是传给了老瞎子,老瞎子也知道,却还是传给了老瞎子。他们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徒弟,有个信念活下去。从八百根琴弦到一千根,再到一千二百根,师傅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终究由徒弟亲身完成了。

3、《我在遥远的清平湾》

不了解城市里的农村小姑娘对外界世界的那种渴望,牛群们,白老汉,遥远的清平湾。这些都是他记忆深处里的美好,还是希望劳苦的劳动人民们,能够迎来盼望的“好光景”。

4、《原罪 宿命》

不是原罪,也不是宿命,莫非一直追溯事故发生前的一桩桩一件件巧合,那些最后造成这个结局的巧合,这是人的本性。可是再追究,原来都不过是宿命。事情的源头就是个狗屁,然后他的一生便毁了。倒叙很牛。莫非的自述很牛。由果循因,更觉得造化弄人。

头条作者:新传小岸说,欢迎关注。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1/3196.html

“史铁生4篇文章赏析” 的相关文章

20年二手书5万多册蓝传5旬男子欲建免费书院

20年二手书5万多册蓝传5旬男子欲建免费书院

“在部队待了12年后离开,别人都是往家寄电器、沙发等东西,我只寄了整整三大箱子的书回来。”张浩鹏说。20年来淘书花费百万余元54岁的张浩鹏是陕西汉中人,目前在西安的金融行业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逛二手书市场,在看似不起眼的书摊里搜寻他的“宝贝”。逛一次两次二手书市场不值一提,难能可贵的是他...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读课外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否则可能白读了书。

好书推荐:阅读课外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但是不能盲目地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时需要注意三个关键的问题,否则还不如不读。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大量阅读课外书,可是有一部分人几乎一无所获,对于他们阅读只是起到了娱乐作用。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是想通过阅读获得娱乐和知识的双重收获,经过多年...

阅读的六种打开方式

阅读的六种打开方式

  重读传统经典,坚守天地正道作者: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在一个理性构建的时代,我们应当读什么样的书,是今天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每次踏进书店时,便觉得身为作家和学者的多余,因为人类已经有那么多的著作,还会需要我们的作品吗?几乎所有的课题都被人研究过,几乎所有的主题都被人写过。我觉得...

读“滕王觉书”这五句话,人生就读懂了!

读“滕王觉书”这五句话,人生就读懂了!

公元675年,在滕王阁重新修建后,当地长官宴请宾客以示庆贺。恰逢南下探望父亲的王勃途经此地,便受邀参加聚会。席间有人提出以滕王阁为题即兴赋诗。于是才华横溢的王勃,酒至酣畅,挥毫泼墨,一篇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就此诞生。全篇辞藻华丽,典雅工巧,更蕴含着自己半生零落的良多感慨。从年少的名动山河备受青睐,...

世界中国文学经典余画“活着”的读后感

世界中国文学经典余画“活着”的读后感

真的是自己这几年这么完整地读完了一本书。解题时,偶尔读“活着”的截取片段时非常喜欢,现在高考结束,终于能读完了。余华的“活着”真是一部直击人类心灵的大作。又从贫穷到生活的幸福,最后又落底了。富贵幸运的他,妻子玉珍的不离不弃,有凤霞和刘琼乖巧的铁,也许是活生生的考验,但又最终孤独终老。有时候,我会失去...

写五年级作文《读后感》,教你一句话,你不怕学不到,就怕你学不到。

写五年级作文《读后感》,教你一句话,你不怕学不到,就怕你学不到。

五年级二单元习作是写一篇读后感。顾名思义,读后感就是读了某篇文章或某本书后所产生的的感想。我们先了解一下课本的写作要求和提示。首先课本举了几个例子:《拇指姑娘》,只有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定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祖父的院子》中的“我”,在院子里各种的玩,真淘气;《铁杵成针》,谁有这么大的毅力,换成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