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有感 > 于连-《红与黑》读后感

于连-《红与黑》读后感

3年前 (2023-02-07)读书有感

第一次看司汤达的《红与黑》是在初中那会儿,记忆之所以这么深刻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书是向一位同学借的,书中具体的内容在看第二遍之前早已印象模糊了,只隐约有个名字还在脑海里不断翻滚——于连。再次捧起这本书来读的时候,我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主人公于连,一个在二十三岁这个最灿烂、最珍贵的年华中壮烈死去的人儿,为了他的理想和幸福。

掩卷沉思,心一顿一顿地痛,为了那个木匠出身、英年早逝却又才华横溢的人儿;但最终更多的还是释然了,因为我们的于连在监狱里,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在沉沉的阴影中回忆着他那短暂而精彩的人生,深刻思考了他来到人间并走了这一遭的真谛,而最终他走向了死亡,走向了个人的成熟与幸福!作者不可谓不用心良苦,在我们几乎以为主人公于连——这个年轻的家庭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勇气以及野心将走向胜利的时候,他用从高峰上传来的两记枪响,让我们的主人公从成功的顶峰一下重重跌在了地上,这种方式的“跌倒”直接砸晕了读者,因为我们的于连死了!这样一个看上去悲剧性的结果实际上是作者在提醒我们这些仍沉浸在于连式虚幻的幸福中的人们:于连其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于连的一生太过于短暂,作者从他将近十九岁时说起,到二十三岁这个灿烂的年纪却突然如流星般陨落,虽然只有五年的时间,但即使这么短暂的岁月里,于连依然活出了精彩:他将近十九岁时前往市长德·莱纳先生家当家庭教师,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二十一岁左右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在二十三岁时下狱,但是正是因为在狱中这将近两个月的安静思考,于连已然从以前对复仇、胜利和幸福的误解和盲目追求中跳脱了出来,而是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或许也是他别无选择吧)使自己大彻大悟,最终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于连作为一个年轻的农民,在那时看来,他确实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了辉煌和传奇。他尝试过两次爱情,前一次和德·莱纳夫人的恋情中,一开始他并不是出于真正的爱,只是一种诱惑,一种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出于农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是报复后的快感和满足。于连和德·莱纳夫人关系结束于他们的热恋,也可以说结束于别人的嫉妒下;而主人公后一次爱情则是因为于连被有思想有才智又热情的玛蒂尔德小姐诱惑了,他们可谓一拍即合:玛蒂尔德受浪漫小说熏陶和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持着“我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的态度抛出了橄榄枝,而于连则认为自己可以借助玛蒂尔德小姐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爬上高位,甚至平步青云,因此他热烈追求了玛蒂尔德小姐。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两人于连其实都是爱过的,但是这两次爱情却是截然不同的,与玛蒂尔德于连用的是头脑,这是无法和他与德·莱纳夫人之间真挚的“心灵之恋”相比的。

当然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无法和它当时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分开的,作者通过于连这个人物短暂而精彩的一生描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以后的历史真实氛围。于连的悲惨命运其实暗示了在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里,一个年轻的农民只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的毅力,为实现自己的野心,不惜借助爱情,用虚伪、违心之举等手段向上爬,爬向他心目中的最高位是行不通的。这是一个个人和社会斗争的过程,于连想发迹,但是他却仍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尊严,然而最后,于连还是成了一个悲剧,这是由他和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决定的,这种思想体系和那个行将灭亡的封建社会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下的冲突最终造成了于连这样不可挽回的悲剧!

于连是个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人物!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shutuijian.net/yougan/202302/5963.html

“于连-《红与黑》读后感” 的相关文章

小学生原创作文“与时间赛跑--”匆匆读“有感”,写得很精彩

小学生原创作文“与时间赛跑--”匆匆读“有感”,写得很精彩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是我读完朱自清的《匆匆》后最真实的感受。《匆匆》这篇散文的内容和语句像诗一样美,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对时间飞速流逝的感慨。日子从我们平常生活里的各种事情中流过,像被人偷走了,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中,无声无息,无法阻挡。平时,我不会刻意珍惜时间,感受不到它的...

怎么写读后感?

怎么写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一首诗、一支歌,或者是一句名言后,把具体的感受,得到的启示连缀成文。读后感属于读书笔记的范畴,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怎样读?不能走马观花,不能囫囵吞枣,必须认真地读,深入地读。小学生一般读的是小说、故事、记叙文,读...

全城找书,1000本用图书找主人1小时。

全城找书,1000本用图书找主人1小时。

市民在藏书点展示找到的书。在医院,医护人员和就医者一起“寻书”。仅仅一个小时,放置在地铁车厢、餐厅、书店、医院、学校、献血站等18个地点的1000本好书,就被热情参与活动的市民“找”到了。23日11时,“2019年度哈尔滨市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后,由全国领先的图书电商平台当当提供的1000本优质图...

40年来,藏书路、7000本书铺满房屋,环卫工的“书架”路

40年来,藏书路、7000本书铺满房屋,环卫工的“书架”路

刘国成翻阅家中藏书,这套《医宗金鉴》是他花5000元购买的好书推荐:“心在书中,死在书里”,这是四川内江57岁环卫工刘国成曾经在某书城的网名。他从中学时期便热衷看书,随后40多年里不断买书,如今藏书已有7000多册,几乎挤占了家中大部分空间。他眼中的这些“精神财富”,曾被妻子看成废纸一堆,劝他卖书换...

读了“沉思录”,我才明白,“人生最高级的活法就是往里走”!

读了“沉思录”,我才明白,“人生最高级的活法就是往里走”!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帝王,将自己的生命感悟一字一句写成书。书中很多道理历久弥新,被后世无数人称为“人间清醒”。此书作者是马克·奥勒留,身为古罗马皇帝,他却被后世的罗素评价为“想要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奥勒留在戎马倥偬的生涯里,深度思考人生,写下这本哲学著作《沉思录》...

5部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

5部经典名著读后感范文

率真孝义话李逵——读《水浒传》有感金华市磐安县实验初级中学901班 李 想《水浒传》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水泊梁山,后接受朝廷招安,并为朝廷扫除内忧外患,最后却被奸臣陷害,魂聚蓼儿洼的故事。书中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然而,在这群好汉中,我却最喜欢“黑旋风”李逵。李逵,绰号“黑旋风”,又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