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一副皮囊,百态人生
《皮囊》,这是在书店时,因为题目,被吸引的一本书,历时3周,用碎片时间读完了这本书。
最初看豆瓣评价时,有说作者的文笔太平,只是在记录着生活的一些片段,但却是让我在出勤路上,读得津津有味的一本书。
皮囊
皮囊,人人生来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副皮囊,千千万万种,无一相同。最初的皮囊,可以是我们自己,也只能是我们自己,是包裹着我们,一起开始在这个世界的生活,可以理解成保护我们的工具,但随着时间,与我们的内心一起开始承载着只属于我们的故事。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慢慢长大,皮囊在慢慢变化,它存在的意义也开始不同。
最初我们通过长相,也就是所谓的“皮囊”,认识身边的人;后来,我们开始注重自己的长相,通过化妆,穿着,等各方方法装扮着我们仅有的皮囊;再接着,时间的流失,我们也在慢慢变老,心态可以自己决定,但皮肤上的细纹,确实我们阻止不了的。
我们在某一天因为一件事情愁苦而熬的夜,因为一件事流的泪,因为压力而郁郁寡欢,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我们的皮囊上呈现,我们也开始更加的爱护自己的皮囊,最后,功成名就的人,会被书写进历史里,我们会在各大媒体中看到这个人,TA的样子,会被很多陌生人知道,而我们大多数平凡的人,就在自己的生活里,走着自己的路。
人,不会失去皮囊,可能会因为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因为其他的疾病,停止我们的一生,但即使在那一刻,我们依然拥有,我们的皮囊,最后化作灰烬,化为尘土。
这里我对“皮囊”最初的理解。
书中,作者没有通过华丽的辞藻,或是写出一些令人深刻自省的事件,作者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角度,描述着自己的生活,作者的故事算不上大风大浪,平平淡淡,却细腻的表达,以及故事之间的看似没有关联,但其实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以及走到现在,再回头看,与开头时候的我已经不一样了,已经是另一番感悟,作为读者,也一起体会到了从青涩懵懂到懂得那些年,大家做的事和说的话,自己的这一副皮囊,也像是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我们总会有一种习惯,就是站在现在的角度,去评判过去的一些事情,包括一些选择,所以经常会有“如果···当初···就好了”,曾经我也一样,想着那个时候,自己如果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也许现在的生活就都不一样了。
谁说不是呢,站在上帝的视角,已经知道了这一路走来的结局,可以去评价这一路走来的对与错,因为是对现状的不满,所以我们想改变,改变了过去的选择,从而再拥有新的一个现在。扪心自问,如果有了那次机会,你回到了过去,你真的可以比现在过得好么?抛去一个原则上的问题,其实这个答案,我对于肯定的答案持有保留意见。
现在,我们是上帝的角度,改变了其中一个选择之后,其实又是一条新的未知的路,就像,对于未来,也许现在就会是我们未来又想要改变的一个瞬间。那么其实对于未来,我们现在是有能力改变未来的方向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其实和“当初,如果,那样就好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时间和空间不对,我们失去了上帝视角。
我们总是走在迷茫的路上,看着身后的脚步,会不理解,为什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会开始想,当时改变一点方向,是不是就会更好了...身后的脚印,已经印下去,那些脚印,也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印记,已经不能被改变,但是下一步,我们正在踏出的下一步,我们是可以真实改变的,失去了未来已知视角的我们,需要更加慎重,所以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可以做出更佳选的能力。
THE END
在这里,并没有复述书中的一些内容,主要是自己在“皮囊”,以及看完这本书之后的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观性更多一些,与你分享~
作者:本肥,一朝出国,至今游荡在外,虽然不知终点在何处,但始终在路上,喜欢写一些小文字,希望和未知的你,相遇在不同的故事里。
好书推荐网:一个推荐好书、推荐小说的网站。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